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面試教材

2011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面試教材

3.公共服務能力。 4.表達能力。 1.綜合分析能力。

圖書信息

名稱:面試技巧·真題·熱點三合一
字數:205.92千字
作者:曹生民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圖書特色

本教材講解了面試的備考策略及應試技巧,包含了北京市各類公職考試面試真題的詳細講解,科學有效幫助考生突圍面試。

內容節選

第三節面試試題與參考評分標準
指導語
你好,首先祝賀你順利通過了筆試,歡迎參加今天的面試。請你來,是希望通過交談,增進對你的直接了解。我們會問你一些問題,有些和你過去的經歷有關,有些要求你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我們的問題,希望你能認真和實事求是地回答,儘量反映自己的實際情況、真實想法,在後面的考核階段,我們會核實你所談的情況,對你所談的個人信息,我們會為你保密。面談的時間為20分鐘,回答每個問題前,你可以先考慮一下,不必緊張。回答時,請注意語言要簡潔明了。好,現在我們開始。(稍停頓一下)第一個問題是:1.你認為過去哪些經歷對你影響最大?請具體談一談。
適當追問:
你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
當時的情景如何?
對你有何影響?
你自己有何感受和體會?
【出題思路】 背景型問題。採用輕松話題,使考生能夠較為放鬆地完成回答,自然進入面試情景中,同時通過適當追問,全面了解考生的主要生活經歷,以便於以後針對性地設問,考查考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參考評分標準】
【好】 能夠條理清晰地敘述個人經歷、有關的事件和對自己的影響,從中可看出考生合理的求職動機和思想軌跡;語言清晰流暢。
【中】 能夠大致說明生活經歷中的典型事件;語言樸實,較為流暢。
【差】 對個人經歷缺乏把握和總結,或經歷與求職行為無任何聯繫;敘述不清。2.現在,全國都在普及推廣國語,許多公共場合都有告示:“請講國語”,但是,在舉世矚目的今年的除夕晚會上,全部的小品卻都是用方言表演的,甚至連土生土長的北京籍相聲演員也操起了方言,你對他們捨棄地道的國語而轉說方言有什麼看法?
【出題思路】 智慧型型問題。本題考查考生的知識面和綜合分析能力。國語與方言的問題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他們有著不同的用途,須根據多方面的情況分別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從中可以反映出考生考慮問題是否全面。注意不要對考生的觀點做正確與否的判斷,而應要看其是否言之有理。
【參考評分標準】
【好】 分析全面、深刻、有見地,例如指出:國語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能使我國各族人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得以順利交際,使得幾十萬海外華僑華人保持我們的民族之根;而方言則主要是地域性語言,用其表演小品、相聲是為了取悅觀眾。論證有理有據。
【中】 有較全面的見解,分析比較合理,基本上能夠考慮到問題的主要方面、論據恰當、論證合理,但提出的意見比較大眾化。
【差】 不能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考慮問題片面、論據不當、論證不合理,只是羅列現象,沒有自己的見解。3.有個領導非常能幹,但自尊心極強,容不得部屬對他的指示有任何異議。假設現在有件工作按照他的指令做會造成重大損失,如果你是這位領導的部屬,得到這樣一項指令,你會怎么辦?
【出題思路】 情境型問題。考查處理人際關係的意識和技巧,主要是在組織中處理權屬關係問題的能力和經驗。
【參考評分標準】
【好】 例如,能具體說明如何巧妙地使這位領導同意或主動地取消這項指令。
【中】 拖而不辦或只是努力去說服,但沒有效果,或找更高級的領導出面解決。
【差】 生硬拒絕或簡單地表示服從命令。4.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還經常出現拖欠教師工資現象,你怎么看待此事?
【出題思路】 智慧型型問題。通過考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思考、分析,可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本題的主要目的不是評判考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正確與否,而是看考生的分析能力、知識面,思維的深刻性。
【參考評分標準】
【好】 有見解,能從問題產生背景、過程、後果的危害、關鍵癥結、可建議的方法及其利弊等方面來論述問題。
【中】 能談到一些上述因素,無先後邏輯順序。
【差】 只能就事論事回答原問題,無分析及解決問題思路;或只是情緒激動地大談危害或其個人偏激、片面的觀點。5.你對國家機關的總體看法是什麼?你為什麼要報考公務員?
【出題思路】 意願型問題。了解考生的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和綜合分析能力,以及考生對機關的關心程度和認識程度。
【參考評分標準】
【好】 看問題全面、客觀、中肯、有獨到見解;有事業追求,不迴避現實需要,求職動機與職位所提供的條件一致。
【中】 對機關有較客觀的認識,意向基本清楚、可信,求職動機與職位條件不衝突。
【差】 意向含糊不清或虛假不實,求職動機與職位條件不一致。6.如果你報考的職位已有更合適的人選。現允許你選擇本單位的其他任何職位,你會做如何選擇?(考官可適當地列舉實際職位——不限空缺職位)
【出題思路】 情境型問題。考查其求職動機、價值取向和進取心,同時也給考生一定的壓力,看其情緒是否穩定。
【參考評分標準】
【好】 職位選擇注重發揮個人特長,重視自己的興趣,同時兼顧工作需要,有較強進取心或能冷靜成熟地思考,也能沉著地對“已有人選”的情況提出質疑。
【中】 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思考認真,冷靜,較實際。不隱瞞自己的興趣或觀點。
【差】 單純以職位條件優越度為取捨標準,不切實際;或被激怒,攻擊考試不公平。7.上一個題目是想給你一點壓力,你不要太在意,不存在已有合適人選的問題,因為考試結果還沒出來。下面換一個輕鬆的話題:請問,你平時喜歡和什麼類型的人相處?
【出題思路】 背景型問題。以輕鬆的話題作為面試收尾,緩解前面的緊張氣氛。使考生輕鬆愉快地結束面試,同時該題可考查考生與人合作的傾向。
【參考評分標準】
【好】 反應敏捷自然,表達能力真實可信,能和多種類型的人相處、合作。
【中】 反應自然、真實,能和特定類型的人相處。
【差】 反應不真實,不能和他人相處、合作,或者只能和低級趣味的人合作。
第一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測評內容
一、面試測評要素概述
北京市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以下簡稱為“公務員”)錄用面試的測評要素主要包括考生的責任感和進取心、創新能力、業務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敬業求實精神、交往能力、計畫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個性穩定性、舉止儀表和回答問題的準確性等。
專業知識面試原則上只在報考專業性較強職位的考生中進行,如報考法律、外事、翻譯崗位的加試外語等,具體職位和方式由市人事部門和用人單位商定。
面試的測評要素和各要素的占分比重,按照科學性與可評性相統一的原則和招考職位的不同要求,由考官組按照有關規定確定。
