評選活動
2019年2月23日,“2018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評選揭曉典禮舉行,作為國內文化產業內重要的全國性推選活動之一,自2012年首次舉辦以來,該活動每年都評選出10位代表10家公司的領軍人物授予“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的稱號,發展至今已經初步具備了產業“晴雨表”的功能——在揭示了產業短期變化與趨勢的同時,其對領軍人物及其背後公司的選擇也蘊藏了值得探討的產業邏輯。
評選結果
在本次評選中,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裁宋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執行長彭迦信等總計10人獲得年度人物稱號,此前公布的30位候選人名單更是涵括了各個細分業態。【鋒芒智庫】試圖以這些領軍人物為線索和切口,橫向對比歷年差異,以管窺豹,洞悉當下文化產業的全貌。二次元、知識付費、線上音樂,新型內容服務商迭起
早年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關注的領域多集中在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投資、文化旅遊等傳統行業內,近兩年來,誕生於網路生態、代表了“網際網路+”、專注於新型內容生產的服務商們越來越受到產業重視,從無到有,成為一股新銳力量。
活動意義
從評選結果來看,2015年開始,新型內容服務商登上產業舞台,一站式企業外包服務平台豬八戒網的CEO朱明躍獲得當年年度人物殊榮;2017年的產業年度人物中,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成湘均,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及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分別代表了網路書城、網際網路影業、數字內容聚合平台三大“網際網路+”新業態。
2018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執行長彭迦信、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及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余建軍當選年度人物,這背後,二次元、線上音頻、線上音樂也在這一年迎來“高光”時刻。
在對年輕人文化消費趨勢的把握上,陳睿無疑占領了先機。在其帶領下,嗶哩嗶哩以ACG(動畫、漫畫、遊戲)內容為抓手,“俘獲”了以Z世代為主的網路用戶,成為國內二次元領域的領頭羊。據嗶哩嗶哩此前發布的財報,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其月均活躍用戶達9270萬,移動端月活用戶達8000萬。在做大用戶規模的同時,嗶哩嗶哩將以彈幕文化、UP主文化、原創文化等為代表的青年潮流文化推入主流市場,深度挖掘了二次元消費群體蘊藏的巨大價值。
去年3月,嗶哩嗶哩於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後,騰訊、阿里巴巴先後入股,嗶哩嗶哩也不再偏安“小而美”,逐步在電商、電競、音頻、會員業務、內容合作等多種業務模式上發力。隨著“Z世代”更迭為文化類產品的主力消費軍,嗶哩嗶哩也成為國內文化產業內最值得期待的“新秀”。
作為線上音頻領域的頭部玩家,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余建軍將“聲音生態”的生意做到了極致。2016年6月,喜馬拉雅FM上線了精品付費區,當年12月,開啟了中國第一個知識內容狂歡節“123知識狂歡節”,在其推動下,“知識付費”這兩年逐漸演變為炙手可熱的風口,大批“知識網紅”由此孵化。目前,喜馬拉雅FM囊括了有聲小說、音樂、培訓講座、情感生活等近20個類別的內容,是國內最大的音頻分享平台。
騰訊音樂在紐交所的掛牌上市則一舉打破了線上音樂行業的困局,作為中國企業音樂流媒體赴美的第一股,騰訊音樂有著得天獨厚的著作權優勢和用戶優勢,在良性循環的生態閉環下已經實現了盈利,彭博社評價騰訊音樂是“Spotify、Facebook、YouTube的結合體”,其執行長彭迦信也在上市敲鐘儀式上表示,騰訊音樂“打造了獨有的健康音樂生態、多產品矩陣互通互促,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成功實踐出符合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
不難看出,在文化產業中,新型內容服務商已經完成“跑馬圈地”,從用戶端到資本端均進入了規模化發展時期,而這些“新業態”,也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
北京文化、華夏影業,影視“中堅力量”黃金時代開啟
