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
一、 綜合
全縣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884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912萬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54863萬元,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91070萬元,增長16.6%。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7302元,突破了人均生產總值1000美元目標,全縣經濟發展躍上一個新起點。
產業結構進一步改善,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39.96:22.76:37.28調整為33.32:25.07:41.61,由一三二型調整為三一二型。
二、農業
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43058萬元,比上年增長4.5%。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9636公頃,其中水稻面積11347公頃,玉米面積6322公頃。油菜種植面積8235公頃,烤菸種植面積4801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201519噸,比上年增長0.29%,其中水稻82110噸,增長5.50%,玉米43078噸,增長1.64%。油菜籽產量16734噸,增長0.11%,烤菸產量8723噸,增長2.85%。
全年實現林業增加值1756萬元,比上年增長61.2%。當年造林面積468公頃,全縣主要林產品產量為:棕片38噸,油桐籽36噸,板栗94噸,花椒31噸。
全年實現畜牧業增加值26670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全年生豬出欄318371頭,牛出欄9133頭,羊出欄63734隻。全年肉類總產量28465噸,其中豬肉24289噸,牛肉1004噸,羊肉1275噸。
全年實現漁業增加值748萬元,比上年增長8.1%。全年水產品產量1007噸。全縣水域養殖面積1880公頃,其中稻田養殖面積1259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7920萬元,比上年增長66.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49920,增長53.3%。完成工業增加值23296萬元,增長17.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00萬元,增長24.1%。實現工業銷售產值80787萬元,產品產銷率為9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48487萬元,產品產銷率為97.1%。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為:水泥23.2萬噸,比上年增長68.2%;發電量6984萬度,增長54.8%;供電量29354萬度,增長8.8%;碳化鈣50713噸,增長31.5%;大米13817噸,增長5.2%;中藥飲片2483噸,下降15.2%。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1567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全縣具有建築資質等級三級以上的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3631萬元,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8萬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積6.3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構皮灘電站建設順利實現下閘蓄水。初步統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370321萬元(含構皮灘電站投資287729萬元),比上年增長28.0%。50萬元以上城鎮項目完成投資73913萬元,增長11.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9638萬元, 增長12.0%;房地產投資7968萬元,增長16.5%;更新改造投資6307萬元,增長2.4%。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湄餘二級公路建設有序推進。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完成增加值10916萬元,比上年增長21.5%。全縣主要公路里程為1750公里,其中村道(給養)新增116公里,達561公里。
郵政和電信業務總收入為7927萬元,比上年增長5.5%。年末全縣電話用戶總數為141632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28999戶,行動電話用戶112633戶。全縣電話普及率為39部/百人。
六、國內貿易、招商引資和物價
消費市場興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180萬元,比上年增長21.0%。分行業看:批發業16064萬元,增長31.7%,零售業61113萬元, 增長18.9%,餐飲業6194萬元,增長12.8%,其他行業809萬元,增長72.1%。分地區看:縣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為50508萬元,增長21.2%,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為33672萬元,增長20.7%。
對外合作不斷加強。全年招商引進項目22個,契約引資3417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7670萬元。其中引進省外項目12個,契約引資1696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0180萬元。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4.3%。分項目看:食品上漲5.6%;衣著類上漲3.1%;家庭設備及用品下降1.4%;醫療保健藥品上漲7.3%;交通和通訊工具下降5.1%;娛樂和教育文化用品上漲0.9%;服務項目上漲2.7%;居住類上漲10.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2%。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0636萬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019萬元,增長21.0%。全年財政總支出53462萬元,增長33.4%。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3724萬元,比上年增長32.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3553萬元,增長35.2%。年末各項貸款餘額116397萬元,增長32.3%。全年累計貨幣淨投放18768萬元,增長1.5%。
全縣保險部門保費收入為2274萬元,比上年增長38.5%,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797萬元,下降10.7%。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工作不斷加強。全縣年末在崗專業技術員有3648人,按職級分:高級職稱143人,中級職稱1170人,初級職稱2245人;按系統分:工程技術人員363人,農業技術人員267人,衛生技術人員571人,教育專業技術人員2380人,其他技術人員67人。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兩基國檢”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預檢,餘慶中學升格為省級二類示範高中。全縣有各類學校148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4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130所(含16個教學點)。全縣有幼稚園24所。全縣高中在校生7089人,職業中學在校生2156人,國中在校生13229人,國小在校生27437人。幼兒在園6223人。高考錄取人數1774人,其中重點院校133人,本科595人,大專1046人。全縣有在職教職工2622人,其中專任教師2359人,獲高級職稱103人,中級職稱1061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榮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成功承辦“中國西部茶海·遵義·茶文化節暨餘慶首屆旅遊節”。
全縣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有21890戶。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56.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67.7%。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70個,其中醫院和衛生院13個,村衛生室139個,有證個體醫療點15個。年末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484人,其中醫師212人,註冊護士138人。有醫療床位559張。有鄉村醫師256人。
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餘慶人參加奧運會零的突破,餘慶男子龍舟隊獲全省首屆農運會龍舟賽第一名,形式多樣的民眾性體育健身和競賽活動廣泛開展。
十、環境保護和城鎮建設
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系統。縣城城區環境空氣品質良好,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為0.071mg/標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0.016mg/標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為0.029mg/標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縣城飲用水源和鄉鎮集中式供水水質狀況良好,水質達標率均為100%。縣城區噪聲污染控制效果明顯,聲環境質量均未超標,平均等效聲級晝間為54.3dB(A),交通幹線平均等效聲級為67.8dB(A)。
年末全縣城鎮建設建城區面積達20.8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0.5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建城區5.0平方公里,新增0.2平方公里。
縣城區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為4160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長28公里,全年供水量137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93萬立方米。
十一、人口
全縣年末總人口為291452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151066人,女性人口140386人;按年齡分:0-17歲以下69125人,18-34歲84346人,35-59歲102228人,60歲以上35753人;按戶口性質分:農業人口259527人,非農業人口31925人。年末全縣總戶數為89301戶,其中農業戶數為73281戶。
全縣全年出生人口2845人,出生率為9.74‰;死亡人口1539人,死亡率為5.27‰;全年淨增人口13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7‰。全縣計畫生育率92.02%。
十二、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人民生活
年末單位從業人員為8624人,其中在崗職工8611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302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2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4%。
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年末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241915人,比上年增加6522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22598人,增加1358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有11844人,增加672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6157人,增加497人;參加失業保險有6144人,增加38人;參加工傷保險有3044人,增加277人。
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年末全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有12671人,比上年增加1008人。其中城鎮1671人,減少175人,農村11000人,增加1183人。年末全縣共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8個,收養75人。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8.9%。農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為4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6元,增長8.2%。
(註:公報中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的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固定資產投資為初步統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