二、北京市公務員通用素質和能力要求
公務員依法履行公職,承擔著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對於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社會良好秩序的維持、公民權益的維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務員作為國家的公僕、人民的公僕,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他們的行為是否規範,直接影響著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培育和弘揚“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公務員精神,需要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與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真正把新時代公務員精神內化為公務員基本素質的要求和體現,以更好地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公務員應該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一)基本素質
1.政治素質。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具備的素質有:必須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民眾,堅決維護人民民眾的利益;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開拓前進。必須模範遵紀守法,樹立清正廉潔的公僕形象。必須刻苦學習,勤奮敬業,不斷加強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
2.專業知識。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專業知識包括本專業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識以及本專業的來龍去脈和前後動態。相關知識即指相近或交叉專業的有關知識,對這些知識的了解有助於本職專業知識的深化和提高。
3.智力素質。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具備豐富的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和想像力。智力是公務員的基本素質之一,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公務員對於問題的觀察、理解和思考。
4.心理素質。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具備情緒的穩定性、團結協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獨創性、面對服務對象的謙和態度、心理的自我調適等。
5.身體素質。主要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充沛的體力和適應力,必須具備連續作戰的精力,能夠適應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等。
(二)基本能力
1.政治鑑別能力。公務員應當有相應的政治理論功底,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能善於從政治上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科學判斷形勢;能具體、靈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依法行政能力。公務員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法制觀念;要忠實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按照法定的職責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執行公務;要準確運用與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要依法辦事,準確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不以權代法;要敢於同違法行為作鬥爭,維護憲法、法律尊嚴。
3.公共服務能力。公務員要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誠實為民,守信立政;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疾苦,維護民眾合法權益;要有較強的行政成本意識,善於運用現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要樂於接受民眾監督,積極採納民眾正確建議,勇於接受民眾批評。
4.表達能力。公務員必須具備表達能力,能夠將自己的思想、意圖或通過口頭、或通過書面、或通過電腦準確地傳遞給對方,這既是信息溝通的手段,也是情感聯絡的媒介。如果文筆不通,則公文寫作難以勝任;如語言表達不清,則日常工作難以維持。
5.人際協調能力。人們由於知識、素質、受好、志趣、經歷背景等不同,行為習慣、對問題的看法、處世原則等差別很大。現實工作中公務員必須能夠協調各種人際關係,減少內耗形成合力。新錄用的公務員切忌待人冷漠、自高自大、斤斤計較一己之私。
6.調查研究能力。公務員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實事求是,講真話、寫實情;要堅持民眾路線,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歷史、現狀和產生的影響;要積極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預測發展的趨勢,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要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典型,指導、推動工作。
7.學習能力。當今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政府管理隨之不斷變化,公務員要緊跟形勢發展,不斷學習新知識、培養新觀念、開拓新視野;不僅學習書本知識和他人經驗,還要具備獨立思考、推斷事物的能力。為此,公務員應具備: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有良好的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目標明確,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工作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積累知識與經驗;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及時更新和掌握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知識、技能;拓寬學習途徑,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