影視娛樂版塊歷來都是“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2012年至2017年的評選活動恰好與影視行業藉助資本力量高速發展的時期相重合,這幾年間,影視公司中的“國家隊”和“民營隊”表現活躍,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依芳、華誼兄弟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東青、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電影《戰狼Ⅱ》製片人知名演員吳京等人先後當選年度人物。
2018年,影視版塊經歷了資本退潮,投機資本全面撤出,包括華誼兄弟、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奧飛娛樂等上市企業在內的影視公司集體“過冬”,整個行業從洗牌期進入重建期。本次評選中,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裁宋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被評為年度人物,這背後,一個明顯信號被釋放——影視行業的“內容本質”正在回歸,優質內容成為了影視公司及其“代言人”的市場通行證。
自2013年轉型影視以來,宋歌帶領北京文化出品和發行了一系列優質作品,僅近兩年,就參與了問鼎內地影史票房冠軍的《戰狼Ⅱ》、截至2月25日票房已經超過43億的《流浪地球》、2018年年底的票房黑馬《無名之輩》、豆瓣評分達9.0的《我不是藥神》以及《來電狂響》《芳華》等優質項目。北京文化也由此奠定了一套“爆款方法論”,在短短五年內成長為影視市場中堅力量。
華夏電影則在董事長傅若清的帶領下,參與出品或發行了《阿麗塔:戰鬥天使》《熊出沒·原始時代》《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白蛇:緣起》《大黃蜂》《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多部作品,其對優質內容的挖掘和押注同樣展示了精準獨到的市場眼光。
在此前電影市場“大躍進”的背景下,行業浮躁之風、流量時代、畸形高片酬等亂象湧現,影視“中堅力量”的珍貴性和稀缺性在對比之下也愈發彰顯。隨著“內容為王”時代的全面來臨,以北京文化、華夏電影為代表的“中堅力量”,或將為中國影視開啟一個全新的黃金時代。
報業、出版、演藝、文博會,“老品種”求新求變
本次年度人物評選中,出自報業、出版、演藝、文博會等傳統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仍占據了半數席位,分別為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嫻,中信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斌,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強,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華。
在“紙媒已死”的論調成為主流聲音之際,裘新帶領上海報業集團完成了“兩微一端”的新媒體基礎建設,並將媒體融合從“融媒體”提高到“智媒體”的高度:在2019年上海報業集團的動員大會上,裘新透露此後將重點布局“智媒體”矩陣,圍繞“新技術、新產品、新運營”進行技術創新,梳理出8類創新技術,並從中衍生出20個“智媒體”單元,以尋找“新媒體領域得到套用、嫁接出果實的機會空間”。
傳統出版業也在改變,業務模式日趨多元、豐富。王斌帶領中信出版從打造新媒體群、開發數字內容平台到跨界零售業,在各大機場開立中信書店、後升級為“中信理想家”探索機場文化空間、再到和泰國正大“聯手”做起了時尚咖啡店生意……在逐步的轉型中,中信出版成為成功突圍的出版商標桿。山東出版集團則在張志華掌舵下於去年年底成功登入A股,並打造出“一帶一路圖書著作權貿易洽談會”、“尼山書屋”等“走出去”文化平台。
此外,張嫻帶領宋城演藝持續深耕文旅產業、挖掘文化IP的魅力,葉建強則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打造成深圳文化產業的一張名片……細細梳理這五家企業的發展,不難發現,傳統領域正在煥發新的生機,“老品種”求新求變的趨勢顯而易見。
數據統計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通過對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六萬家企業調查,2018年這些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總計為89257億元,比上年增長8.2%。換句話說,我國文化產業即將裂變為十萬億級的“大機會”,可以預見的是,新老玩家在這一領域的角逐將更為激烈,而如何有效占領市場、如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何在市場變化中實現自我升級,則將成為未來存活於市場的不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