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內容
一、2003年工作回顧
國民經濟指標有升有降。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03億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億元,下降21.5%;第二產業增加值172.9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105.4億元,增長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4.6億元,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5億元,增長11%;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5.9億度,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9%。城鄉居民儲蓄餘額282.3億元,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1.3元,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1582元,下降20.7 %。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工業增加值實現141.9億元,增長12.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6.1億元,增長13.3%;實現銷售收入168.4億元,增長24.1%;實現利稅13.3億元,增長25.2%;全年工業用電量16.7億度,增長10%;產銷率97.5%以上;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15.3%,高於目標9.6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入17億元,增長70%。開發新產品116個;鄲城縣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金絲猴系列奶糖被評為河南名牌產品,河南金丹乳酸實業有限公司精製乳酸鈣獲省優秀新產品一等獎;邦傑集團牛羊肉製品、宋河糧液等5種產品被授予河南食品第一品牌;鹿邑大曲、邦傑牌牛肉等4種產品獲省優質產品稱號。
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城關鎮及城關鎮以上在建項目40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35個。本年完成投資66.7億元。市政府確定的38個重點項目在建34個,完成年度投資28.3億元;監控的28個重點工業項目在建15個,建成11個,完成年度投資15.4億元。爭取國債項目114個,資金3億元,占全省的9.1%;爭取專項資金項目127個,資金8.7億元,占全省的9.7%。續建及新開工幹線公路8條,6條幹線公路相繼通車,新增二級公路105公里、四級公路364公里;漯阜鐵路周口段改造工程進展順利,阿(內蒙古阿榮旗)深(深圳)、商(丘)周(口)兩條高速公路周口段開工建設。新建、改造市區道路12條;新增綠地面積11.5公頃,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達到4.5平方米;市沙南污水處理廠和市自來水公司第三水廠廠區內工程已經完成,管網鋪設正在進行,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加快經濟適用房開發,一期工程開工建設8萬平方米;以土地收儲、出讓和城市公益性基礎設施經營權拍賣為標誌,經營城市邁出新步伐;城市規劃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
農業生產在大災之年保持穩定。農業遭受30年未遇的嚴重自然災害,夏糧平均畝產和總產量僅分別增長0.5%和0.6%,1384萬畝秋作物全部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8.6億元,農民人均減收413元。畜牧業生產呈現良好勢頭,肉、蛋、奶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0.3%、8.1%和71.8%。種植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糧經比例由上年的60.9:39.1調整為60.1:39.9。訂單農業取得初步成效,共發展不同形式、不同品種的種植業訂單369萬畝。品牌農業取得新突破,新註冊農產品商標46個。31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省認證委員會專家組驗收,實現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零”的突破。圍繞龍頭企業,拉長小麥、油料、畜產品、棉花、蔬菜果品、板材和藥材加工七大產業鏈條,形成了優質強筋小麥、優質雜交棉、無公害農產品、優質林果、中藥材、食用菌、花卉、蘆筍等八大農業生產基地。
新的經濟成長點不斷壯大。非公有制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增加值103.7億元,增長15.8%;上繳稅金7.1億元,增長51.9%。景區景點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整修了老子祭殿、女媧城人祖殿、淮陽畫卦台等景點,旅遊綜合收入9800萬元,創匯12萬美元。郵政通訊業發展迅猛,郵政業務總量完成1.58億元,增長19.2%;移動和固定電話用戶分別達到63.87萬戶和72.59萬戶,寬頻用戶達到1.12萬戶,通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高。市場規劃建設力度加大,籌建市場15座。世紀龍商城竣工,即將投入運營。供銷系統連續四年盈利,購、銷、利均居全省第一位。糧食流通取得突出成績,糧食收購、銷售、加工轉化和陳化糧出口四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位。商貿、物資、社區建設、信息和中介服務業等均有較快發展。
財稅金融運行質量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3.7億元,增長2.2%;支出完成36.7億元,增長13.8%。市本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億元,增長3.5%;支出完成5.5億元,增長10.7%。在財力困難的情況下,防“非典”、救災等重點支出得到保障,10個縣市區幹部教師工資基本做到按時發放。國稅系統完成收入65321萬元,增收142萬元;地稅系統完成收入51867萬元,占年任務的100.3%,超收167萬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38.3億元,較年初增加37.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50.6億元,較年初增加24.7億元。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完成改制企業382戶,占應改制企業426戶的90%,盤活存量資產22.5億元。改制企業初步實現了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財政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及其他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成功舉辦了“2003年中國周口投資貿易洽談會”、“香港·中國周口投資推介會”、“周口·溫州投資洽談會”,組團參加了在上海、廈門、烏魯木齊、太原等地舉辦的7個國際性和全國性的投資貿易洽談會。實際引進市外資金51.8億元人民幣,是全年目標任務的259%。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家,實際利用外資2055萬美元,完成省政府目標任務的158%。外貿出口6643萬美元,增長8.7%。我市第一家境外企業“豐匯貿易株式會社”,經商務部批准在韓國設立。
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繼續鞏固“兩個確保”成果,進再就業服務中心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機關事業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失業人員失業金髮放率均達到100%。成立了周口市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街道、鄉鎮196個勞動保障服務機構全部建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4816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26%。大力開展勞務輸出,逐步實現了富餘勞動力轉移由無序到有序、由盲目流動到政府引導的跨越,輸出勞務人員132萬人,創經濟效益25億元。發放低保金5421萬元,基本實現了國務院提出的應保盡保目標。救災救濟工作卓有成效,爭取上級撥款3305萬元、衣被2.1萬件,接收現金捐贈207萬元、物資253萬元。幫助10347戶災民建成新房,開倉借糧2800萬公斤。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基礎性工作,扶貧開發重點村由296個擴大到728個。
