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

證券期貨業證券期貨業健康發展,證券經營機構穩健運營,股票市場規模穩步擴大,融資功能顯著增強。 保險業保險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資產規模繼續擴大,保費收入大幅增長,經營體系更加健全,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監管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取得新進展。 債券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債券成交量大幅增加,債券價格呈總體上行趨勢。

概述

銀行業

銀行業認真貫徹巨觀調控政策,繼續最佳化信貸結構,整體運行穩健。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規模持續擴大,資產質量不斷提高,撥備覆蓋率高位提升,資本充足水平保持穩定,中間業務收入絕對量大幅增加,存貸比與上年基本持平,流動性較為充足。金融機構改革成效顯著,綜合經營和金融創新取得新進展。
銀行業信貸總量和結構日趨合理,涉農貸款和小企業貸款占比有所提高。穩健性標準和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和危機應對能力顯著增強。但存款活期化和貸款長期化趨勢明顯,期限錯配風險有所加大,貸款集中度較高的問題仍然存在,風險管控仍需進一步加強。下一階段,要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深化改革,加強巨觀審慎管理,強化槓桿率監管,完善資本補充和約束機制,著力防範和化解重點領域潛在風險,全面提升銀行業綜合實力和整體抗風險能力。

證券期貨業

證券期貨業健康發展,證券經營機構穩健運營,股票市場規模穩步擴大,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股指期貨順利推出,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啟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期貨市場功能不斷完善。合規監管得到強化,市場主體規範發展,防範和打擊內幕交易初見成效。但隨著新業務、新產品的推出和發展,應關注創業板高估值、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相對單一及私募基金的潛在風險等問題。下一階段,要繼續推進市場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投資者保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創新,促進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保險業

保險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資產規模繼續擴大,保費收入大幅增長,經營體系更加健全,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監管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取得新進展。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整體充足,保險市場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但保險業資金運用收益率下降,保險公司資本補充渠道仍較狹窄,產品結構不均衡有所加劇,銀保渠道有待繼續改善。下一階段,要抓住保險業快速發展機遇期,推動業務結構調整和產品創新,加快建立巨災保險體系,建立多渠道資本補充機制,強化償付能力監管,提高資金運用水平,防範投資風險,規範市場秩序,更好地發揮經濟補償和社會風險管理功能。

總結

2010年是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的一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但各經濟體表現不均衡。中國經濟繼續朝巨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金融業改革成效顯著,整體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府、企業和住戶部門財務狀況總體較好,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金融體系穩健運行。同時,全球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產生負面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持續震盪,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明顯加大,金融體系潛在風險仍然存在,維護金融穩定面臨新的挑戰。
巨觀經濟總體良好。2010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國內需求增長動力強勁,外部需求逐步改善。財政收入增速較快,用於民生和“三農冶的財政支出大幅增加。物價上漲較快,通貨膨脹預期增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加大,房價漲勢趨緩。貨幣信貸逐步向常態回歸,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一步推進。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交織,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巨觀調控難度加大。下一階段,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從社會融資總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快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巨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成長內生動力。
金融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了改善融資結構和完善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貨幣市場保持活躍,市場利率明顯上升。債券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債券成交量大幅增加,債券價格呈總體上行趨勢。票據市場快速增長,外匯市場波動較大,黃金市場量價大幅攀升。融資結構多元化發展,政府融資市場化程度提高。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銀行間實時收益率曲線正式發布,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得到加強,信用緩釋工具試點順利推出,銀行間貸款轉讓市場和黃金市場進一步規範。
政府、企業、住戶財務狀況表明,政府債務水平總體良好,財政赤字和國債占GDP的比重較低。企業部門生產經營狀況持續好轉,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償債能力穩步提升,流動性狀況有所改善。住戶部門金融資產和負債規模增長較快,負債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政府部門隱性負債問題和部分企業面臨的融資壓力值得關注,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仍需改善,住戶部門收入在國民收入的比重有待提高。
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支付體系不斷完善,非現金支付工具創新發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不斷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取得新進展;金融業法律法規不斷建立健全,金融運行的法律基礎進一步強化;新會計準則全面實施,會計標準國際趨同取得重要進展;信用環境不斷改善,徵信系統作用日益顯著,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國家洗錢風險評估首次開展,反洗錢監管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推向深入。下一階段,應進一步建立健全支付結算制度,完善金融法律體系,加快會計標準建設,最佳化社會信用環境,提高反洗錢力度和成效。

意義

探索建立金融巨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和強化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s)監管等內容在危機後取得積極進展。我國“十二五冶規劃明確提出,要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巨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需要處理好促進金融體系穩定與影響金融體系效率、巨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及貨幣政策、巨觀審慎管理與會計標準之間的關係,建立逆周期的巨觀調控機制,降低系統性金融機構風險,加強金融統計和系統性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危機管理和系統性風險處置框架。構建我國巨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對於熨平經濟周期性波動,防範系統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升金融支持經濟成長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