8.溝通協調能力。公務員應有全局觀念、民主作風和協作意識;尊重他人,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營造寬鬆、和諧的工作氛圍;能夠建立和運用工作聯繫網路,有效運用各種溝通方式。
9.創新能力。公務員要敢於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勇氣;要掌握創新方法、技能,培養創新思維方式;要對新事物敏感,善於發現、扶植新生事物,總結新鮮經驗;要善於分析新情況,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10.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公務員要有效掌握工作相關信息,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潛在性的問題,制定可行預案,並爭取把問題解決於萌芽之中;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善於協調不同利益關係;要面對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科學分析,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密切掌握事態發展情況;要準確判斷,果斷行動,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有序應對突發事件。
11.時間安排能力。政府公務工作繁瑣而雜亂,要求公務員必須合理掌握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首先表現為要珍惜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其次,要在最佳時間段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最後,要有計畫分配自己可用的時間,把時間的分配和工作計畫結合起來。
12.心理調適能力。公務員要事業心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愛崗敬業的熱情;能根據形勢和環境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要有堅定的自信心和意志,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具有良好的心理適應性,心胸開闊,容人讓人,不嫉賢妒能。
13.辦公現代化和外語能力。此外,公務員還必須具備所從事崗位的辦公現代化和外語能力等。
三、北京市公務員面試的測評要素
(一)能力方面
1.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概括、判斷與推理,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繫、本質特徵及變化規律的能力。
2.言語表達能力。清楚、流暢、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能力。
3.計畫組織協調能力。圍繞工作任務,對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協調各方面關係,保證工作順利完成的能力。
4.人際溝通能力。通過情感、態度、思想、觀點的交流,化解、建立、維持和鞏固良好的協作關係的能力。
5.決策能力。面臨問題和機遇,及時準確地進行分析、判斷,並及時作出科學決斷的能力。
6.創新能力。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7.應變能力。面對變化的情況和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反應,採取適當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8.激勵能力。依據人的行為活動規律,採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工作積極性的能力。
9.選拔職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該測評要素根據選拔職位的特殊要求,經職位分析確定。
(二)個性特徵
1.責任心。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對組織忠誠,具有強烈的歸屬意識;在工作中具有較強的成就動機;工作主動性強;顧全大局,分清主次;有遠大的抱負、理想。
2.情緒穩定性。遇事沉著冷靜;對生活、工作從容樂觀;在壓力較大的環境條件下反應正常、自我情緒控制良好;行為受挫能忍受;善於保持心理平衡;能較快適應變化的環境。
3.社交性。對所接觸的人能保持適度的熱情;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能同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待人直率、坦誠;能容人、心胸開闊;能替他人著想,善於換位思考。
4.自律性。工作中堅持原則;具有堅定的信念,認準的事能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善於自我控制,有自己的做事原則;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事;對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能竭盡全力去維護;做事目的性、計畫性強;有始有終,不半途而廢。
5.決斷性。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有利時機作出決策;善於分析問題,思路清晰;對所遇問題理解力強,善於抓住問題的實質;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預見性;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信心,有必勝的信念;在做決策時,有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
6.創新性。在生活、工作中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敢做具有挑戰性、風險性的工作;工作中具有競爭意識;思維活躍、不墨守成規,能常常提出新觀點,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擅長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提出處理問題的新思路後,不輕易受外界的干擾。
7.自信心。對自身狀況和所處環境的把握充滿信心,並堅信自己所提觀點和所從事活動的正確性。在領導活動過程中,表現出對參加各項工作有必勝的信念;對自己確定的目標和作出的決策堅信其正確性;在實現目標,執行決策的過程中,面對困難不退卻,不半途而廢,有克服、戰勝困難的勇氣、信心和方法;精神飽滿,充滿活力;能積極地適應環境,並充分利用環境。
8.成就動機。對今後的工作有沒有合理的構想,預計把工作推進到什麼高度,自己在事業上取得多大成就。
9.自我認知。對自己能否進行客觀的、合適的認識和評價。
(三)氣質風度
體貌體態、穿著打扮是否得體,言談舉止是否把握好分寸。
四、特別說明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第16條和其他檔案的規定:“具體測評要素及比例根據選拔職位要求,經職位分析確定。”也就是說,雖然不同的崗位使用了相同的面試試題,其測評要素及其所占比例很有可能是不同的。因為文字綜合崗位、執法崗位、會計等專業崗位除了對公務員有通用能力要求外,還有不同的能力和素質要求。

