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49年3月1日至6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四屆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會上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簡稱全國學聯),討論制定了《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選舉劉希聖等36人組成全國學聯執行委員會。會議確定了全國學生聯合會的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宣傳教育,幫助同學進步和成長,做黨和政府聯繫同學的橋樑和紐帶,維護同學正當利益,加強各民族同學團結,發展同各國學生和學生組織的友誼和合作。全國學聯實行團體會員制,全國學聯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學聯代表大會。
1949年3月16日,解放後北大第一次集體入黨宣誓儀式舉行。中共北大總支部在北樓11教室舉行解放後第一次集體入黨宣誓儀式,,參加宣誓的新黨員有19人,此時全校黨員共239人。
1949年3月16日,共產黨員丁志平、嚴英武、陳永貴等人以“知行學社”成員為骨幹,在華坪縣城舉行革命武裝起義。
1949年3月16日,東北文藝界舉行座談會批判蕭軍,丁玲在會上有一個發言,她說:“我們對蕭軍的批評,並不是現在才開始的。”
1949年3月16日,民國38年,中共辰溪地下黨所控制的張玉琳部暫編第二軍獨立第四、五團在辰谿縣龍頭庵成立。蕭洪量、米慶軒分任四、五團團長。 4月19日,張玉琳將四、五團合編為第三大隊,蕭、米分別擔任正、副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