發展環境逐步最佳化。把最佳化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開展了“打造誠信政府,打造誠信企業,打造誠信視窗,爭做文明市民”教育活動,建立了信用約束機制、信用備案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普遍推行了民眾諮詢和民主評績、民主評廉等民主評議行風制度。建立和完善最佳化環境長效機制,市本級和各縣市區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行政服務中心和服務大廳制度,並且向鄉鎮延伸。在周口電視台和廣播電台開辦了“監督熱線”及“公僕與市民”欄目,現場解答民眾提出的問題。強化審計監督,突出對重點部門、重點項目和重點資金的審計,全面開展了黨政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首批確定300家重點企業,由市委、市政府掛牌保護,選派300名特派員和187名機關幹部進駐企業幫助工作。加大對“四亂”案件的查處力度,共立案查處154件。全省整治企業經營環境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周口召開。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爭取國家、省各類科技計畫項目96項,新增省高新技術產品5種,2家企業分別被命名為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農村教育得到加強,“兩基”水平持續提升,加大危房改造和校園重建力度,投入資金9000萬元,新建校舍13.15萬平方米,確保了受災地區農村中國小的正常教學;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強勁發展,建成並審批民辦學校67所;普通高招錄取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3274人。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再創佳績,獲省以上競技體育比賽金牌12枚。社會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在全省第八屆小戲、小品(曲藝)大賽上,我市9個參賽劇目分別獲得了4金4銀1銅,創河南省歷屆大賽獲獎紀錄之最;文化市場清理整頓和新聞出版工作繼續加強。廣播電視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疾病控制工作成效顯著,非典防治取得了無死亡病例、無繼發病例、無醫務人員感染的階段性重大勝利,全市上下應對公共衛生突發性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嚴格愛滋病疫情監測,加大了對愛滋病人的救治、救助力度。積極實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推廣。深入開展計畫生育清查處理和綜合整治工作,為扭轉計畫生育被動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土地市場建設和土地資本運營逐步規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關閉了62家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堅持民族宗教領域不安定因素月排查制度,及時化解了各種矛盾。“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廣泛開展,駐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參加重點工程建設、搶險救災、維護社會穩定中做出了積極貢獻。開發區、統計、外事、僑務、氣象、人防、史志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在全社會興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繼續選派幹部駐村,積極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廣泛開展“三下鄉”活動和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大幹部民眾精神風貌和城鄉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制素質,增強了公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辦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294件,辦結率為100%。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辦好市長熱線電話,妥善處理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2003年,在遭遇非典疫情和嚴重災情的嚴峻形勢下,全市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行,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各縣市區、各部門和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駐周單位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思想觀念同發展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不盡適應,加快發展、奮力爭先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有待進一步增強;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緩慢,產業結構層次低,二、三產業比重小,工業企業高技術類和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產品數量少、規模小,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偏低,經濟效益、整體素質和主要人均指標與先進地市差距較大;對外開放水平不高,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改善投資環境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投資拉動不足,項目小,項目少,尤其是大項目更少;城鎮化進程滯後,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城鄉居民收入不高,尤其是嚴重的自然災害,增加了農民的增收難度,個別地方民眾的生活更加困難;政策性減收增支因素增多,財政收支矛盾非常尖銳,政府債務包袱沉重;市場經濟秩序還需大力整頓和規範;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很艱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和把握的原則
今年是實現“十五”計畫的關鍵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我們面臨多方面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出現增長趨勢;國際產業轉移加快,有利於我們擴大對外開放和產業結構調整;國內經濟發展處於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有利於帶動我市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擴張。二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做出了全面部署,必將增強全社會經濟主體的活力;今年國家繼續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於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三是國家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力度,有利於鞏固我市農業基礎地位和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我們爭取國家政策資金。四是東部及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轉移,西部大開發進程加快,我市具有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吸引外來投資。