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事,是奧運會前北京舉行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馬拉松賽。本次賽事除設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8公里和迷你馬拉松外,還首次設立了盲人馬拉松項目,北京盲人學校10餘名長跑選手報名參與,另外來自肯亞的雅典殘奧會5000米和10000米冠軍亨瑞也將出現在賽場上,他的出現也成了今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的一大亮點。
2007年10月21日,該賽事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鳴槍,來自社會各界的近2萬4千名體育愛好者將參加比賽。起點由往屆的天安門廣場改成奧體中心,終點也設在奧體中心(半程馬拉松除外)。調整後的路線體現了“穿越北京古老的歷史,奔向未來的新北京”的主題。這條新線路不僅途經北京著名的元大都遺址,還將經過2008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曲棍球和射箭比賽場地等多個北京奧運會比賽場館。
路程介紹
全程:起點奧體西門,沿民族園路向西到北辰西路路口右轉向北,沿北辰西路向北到科薈路口向東右轉進入科薈路,到北辰東路路口處折返向西,到北辰西路路口向南左轉,沿北辰西路向南到北土城西路,在北土城西路路口向西右轉,沿北土城西路、知春路、巴溝路到達火器營橋,在火器營橋沿四環輔路右轉,沿四環輔路一直向東,到學院路口向北左轉,沿學院路、學清路向北到達上清橋並沿八達嶺高速輔路向南右轉,沿八達嶺高速輔路到北沙灘橋向東左轉進入大屯路,到林翠路口向北左轉進入林翠路,沿林翠路向北到林翠橋右轉進入奧運北場館區北側路,沿奧運北場館區路向南順行接入北辰西路,沿北辰西路向南到民族園路口向東左轉進入奧體西門,進入奧體後沿奧體北側外環路進入奧體中心體育場,到達終點。
半程:在四環萬泉河橋處右轉沿萬泉河路輔路前行200米左右結束。
10公里:前半段同其他項目,在北辰西路與民族園路口交匯處左轉進奧體中心體育場結束。
4公里:沿民族園北側路向西到北辰西路路口右轉向北,沿北辰西路的輔路到四環輔路右轉,沿北辰橋的輔路右轉沿北辰路向南到民族園路口左轉進入奧體中心體育場結束。
成績
台北時間10月21日上午,2007年北京馬拉松賽女子組的比賽落下帷幕,中國選手表現出色包攬前三名,陳榮、張瑩瑩和白雪分列女子組冠軍、亞軍和季軍。以下為女子組前三名的詳細成績。
歷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最好成績一覽表(國際男子) | ||||
屆 | 時間 | 國際男子最好成績 | 國家 | 成績 |
1 | 1981 | 埃里克斯松塔爾 | 瑞典 | 2:15:20 |
2 | 1982 | 李宗亭 | 朝鮮 | 2:14:44 |
3 | 1983 | 羅尼倫-塔布 | 美國 | 2:18:51 |
4 | 1984 | 喜多秀喜 | 日本 | 2:12:16 |
5 | 1985 | 宗茂 | 日本 | 2:10:23 |
6 | 1986 | 幾玉泰介 | 日本 | 2:07:35 |
7 | 1987 | 朱瑪-依坎加 | 坦尚尼亞 | 2:12:19 |
8 | 1988 | 阿貝貝 | 衣索比亞 | 2:07:35 |
9 | 1989 | 彼得-達爾 | 丹麥 | 2:12:17 |
10 | 1990 | 彼得-達爾 | 丹麥 | 2:14:55 |
11 | 1991 | 杜比 | 埃賽俄比亞 | 2:12:55 |
12 | 1992 | 泉宜廣 | 日本 | 2:11:29 |
13 | 1993 | 胡剛軍 | 中國 | 2:10:57 |
14 | 1994 | 胡剛軍 | 中國 | 2:10:56 |
15 | 1995 | 孟憲輝 | 中國 | 2:16:20 |
16 | 1996 | 思德雷瓦 | 肯亞 | 2:10:37 |
17 | 1997 | 胡剛軍 | 中國 | 2:09:18 |
18 | 1998 | 金中元 | 朝鮮 | 2:13:49 |
19 | 1999 | 玲木賢一 | 日本 | 2:11:33 |
20 | 2000 | 納爾森 | 肯亞 | 2:13:52 |
21 | 2001 | 宮科 | 中國 | 2:10:11 |
22 | 2002 | 李柱宏 | 中國 | 2:13:09 |
23 | 2003 | 西斯特 | 南非 | 2:07:49 |
24 | 2004 | 莫伊本 | 肯亞 | 2:10:34 |
25 | 2005 | 莫伊本 | 肯亞 | 2:12:15 |
26 | 2006 | 夸姆比基普桑 | 肯亞 | 2:10:36 |
比賽趣聞
三種顏色的取水工具
馬拉松賽因為比賽距離為42公里195米,運動員需要在參賽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在北京馬拉松賽的各個取水點上,出現了三種顏色的取水工具,顏色不同,內容也不同,運動員可根據需要來選用。
據了解,白色的瓶里是組委會提供的礦泉水;藍色的紙杯是組委會提供的運動型飲料;而紅色的水瓶則是運動員根據自身狀況自帶的飲料。及時補水,一方面可以及時為運動員補充消耗,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降溫。
輕便的記時晶片
本次比賽有2萬多名馬拉松愛好者參賽,其中參加馬拉松全程比賽的運動員有50多名,其中有19人來自國外。為了保證準確記錄下參賽選手的成績,組委會為每名選手準備了記時電子晶片。據悉,參賽的每名選手攜帶一個超薄的電子晶片系在腳上,晶片將自動記載選手抵達終點的時間。
除了計時上運用的高科技的手段外,本次比賽的計時器用車和賽事組織用車也首次啟用了環保節能型汽車,全力打造綠色的北京國際馬拉松賽。
號碼布背後的秘密
長距離的馬拉松比賽對選手的生理極限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嚴峻的考驗,比賽中難免會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力保"萬無一失"成為本屆比賽組織者追求的目標。參賽選手身上小小的號碼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個參賽選手背後的號碼布上,除了記錄參賽號等信息外,還增加了這名選手的姓名、國籍、家人聯繫方式等必要信息,甚至還印上了選手血型等,如果比賽中發生意外情況,醫護人員能夠更好地提供救助。
張冠李戴的男子組冠軍名字
奪得本次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男子組冠軍的是肯亞選手內法特·金亞珠,但多家網站在男子組比賽結束後第一時間發出的訊息,張冠李戴地將“冠軍”稱號給了一名坦尚尼亞選手。原來,在組委會賽前提供的參賽人員名單上,序號為7號的運動員來自坦尚尼亞。而實際比賽中的7號號碼布則給了肯亞運動員內法特·金亞珠。比賽結束後,記者們為男子組冠軍究竟來自哪個國家,頗費了些周折。
相關組圖
參考文獻
http://sports.sohu.com/s2007/5346/s2512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