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

嚴格說來,該彈並不符合子母彈的標準,而是一種結構相對簡單的集束炸彈。但是100—1航殺彈束在使用中所能夠獲得的效果卻類似於子母彈,所以本文也將其列入中國早期航空子母彈的介紹之中。100-1航殺彈束的重量和尺寸規格與普通的100—1航殺彈基本相同,但是彈體卻是由3枚重量各為33公斤的小直徑殺傷炸彈組合而成。100-1航殺彈束仿製的是由蘇聯引進的RBS一100航殺彈束,該彈從飛機上投擲後在空中分解成三個小彈以提高殺傷效果。

子母彈

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

中國空軍從建立開始就一直是以國土防空作為主要作戰任務,而且歷次戰鬥都以爭奪制空權為主,所以早期戰機執行對地攻擊作戰的能力並沒有得到過實戰檢驗。中國空軍所裝備的殲5、殲6戰鬥機雖然都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但是這些戰鬥機一直以來廣為人知的對地攻擊武器,基本上都局限在航空火箭和常規炸彈的範圍內。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中國戰鬥機在早期軍事作戰體系中,戰術上始終被作為對地面部隊進行火力支援的“超級大炮”來使用。可以說中國的戰鬥機和強擊機在抵抗外敵入侵作戰中是一個重要的戰術支援力量,也比較重視戰術戰鬥機在近距支援作戰中的使用。
中國戰鬥機的早期型號基本仿製於蘇聯空軍前線戰鬥機,而強5強擊機同樣是在殲6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機型。雖然中國空軍部隊所裝備的戰鬥機在保持了對空作戰能力的前提下,都具備攜帶和使用多種對地攻擊武器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而且在機載對地攻擊武器中也有幾種頗為有效。但是,飛機本身的性能局限性決定了其缺乏足夠的載彈量和對地攻擊設備。


航空炸彈是中國戰鬥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所使用的主要武器。因為小直徑常規航空炸彈對地面目標的殺傷和破壞能力比較有限,所以各軍事技術強國普遍裝備具有較大殺傷範圍和多用途能力的子母彈。常規航空炸彈的殺傷範圍是以炸彈本身的爆點為中心,而能夠在空中散開的子母彈的殺傷範圍卻是以每個子彈的炸點為中心,由幾個甚至幾百個子彈所構成的一個較大的殺傷區域。在炸彈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對暴露的地面目標進行攻擊,子母彈的殺傷範圍和裝藥利用率都要明顯超過常規炸彈。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在組建初期就裝備了多種從蘇聯引進並仿製的航空子母彈。這些航空子母彈的技術水平雖然在總體上並不出色,但是其明顯改善了中國空軍戰鬥機掛架少和載彈量小的缺陷,加強了殲5、殲6、殲7、強5這類輕型戰機在進行對地攻擊作戰時的作戰能力。

概況

100-1航殺彈束是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組建初期就裝備的一種航空子母彈,是從蘇聯引進並仿製的航空子母彈。它裝備於殲5、殲6、殲7、強5這類輕型戰機上加強了在進行對地攻擊作戰時的作戰能力。

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的重量和尺寸規格與普通的100—1航殺彈基本相同,但是彈體卻是由3枚重量各為33公斤的小直徑殺傷炸彈組合而成。100-1航殺彈束仿製的是由蘇聯引進的RBS一100航殺彈束,該彈從飛機上投擲後在空中分解成三個小彈以提高殺傷效果。

它所使用的33公斤小直徑殺傷炸彈仿製的是蘇聯AO一25—33殺傷炸彈,依靠炸彈爆炸後的破片和爆轟波對目標進行殺傷和破壞。AO一25—33全彈重量為33公斤,長度為982毫米,直徑122毫米,翼展122毫米,裝藥量5.5公斤,裝藥係數17%。33公斤炸彈的彈體採用了鑄鋼材料製造,為了保證炸彈在爆炸時可以產生大量的破片以提高殺傷威力,鑄鋼彈體外殼的內側呈鋸齒形狀以構成半預製破片結構。單枚AO一25—33炸彈的殺傷半徑為54米,殺傷面積可以達到3630平方米,在殺傷人員的同時對於近距離的輕裝甲目標也可以形成比較大的破壞效果。

100—1航殺彈束從飛機上投放後經過6秒左右短延時後,彈束頭部集束器中的啟動藥包被延時引信啟動,藥包裝藥燃燒後所產生的大量火藥燃氣依靠壓力頂出集束器上的連線銷,使固定子彈頭部的集束器與中心固定桿分離,3枚33公斤殺傷彈從集束桿上分離後分別下落以殺傷目標。

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

100—1航殺彈束是基於二戰後期技術發展起來的裝備,無論是在使用條件上還是在技術水準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引進的這些炸彈對於早期的中國空軍來說仍然是一種威力較大的對地攻擊武器。

隨著新一代國產航空子母炸彈在威力、效果和使用靈活性上的提高,這些引進和仿製蘇聯產品所裝備的子母彈已經被多種性能更加先進的新型子母彈所取代。

(施鶴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