五是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企業集團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為加快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六是非公有制經濟政策環境更加寬鬆,體制性障礙逐步消除,一批新的經濟成長點正在逐步形成,各類市場主體應對競爭的能力提高,經濟發展後勁增強。我們要敏銳把握時代脈搏,深刻認識市情,找準發展定位,廣聚各方力量,爭創發展新優勢,促進周口更快更好的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五個統籌”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牢牢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突出項目建設,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狠抓軟硬環境,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著力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建立服務型政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長15%左右,第二產業增長13.5%左右,第三產業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貿易增長15%;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新增就業4.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牢牢把握好以下六個原則。
第一,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加快發展,特別是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必須打破陳舊思想觀念的束縛,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善於把中央、省委的巨觀決策與周口的實際結合起來,把創新精神與求實態度結合起來,以思想觀念的創新推動實踐的創新,不斷開創周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第二,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對於我市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無論是解決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是縮小同發達地區的差距,都需要加快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必須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加快我市發展的必由之路。要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取向的各項改革,革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要通過最佳化投資環境,努力擴大對外開放,有效藉助外力發展自己,在改革開放中走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
第四,必須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民生、執政為民是各級政府的職責。要採取有力措施,下決心解決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特別是要高度重視解決好弱勢群體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廣大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第五,必須始終堅持求真務實。務實成就一切。要把求真務實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來抓,始終保持積極向上、埋頭實幹、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良好的形象凝聚人心,以實在的政績贏得民心,敢於說實話,善於辦實事,認真抓落實,處處求實效。進一步營造你追我趕、互相競爭的氛圍。
第六,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增強加快發展的合力。周口要實現更大的發展,必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集聚一切能夠集聚的生產要素,進一步激發內力、增強引力、集聚外力。人民民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我們一定要充分尊重人民民眾的創新精神,圍繞加快發展,多想辦法,出好主意,為全市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三、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國民經濟全面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經濟結構調整是我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必然要求,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著力抓好10項重點工作。
(一)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繼續實施投資拉動
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投資是保障,項目是載體。項目是產業的支撐,是擴大開放的抓手,是爭取國家投資、吸引外資、利用信貸和民間資本的載體,也是我市解決“三農”問題,推進“三化”進程,有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高度重視項目工作,從項目準備、包裝策劃、資金落實到建設管理,進行全程服務、全程推動、全程監督,全力抓好項目建設,以項目擴大招商引資、帶動生產要素聚集,以項目調優經濟結構、整合盤活經濟資源,以項目增強後勁、激活經濟發展,以項目建設的成效來衡量一個班子和幹部的工作實績,營造一個全市上下議項目、抓項目、跑項目、上項目、上大項目、大上項目的發展氛圍,使我市的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要把今年作為我市項目建設年,抓緊項目建設不動搖。實行重大項目辦公日制度,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實行各級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做到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建立項目推進投訴制度,對影響項目進度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嚴肅查處。今年市里確定了63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為市重點項目,年度計畫完成投資82.5億元。其中,計畫竣工投產項目13個,年度投資11.7億元;續建項目20個,年度投資39.5億元;新開工項目30個,年度投資31.4億元。項目建設要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做到積極向上爭取一批、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多元投資自建一批、多方論證儲備一批,形成竣工投產一批、開工建設一批、論證爭取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對於漯阜鐵路周口段改建工程、阿深、商周兩條高速公路周口段等在建項目,要嚴格落實責任制,千方百計加快進度,抓緊建成;對於許(昌)亳(州)高速公路周口段、沙潁河、渦河綜合治理、市行政中心等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搞好協調,及早開工;對於西氣東輸周口燃氣電站、淮陽太昊陵綜合開發等項目,要搞好謀劃,做好前期工作;對於煤及煤層氣開發、南水北調水源建設工程等項目,要準備相關資料,多方論證,爭取早日立項。加快國道、省道公路改建和新建步伐,搞好村村通油路工作。要加強領導,落實機構,充實隊伍,保證經費,把項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做充分做成熟。充實市、縣兩級項目庫,並按行業和地域分類管理。