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經濟卷

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經濟卷

《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經濟卷(1900-1949)》論述的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經濟,兼及中日甲午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反映20世紀與19世紀經濟的承接性,並以傳統到現代的變遷為主要視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以洋務運動時期為起點,甲午戰爭以後進入比較全面的啟動階段,也是近代經濟史的主體和重點所在。

編輯推薦

《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經濟卷·1900-1949)》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虞和平,浙江寧波人,1948年出生。1976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1988年獲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寧波大學包玉剛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和中國現代化史,在國內外發表獨撰著作和論文520餘萬字。所撰論著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三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二二等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徵文二等獎”、“江蘇省迎接黨的十六大優秀出版物一等獎”、“紀念戊戌變法100周年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等。

叢書主編

彭明(1924—2008),河南夏邑人。從1950年起,一直在中國人民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3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名譽會長,黃埔軍校史研究會會長等職,是國內公認的五四運動史研究及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學術大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參與主編的著作有《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通史》、《中華民國史》、《從空想到科學——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等。

目錄

總序 中國共產黨與20世紀的中國

前言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和本書的思路

第一章 半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清末經濟變革

第一節 列強經濟擴張及其影響

第二節 實業救國潮流的興起與振興實業意識的加強第三節 經濟制度改革與經濟倫理資本主義化

第四節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初步成長

第五節 資產階級的構成和組織狀態

第二章 辛亥革命的經濟現代化動員:民國初年經濟動態

第一節 革命黨人的經濟現代化驅動作用

第二節 經濟社團的勃興及其社會動員意義

第三節 經濟法制建設與資本主義經濟秩序初步確立

第三章 自由發展:北京政府時期的經濟走勢

第一節 政府和官員的發展資本主義導向

第二節 列強對華經濟影響力的變化

第三節 傳統農業的初步改造

第四節 手工業的資本主義化趨向

第五節 資本主義“黃金時代”的出現和消退

第四章 走向統制: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經濟趨勢

第一節 政府經濟統制政策的確立和強化

第二節 以國家資本為主導的工商業發展

第三節 改造傳統農業的新嘗試

第四節 外資和外貿格局的變化

第五章 創傷和轉折:抗戰時期的經濟格局

第一節 日本對華經濟的侵害和掠奪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戰時經濟舉措

第三節 後方的經濟建設

第六章 瀕臨崩潰階段:戰後經濟“復興”希望的破滅

第一節 國民政府經濟復興嘗試的失敗

第二節 接收敵產與蘇軍奪取東北敵產

第三節 “經濟重建”的落空

第七章 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生產技術的引進和套用

第二節 經濟理論的引進與套用

第八章 中共革命根據地的新民主主義經濟

第一節 根據地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機構

第二節 根據地農工商業的發展水平

第三節 根據地的財政和金融

第四節 根據地經濟的性質和意義

序言

何謂現代化?學術界有多種論述;中國的現代化從何時開始?學人們也莫衷一是。

近代和現代,在西方是一個詞:modern。

蘇聯史學界曾用“新”與“最新”兩個詞來區別歷史的社會性,即:近代史指資本主義社會史,稱為“新”歷史;現代史指俄國十月革命後的社會主義社會史,被稱為“最新”歷史。

中國沒有一個獨立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只有一個相應的變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國史學界曾一度把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歷史稱為“中國近代史”,而把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稱為“中國現代史”。後來感到矛盾很大,因此大多數學者的意見,認為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應通稱為“中國近代史”,因為它正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的歷史如何叫法,也還有現代、當代稱謂的不同。

不論怎樣稱謂,現代化大體上指的是:在經濟上從封閉的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從自然經濟走向商品經濟;在政治上從封建專制走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應該有相應的精神文明。概括說來,就是要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