圖書目錄

目錄目錄第一篇北京市公務員面試本質之解
第一章面試真題重現1
第一節面試試題編制和使用說明1
第二節通用測評要素說明3
第三節面試試題與參考評分標準5
第二章北京市公務員面試考情詳解8
第一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測評內容8
第二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考場設定11
第三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流程14
第四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規則16
第三章北京市公務員面試基礎理論18
第一節公務員面試的概念18
第二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的種類與程式19
第三節北京市公務員面試試題本質20
第二篇北京市公務員面試高分之勢
第一章提升儀態儀表23
第二章培養言語表達能力27
第三章展現公務員式思維35
第四章樹立自信心態45
第五章高度重視首因、近因效應48
第六章面試中的察言觀色50
第三篇北京市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高分之技
第一章綜合分析類試題52
第一節綜合分析能力概述52
第二節路線方針政策類試題53
第三節社會現象類試題56
第四節漫畫類試題70
第五節順口溜與流行語類試題74
第六節名言警句類試題78
第七節聯想類試題85
第八節思辨類試題88
第二章組織協調類試題92
第三章突發事件類試題104
第四章事件排序類試題112
第五章人際關係處理類試題115
第六章應變與情緒控制類試題133
第七章背景意向類試題141
第八章編故事類試題156
第九章即興演講類試題160
第十章專業知識類試題169
第四篇北京市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高分之例
第一章北京市公務員面試真題詳解171
第二章河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詳解219
第三章安徽省公務員面試真題詳解254
第五篇北京市公務員非結構化面試高分之技
第一章非結構化面試概述264
第二章無領導小組討論266
第一節無領導小組討論概述266
第二節無領導小組討論實戰講解269
第三節部分無領導小組討論真題匯總279
第三章競職演講287
第一節競職演講概述287
第二節競職演講詞的準備288
第三節競職演講的評分標準與演講技巧295
第四章檔案筐測驗296
第一節公文筐測驗概述296
第二節常用公文處理方法301
第五章情景模擬315
第一節情景模擬概述315
第二節情景模擬真題彙編317
第六章心理測驗319
第一節心理測驗概述319
第二節心理測驗試題322
第六篇北京市公務員面試高分之材
第一章名言警句334
第二章經典論據3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