做好項目的包裝策劃和市場推介,組織企業拿出高質量的項目與外商洽談。項目建設採取市場運作的辦法,誰投資,誰受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圍繞結構調整,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專項資金和省工業結構調整等政府性資金的扶持,在加強農業、交通通訊、生態環境、文化教育建設的同時,加大對基礎產業、企業技術改造、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小城鎮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力度。搞好項目運作,爭取恆大集團周口電力開發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計畫的盤子。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投資,加快形成社會投資穩定增長新機制,實現投資主體社會化、多元化。切實加強和改進項目的巨觀調控,防止和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集中精力服務好有一定投資規模的大項目,著力培育經濟支柱。切實加強在建項目的管理和稽查,確保項目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工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
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最佳化工業結構,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繼續發展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產業,營造工業發展的平台。積極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繼續組織申報省、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做好蓮花味素集團的谷氨酸清潔生產技術與設備套用、河南金丹乳酸公司的乳酸生產濃度清液連續發酵新技術等項目向國家有關部委的報批工作。抓好益海(周口)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潤鵬罐頭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速凍蔬菜等14個續建工業項目,天瑞集團年產200萬噸水泥、華林集團5萬錠高檔精梳紗等9個新開工工業項目的建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後勁。大力扶持蓮花味素集團、邦傑集團、益海(周口)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18家具有龍頭效應的規模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聯動。搞好小麥、油料、畜產品、棉花等農產品加工,形成周口特色的產業鏈條。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加強政策引導,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參與發展工業。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強名牌產品培育工作,爭取有更多的產品躋身國家、省優質產品行列。廣泛推行清潔、文明生產方式,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大力提高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在企業的套用水平,加強以企業管理信息化為重點的企業信息化建設,促使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
(三)以擴容提質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
用城鎮化拓展工業化的發展空間,帶動區域各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周口市區要按照豫東南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實行川匯區、開發區川東工業基地、市行政中心“三點互動”,拉大城市框架,膨脹城市規模,加快做大做強做優做出特色。堅持以人為本,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城市。搞好650平方公里航測圖,為城市規劃奠定基礎。抓緊規劃建設市行政中心,嚴格按法定程式進行總體規劃修編調整、行政新區規劃調整,確保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城市建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今年要圍繞“完善功能、強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打造文明周口、綠色周口、誠信周口。抓好市區續建工程,建設好濱河公園、市五一勞動廣場和市老幹部活動中心,開發建設七一路東段,推進水、電、氣、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與人民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抓好縣城和鹿邑玄武、沈丘付井、項城秣陵等38個國家、省、市重點小城鎮的擴容提質,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改善生產和居民生活條件。堅持產業興市興鎮,因地制宜地發展自身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把發展鄉鎮企業、農村服務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儘快形成特色和規模。搞好城市經營,特別是經營好城鎮土地,盤活城鎮存量資產,多方擴大增量投入,逐步清理城建工程欠款。強化城市管理,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推行城市管理集中執法工作。積極實施以塊為主、分級管理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形成市和區聯動、部門與街道社區共抓、覆蓋全市的城市管理網路體系。建立巡查制度,重點加強對市容衛生、違章建築、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和機動車的治理。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為載體,做好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作,使城市形象得到更為明顯的改觀。
(四)認真解決“三農”問題,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土地管理和基本農田保護。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為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突破就農業抓農業的傳統模式,用現代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圍繞提高農產品商品化和市場化程度,擴大優質小麥和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生豬和黃牛、奶牛、山羊等草食動物以及特種養殖,最佳化農業區域布局,推進市場容量大、產出高、經濟效益好的大宗優質農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向優勢地區集中,構建5—8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發展特色農業和外向型農業,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開拓農產品市場,舉辦“河南省夏季種子交易會”和“全國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經驗交流會”,利用“中國姓氏文化節”,舉辦首屆“河南周口農產品展銷會”。抓緊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測檢驗體系和認證體系,充實、完善和提高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的設施和能力,新建3—5個縣級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在市區各大農資市場及超市建立無公害農產品批發零售專櫃,嚴格市場準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推進“三化”進程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突出抓好糧食、油料、棉花、板材、藥材、蔬菜果品、畜產品等大宗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開發、引進、推廣先進的加工裝備和技術,提高加工層次。