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簡介
150毫米s. IG. 33步兵炮最早研製開始於1927年,1933年正式投產,以後不斷改進,衍生了150毫米s.IG.33/1、s.IG.33/2兩種重要的自行火炮型號,另外德軍還有4種裝甲車輛也裝備150毫米s.IG.33這四種車輛分別是: s.IG.33 Hetzer(追獵者的自行火炮型號); Sturmgeschütz 33(以3號坦克底盤改裝的自行火炮); Bison I(野牛1型); Bison II(野牛2型)。
主要特點
150毫米s.IG.33步兵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重量太重,達2噸重,作為德軍步兵團的直瞄火炮確實比較重,機動性成問題。 150毫米s.IG.33步兵炮最初開始並沒有配置反坦克的穿甲炮彈,直到1941-1942年間德國新的穿甲彈技術的出台。伴隨德國新穿甲彈技術的出來,150毫米s.IG.33步兵炮為了強化反坦克能力,在炮口安裝了炮口制推器,為了容納大的發射裝藥量,炮室也進行了強化,其反坦克穿甲彈的發射藥重量為30公斤。 在實際作戰中,因為該炮的巨大重量限制了其對德軍步兵的支援和發揮,所以自行化改裝也迅速進行。務實的德國工程師迅速在德國已經生產的一系列坦克底盤上加裝150毫米s.IG.33步兵炮,這樣機動性的問題才得以解決。 該炮巨大在威力使其產生了強大的心理威嚇力,通常不用幾發炮彈,意志薄弱的敵人就會從戰壕里出來投降,另外據說該炮有擊毀T-34的記錄,得卻沒有得到過證實。 自行化的150毫米s.IG.33步兵炮一生產出來,就是德國步兵和裝甲部隊的搶手貨,其被大量配置在德軍裝甲戰鬥群(與虎,虎王,4號坦克,黑豹坦克一起協同行動)和步兵支援群中(與4號突擊炮一起伴隨步兵進攻),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該炮依然保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