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平裝: 2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211764X, 9787802117648
條形碼: 9787802117648
尺寸: 23.6 x 16.8 x 2.2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蘇峰,湖南人,法學碩士。現職於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曾參與編著《北京記憶》(北京口述歷史叢書第一輯)、《村官說村史》、《北京改革開放簡史》、《北京改革開放三十年》、《改革開放話北京》、《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重要會議概要》等。
內容簡介
1978年,作為一個代表著新舊交替的時代符號,不僅包括1978年這一年。它是一個特殊的時段,上可溯及1976年10月6日的“四人幫”倒台,甚至可溯及1975年鄧小平抓全面整頓時期,下可溯及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甚至可溯及整個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理論的1992年黨的十四大。這是一個探索中國向何處去的時間段,日後的很多探索,在1978年就有了伏筆,就定下了基調。
本書所講述和記錄的人物和事件,不僅限於1978年。本書從一人一事談起,從一個年代切入,想要說明的是一個特殊時代的性格和特徵,想要呈現的是一種時代和命運交相呼應的社會形態。
1978年的中國,再次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向何處去?怎么去?這是一個從上到下都在思索和關注的大問題。 經歷了風雲變幻的30年,回首1978年,人們對當時有著怎樣的記憶?他們是如何來評價這個時代?本書以1978年的記憶為主題,匯集十名北京“領導”的訪談和十名“普通人”的經歷記述,追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變遷以及個人命運的轉折,力圖從不同個體的視角來反映1978年中國的變遷、當時人們的思考及這個時代對於中國的特殊意義。
媒體評論
記得1978年初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會見來自日本的一個社會科學家代表團。我對他們說,中國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一個很大的進步,這個進步你們現在走在北京街上還看不出來,但是用不了十年八年,你們就可以看到這種變化。
——于光遠
1976年到1978年,短短的一一年多時間裡,人們好像一一下子成熟了。所看的,所想的,幾乎都是相同問題的相同認識。這是一種新的歷史現象。這種現象使人想起了馬克思的一段話:“由於判斷的盲日,甚至最傑出的人物也會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後來到了一定時候,人們就驚奇地發現,從前沒有看到的東西現在到處都露出自己的痕跡。”
——孫長江
1978年就是這樣一個年代,你的耳畔還縈繞著八個樣板戲震耳欲聾的鼓點子,從海峽彼岸卻傳來了鄧麗君半喘著氣綿綿軟軟可又挺中聽的流行曲,你剛剛聽到了。條大河波浪寬十八歲的哥哥呀細聽我小英蓮,又不能不迷戀上了梨花開遍天涯晨霧裊裊如紗峻峭的河岸上站著的喀秋莎……恢復高考是新時期帶給青年的第一個狂喜,而77級的大學生是最先享受了這狂喜的幸運兒。他們中間,又有誰能沒有命運轉機的喜悅和自得?
——陳建功
興奮的事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1978年,我考上中央美院,到了北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美建交,《今天》創刊……突然一下子,可以表達自我了。
——陳丹青
目錄
訪談篇:我們這一代的追憶和反思
劉導 真理標準討論在北京必須補課
劉涌 這一年,我回到北京市公安局
柴澤民 從駐美聯絡處主任到首任駐美大使
王笑一 我們也要走出去
白介夫 親歷“天安門事件”平反與籌建職教、自考等
劉冰 解鈴還需系鈴人——兩封信引發的政治地震
李昭 平凡與不平凡
張廉雲 我們這些民革老黨員們
王大明 1978年的變與不變
王雅琪 歌劇重演,我們必須重新排練
記錄篇:命運在這一年發生改變
楊西光 公道有鐵證,私慾存是非
葛佩琦 我是胡耀邦平反的兩千零一人
楊顯東 第一個揭開大寨蓋子的洋博士
裴定一 1978年首批公派留學生
李冬民 “文革”結束了。冤案仍在繼續?
張曉山 胡風的兒子終於可以上大學了
陳景潤 1978年的全民偶像
張揚 人民才是最終裁判者——手抄本《第二次握手》的平反
汪國真 一抹淡淡的詩意
黃帥 小學生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