鼓勵國內外有技術、有市場、有競爭力的各種所有制工業、商貿業參與我市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對18家重點骨幹企業加大扶持力度。龍頭加工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採取訂單、契約、租賃經營等多種形式,與生產基地聯結,推動規模化、區域化生產。用好國家扶持“三農”政策,組織好國家支持的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沼氣、節水灌溉、農村水電等“六小工程”建設。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培育專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支持農民進入城鎮興辦二、三產業,放寬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條件。大規模地培訓農民,積極引導和組織勞務輸出,發展打工經濟。把發展縣域經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農業穩縣、工業富縣、商貿活縣,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產業,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五)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全面放寬市場準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民營企業都可以進入。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民營企業給予支持。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免於工商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的註冊條件,減少審批手續和審批環節。發揮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的作用,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的融資渠道,發展多種融資體系,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繼續落實非公有制經濟運行例會制度、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和派駐特派員等四項制度,最佳化非公有制經濟的成長環境。進一步強化為非公有制經濟服務的觀念,充分發揮工商聯聯繫非公有制經濟的橋樑紐帶作用。鼓勵、支持民營企業以獨資、合作、合資、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進入急需發展的行業和電信、教育、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大太昊陵、老君台和淮陽東湖等景點景區的建設力度,加快旅遊景區的評A步伐。發展住房二級市場,搞好經濟適用房建設,促進房地產開發和相關產業發展。支持社區服務設施和網點建設,推動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物業管理等社區服務業快速發展。推行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流通方式,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會計、法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逐步建立健全現代服務體系。
(六)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全方位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市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的開放戰略,把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擴大出口與最佳化進口結合起來。實行全方位招商引資計畫,層層分解落實招商引資任務,落實招商引資獎懲措施,發揮駐外辦事處的優勢,充分調動專業招商人員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人人招商、時時招商、事事招商、處處招商的格局。努力探索多種招商形式,採取多渠道、多形式、規範化招商。在定期實行會議招商的同時,要加強與中外客商中介組織的聯絡與合作。利用現已掌握的外商名單,建立外商客戶資源庫,加強聯繫,建立感情;大力開展委託招商;加強與國家、省級網路和商業網站的聯繫與交流,廣泛開展網上招商;努力組織企業引進購買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與發明專利,以科技成果招商,促進我市項目建設和項目招商向高水平邁進。抓好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建立項目推進率、契約履行率、資金到位率跟蹤制,在“周口日報”上開闢專欄,公布招商項目跟蹤落實情況,並指導企業跟蹤對接。充分發揮市開發區川東工業基地的優勢,提高對外資項目的承接能力。以我市舉辦的“中國姓氏文化節”為載體,把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主體,鼓勵支持蓮花集團、邦傑集團、鞋城皮革集團等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主動與世界500強企業對接,爭取合資合作。籌劃好赴日本、韓國、新加坡、歐盟等外商投資欲望高的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貿易洽談活動,鼓勵各類進出口企業做大做強進出口貿易。廣泛開展外經合作,引導有對外簽約權的企業提高勞務合作層次,發展總包和聯合承包工程業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經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認真研究開拓西部市場,實現低成本擴張,努力擴大我市產品在西部市場的占有份額。
(七)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
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加大國有資本布局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競爭領域退出。工業、交通、建設、商貿系統國有企業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制任務。加快大中型企業的改制步伐,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混合型產權結構。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大力推行經營者持股、股票期權和年薪制等形式,建立有效的經營者激勵和約束機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和優先企業發展、優先職工就業的原則,規範運作,確保改制到位,確保職工合法權益,確保積極穩妥。大力推進資本經營,通過收購兼併、流動重組集聚優質資產,積極推進企業上市。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系,認真履行國家出資人職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大力發展並規範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深化農村改革,抓住農產品價格上升和國家加大對糧食主產區扶持力度的機遇,進一步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全面推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全面落實取消特產稅、降低農業稅稅率等政策。嚴格按照減稅比例調減到戶,真正使農民得到實惠。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嚴防農民負擔反彈。加快投資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政府投資退出機制,推動已建成的政府投資項目依法轉讓產權或經營權,實現滾動式發展。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和監督,市、縣、鄉三級都要制定還款計畫,安排償債資金並納入年度預算,確保償還到期債務。調整和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繼續深化價格體制改革,做好水、電、氣等價格改革工作。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轉制改企工作。
(八)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就業是民生之本、民安之基。把促進就業、加強社會保障作為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來抓,加大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力度,創新社會保障運行機制,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努力維護和保障民眾的根本利益。積極落實有關鼓勵用工政策,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勞動力需求多的產業和行業,努力拓展就業空間。把深化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與積極穩妥地安置好職工有機結合起來,落實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有關扶持政策。引導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轉變擇業觀念,鼓勵他們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繼續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擴大政府購買公益性就業崗位,重點做好“4050”下崗職工和“雙下崗”、軍嫂、勞模、城鎮退伍軍人的再就業幫扶工作。切實做好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給予政策優惠。強化再就業培訓,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逐步形成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新機制。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對社會保險費依法實行強制徵收。完善和加強社會保險費的管理,增強社會保險基金的統籌、保障能力,確保醫療、工傷、失業等保險基金年度不出現赤字。加快推行農村養老、醫療保險,積極發展補充社會保險和個人儲蓄性保險,滿足多層次、多方面保障需求。切實做好“兩個確保”、“低保”和“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工作。完善街道、社區勞動保障網路,健全社會保障的服務體系,為民眾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務。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基本內容,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和運作機制,高度關注社會困難群體,搞好農村“五保戶”的供養,切實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認真解決拖欠務工人員工資問題,保證務工農民合法權益。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開展社會互助救濟、幫困扶貧,逐步完善貧有所濟、難有所幫、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
(九)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
把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繼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農資等違法行為。緊緊圍繞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新的專項整治活動。鞏固毒鼠強、地條鋼和劣質鋼材、集貿市場和加油站等專項整治成果,繼續整頓建築市場、文化市場,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規範執法行為,增強服務意識,嚴厲查處“四亂行為,不斷提高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深入開展“打造誠信政府、打造誠信企業、打造誠信視窗、爭做文明市民”教育活動,逐步建立企業、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和個人誠信體系,實施企業信用公示制,提高企業和個人誠信意識,切實維護周口形象。
(十)繁榮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堅持“三為主”方針,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認真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權,加強對流動人口、下崗職工和無業人群的計畫生育管理,注重解決男女性別比平衡問題,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合理開發、節約使用和有效保護水、土地等資源,進一步完善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並重,加強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治理,突出水、大氣、噪聲污染防治,使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組織實施數字農業科技行動,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研究制定促進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加大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力度。做好“兩基”鞏固提高工作,落實教師工資發放、危房改造、公用經費撥付、貧困生救助四項保障機制,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下決心解決市區適齡兒童入學難和學生大班額問題。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鞏固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繼續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堅持人才強市,造就更多的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改革人事、勞動管理體制,創新用人機制,最佳化人才結構,努力營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才薈萃、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變人口大市為人力資源強市。認真落實文化發展政策,加快沙北文化園區的建設,爭取舉辦首屆舞龍大賽和嗩吶大賽。切實加強新聞出版管理和文物保護工作,加快太昊陵、老君台、關帝廟等文物的修繕步伐。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網路入戶工程,致力打造名牌欄目。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繼續做好預防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愛滋病工作,加強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重大疫情信息網路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中心衛生院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意識。滿腔熱情地關心、支持駐周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完善統計制度和方法,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及時性和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的團結和進步。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繼續做好物價、地震、人防、外事、僑務等工作,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精神,倡導尊老敬賢、見義勇為的良好風尚,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認真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大殯葬改革力度,引導農民移風易俗。認真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人民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加強與人民政協的協商,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的意見,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建立健全經常性的嚴打機制,始終保持對各種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高度重視信訪穩定工作,認真負責地解決民眾反映的問題,妥善處理各種群體性事件,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九)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
把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繼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農資等違法行為。緊緊圍繞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新的專項整治活動。鞏固毒鼠強、地條鋼和劣質鋼材、集貿市場和加油站等專項整治成果,繼續整頓建築市場、文化市場,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規範執法行為,增強服務意識,嚴厲查處“四亂行為,不斷提高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深入開展“打造誠信政府、打造誠信企業、打造誠信視窗、爭做文明市民”教育活動,逐步建立企業、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和個人誠信體系,實施企業信用公示制,提高企業和個人誠信意識,切實維護周口形象。
(十)繁榮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堅持“三為主”方針,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認真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權,加強對流動人口、下崗職工和無業人群的計畫生育管理,注重解決男女性別比平衡問題,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合理開發、節約使用和有效保護水、土地等資源,進一步完善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並重,加強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治理,突出水、大氣、噪聲污染防治,使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組織實施數字農業科技行動,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研究制定促進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加大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力度。做好“兩基”鞏固提高工作,落實教師工資發放、危房改造、公用經費撥付、貧困生救助四項保障機制,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下決心解決市區適齡兒童入學難和學生大班額問題。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鞏固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繼續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堅持人才強市,造就更多的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改革人事、勞動管理體制,創新用人機制,最佳化人才結構,努力營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才薈萃、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變人口大市為人力資源強市。認真落實文化發展政策,加快沙北文化園區的建設,爭取舉辦首屆舞龍大賽和嗩吶大賽。切實加強新聞出版管理和文物保護工作,加快太昊陵、老君台、關帝廟等文物的修繕步伐。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網路入戶工程,致力打造名牌欄目。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繼續做好預防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愛滋病工作,加強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重大疫情信息網路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中心衛生院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意識。滿腔熱情地關心、支持駐周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完善統計制度和方法,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及時性和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的團結和進步。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繼續做好物價、地震、人防、外事、僑務等工作,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精神,倡導尊老敬賢、見義勇為的良好風尚,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認真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大殯葬改革力度,引導農民移風易俗。認真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人民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加強與人民政協的協商,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的意見,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建立健全經常性的嚴打機制,始終保持對各種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高度重視信訪穩定工作,認真負責地解決民眾反映的問題,妥善處理各種群體性事件,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四、牢固樹立執政為民思想,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市各級政府肩負著發展的使命,承載著人民的重託。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大力加強自身建設,改革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行政方式,儘快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執政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怎樣衡量政績,不是看建了幾個形象工程,而是看老百姓得了多少實惠。天地之間有桿秤,這秤就是老百姓。為官一任,政績如何,不是自己說了算,而要看老百姓是否滿意。要把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決策之前,要充分了解民情,看看是否符合老百姓的願望;決策的實施,要充分依靠民眾,求得大多數老百姓的支持;評價決策的效果,要充分聽取民眾意見,看看大多數老百姓是否滿意。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關係,正確處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發展和當前工作的關係,使自己的政績經得起實踐、歷史和民眾的檢驗,不能打著為民眾謀利益的旗號,乾有損於民眾利益的事情。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認真研究解決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錯位問題,不斷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和社會的關係。改善政府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推進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附之必要的行政手段調控經濟運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財力、物力、人力更多地用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用於推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優良公共產品。積極改進行政管理手段,逐步推行電子政務,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繼續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服務方式,健全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限期辦結制、首問責任制、失職追究制等各項制度,辦好行政服務中心,繼續實行“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誠信政府形象,重在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向人代會報告的工作,堅持事事追蹤,千方百計逐項完成;政府發文堅持少而精,做到令行禁止,貫徹到位;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向社會做出的各項承諾堅持一諾千金,說到做到。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下決心解決辦事效率低和服務態度差等突出問題,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各項工作都要抓推進、抓落實、抓見效,對確定的目標任務一項一項加以落實,對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要抓住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確保各項工作取得最大成效。要真正樹立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為基層和民眾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堅持相信民眾、依靠民眾、關心民眾、服務民眾,切實做到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把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辦民眾所盼,化為最經常、最本職的工作,切切實實解決人民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聯繫民眾制度,拓寬人民民眾反映問題和意見的渠道,力求把涉及人民民眾利益的每一項工作做好,使政府工作更加得民心,順民意。要大力精簡會議,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掌握真實情況,傾聽民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堅持艱苦創業、勤儉辦一切事情,堅決制止各種不切實際、不計效果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改進政績評價和考核辦法,使勤政為民、求真務實的幹部得到褒獎,使好大喜功、弄虛作假的幹部受到懲戒。剎住各種奢侈浪費風,嚴厲查處違反規定亂花錢的行為。
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規範政府行為,確保行政管理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轉。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從制度上研究解決職責交叉、多頭執法、重複處罰、執法擾民等問題。完善行政執法程式,確保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決定、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合法有效。改進行政執法薄弱環節,防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和執法違法現象的發生。完善各項監督制度,加強對決策權、許可權等重要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強化對重要部門、重大事項和重要崗位特別是農民負擔的監督,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評議考核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複議和應訴工作,切實維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
堅定不移地加強廉政建設。堅持不懈地抓好政府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從嚴治政,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著力建設廉政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切實加強從政道德建設,堅持從落實制度抓起,切實搞好會計核算中心、招投標中心、行政效能監察中心建設,強化權力制約。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活動和社交活動中,要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八條規定,做到任何時候都不以權謀私。規範“用權、理財、管人”行為,加強對財政預算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格實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政府採購、土地批租、工程招標、產權交易等社會關注部位的全過程監督檢查,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從解決民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切實糾正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等直接損害民眾切身利益的不廉潔行為和不正之風。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政府要辦的事很多,從最具民本性、基礎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發,2004年市政府將努力辦好以下10件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
1、建成市縣兩級10個疾病控制中心、市緊急救治中心、市傳染病醫院和8個縣市傳染病專科,開工建設市中心醫院病房樓和市中醫院綜合樓;
2、加強28個鄉鎮衛生院建設,繼續推行農村合作醫療,使參加新型合作醫療人員達到200萬人以上;
3、解決5個重大傳染病高發村的吃水、交通、教育、防治和托老託孤問題,改造中國小D級危房15萬平方米;
4、開發新的水源地,改造城區供水管網,完善城區供熱管網,使城區市民用上高質、清潔的飲用水,使部分市民用上暖氣;
5、建成市污水處理廠並投入使用,開工建設9個縣(市)城區電力電網改造工程;
6、加大沼氣利用與建設力度,新增沼氣用戶6000戶。通油路行政村新增600個;
7、完成漯阜鐵路周口段改建,爭取年內開通周口直達廣州、上海、北京的客運列車;
8、建設市五一勞動廣場和市老幹部活動中心;
9、建設經濟適用住房30萬平方米,改善中低收入市民的居住條件;
10、建成沙河南岸濱河公園,綠化美化七一路、大慶路等路段。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事業需要我們奮力開拓。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機遇,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沿著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帶領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勵精圖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開創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