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093

1993年093的研製再次受阻,原因仍然是技術的落後。 此後093的研製趨於停滯,直到1996年我國新型核反應堆技術出現重大突破。 隨著反應堆的研製取得進展,093型的整體研製也上了一個台階。

093093
093核潛艇
研製過程一波三折 歷經十餘年仍徘徊不前

70年代初期,中國研製的第一代魚雷核潛艇研製成功,此後中國又研製了第一代飛彈核潛艇,並於1985年首次水下試射彈道飛彈成功。但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核潛艇時,首先解決的是“有”與“沒有”的問題。因此對於潛艇的技術性能指標並無過多要求,80年代時這些潛艇就已經過時,例如092型飛彈核潛艇只能發射射程2300千米的巨浪-1飛彈,並且所有核潛艇均不適合過長時間的遠洋航行。中國為了解決核潛艇的性能問題,一邊先後對091和092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技術改進,一邊開始研製中國的第二代核潛艇,即093和094。這其中,093是多用途核潛艇。

093的最早研製構想早在1980年就已經出台。當時,鄧小平在視察了海軍潛艇部隊時尤其提到了要大力發展核潛艇,並且要求“這個核潛艇的東西要走在其他軍艦的前面”。海軍於是於1980年11月下達了研製新型核潛艇的計畫,當時要求要達到前蘇聯第三代的技術性能指標。經過三年的反覆論證和立項,093型於1983年7月正式上馬。

與當時中國的其他軍品研製計畫一樣,093的研製也經歷了風風雨雨,幾經波折。最初093的研製進展非常緩慢,主要原因是無法解決新型武器和新型核反應堆的研製。1988年,中國核反應堆技術有突破性進展,並於當年向阿爾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出口了我國自行研製的民用輕水核反應堆。民用核技術的進展被國際上認為是中國在核技術領域中的一次很重要的跨越,當年的《簡氏》曾專門刊文就中國核潛艇和核彈頭的發展做出報導。

1989年原先的093研製計畫遭遇重大調整,原因是海軍領導認為原先的093的有關性能已經不先進,為了避免出現091一出世就已經被淘汰的局面,有關部門對093的研製作出了調整。

1993年093的研製再次受阻,原因仍然是技術的落後。當時美國新一代“維吉尼亞”級(原名“百人隊長”)核潛艇的研製進展非常順利,1993年維吉尼亞級的有關技術情報被PLA獲取,有關技術性能領先當時的093至少兩代以上。這讓093的研製小組大吃一驚。

海軍對於093型的最初要求是,排水量在4000-6000噸之間,能夠攜帶12枚戰術飛彈,可以發射533和650魚雷,可以發射潛射飛彈,達到國際80年代水平。因此,093型的最初模型依稀可以看見前蘇聯阿庫拉的影子。但是在很多關鍵領域如潛艇減噪,下潛深度和壓水堆上,093的初期設計落後阿庫拉級很多。而80年代前蘇聯S(塞拉)級更加先進,而美國海狼級則可以說達到了冷戰期間美蘇核潛艇研製的極限。

此後093的研製趨於停滯,直到1996年我國新型核反應堆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原先的中國核潛艇均採用前蘇聯於6、70年代採用的壓水堆方案,但是由於國內技術不過關,同時從國外引進又無可能,這導致核潛艇的研製無法有所進展。中國為解決這一矛盾於80年代後期起另闢奚徑,開始研製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技術。

從此以後,093型的研製逐漸加速,直至現在。

半途換項獲得成功 動力系統世界領先
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最早在前蘇聯60年代就已經提出,其於60年代後期曾經專門就此技術展開討論,當時得出的結論是“與其花大代價研製新型的有很大風險的高溫氣冷堆還不如繼續研製壓水堆”,確實,當時壓水堆的技術還有很大發展餘地,而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理論最早於1964年3月見於前蘇聯核專家烏里揚諾夫提交的一份論文。但是在當時研製這樣的新型反應堆確實有很大技術風險,主要瓶頸在於堆體對於材料的力學強度和堆內反應控制要求特別高,對堆內反應溫度的掌握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爆炸,發生與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相似的事故。前蘇聯雖然沒有在60年代就這一項目上馬,但是並沒有放棄對這一技術的研究,每年都專門撥款進行相關研究,使得前蘇聯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遠遠快於美國。80年代,在材料力學有了很大發展之後,前蘇聯將研製高溫氣冷核反應堆列入正式計畫。眾所周知,在核潛艇領域,前蘇聯對於很多新技術的研製並不落後於美國。反觀美國,一直到1981年才首次提出研究這一項目的計畫,但是美國人對於這種技術並不十分關心,美國海軍認為以洛杉磯和海狼的先進程度,並不需要再在反應堆上再花大力氣。前蘇聯對高溫氣冷堆的研製進展比較順利,1986年第一台模型出台。但是,就在其準備正式上馬研製裝備此堆的時候,蘇聯解體,接替蘇聯的俄羅斯一片蕭條,俄海軍不僅無法繼續裝備前蘇聯時期研製的比較先進的塞拉級,甚至連海軍的官兵的工資都無法保證,更不用說研製高溫氣冷堆這一需要國家大力投入的項目。此後它的研製就擱置了起來。
本來美國是有機會接過前蘇聯的接力棒使用這一技術的。1993年,曾經獲得過前蘇聯“二級功勳”獎章的Д
卡薩巴連科叛逃至美國,其攜帶有關於高溫氣冷堆的重要核心機密並期望以此獲得美國籍。但是,美國這時剛剛在維吉尼亞的研製取得很大進展,不太看得上卡薩巴連科的材料,況且卡薩巴連科本人生活比較放蕩,到美國的時候還吸毒,因此CIA認為此人情報疑點很多,導致美國沒有重用此人。直到1998年美國獲悉中國在這一方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再想起此人時,為時晚矣,卡薩巴連科已經在1994到1997年的某一年中因為吸毒與黑社會發生瓜葛,被槍殺在聖路易斯市的街頭。

中國研製這種技術始於80年代中期,蘇聯解體後中國大量引進前蘇聯技術人員,據悉,目前在西北進行軍事研究的前蘇聯專家至少有6600人(對於這一數字的說法很多,普遍認為應該更多。因為90年代以後,中國因為外交和經濟上的原因而需要的俄語人才大量減少,但是北外、廣外這些年來吸收的俄語招生並沒有減少,大量的俄語人才被認為用於軍事領域)。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力量大為增強,許多可以用於軍事項目的民用技術也有很大進展,如材料力學和流體力學(1976年建設毛主席紀念堂時因國產玻璃鋼硬度不過關而放棄採用的2號方案在1983年就已經解決)。中國的許多軍品研製在90年代取得進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進口了大量俄國專家。

1996年國產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研製取得技術性突破,困饒多年的堆內溫控問題基本解決。1997年底第一台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樣堆研製成功,並成功在四川試運轉。此後中國先後數次撥專款加快093的研製。大約在2000年上半年,首座高溫氣冷核反應堆吊裝潛艇成功。套用這種反應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大大增加潛艇的航速和水下動力。

多年鑄一劍 功到自然成

隨著反應堆的研製取得進展,093型的整體研製也上了一個台階。從1995年開始,中國開始瞄準21世紀中國海軍遠洋作戰需要重新設計093型。與美國的“前沿作戰”需要不同,中國海軍在21世紀的首要目標仍然是奔向大洋,因此093的研製目標要求適於遠洋深海作戰。093的排水量和艇體大小被大大加大,同時配套武器的研究也同步發展。近年來海軍在武器研製上有很大進展,如新型魚雷,反艦飛彈和巡航飛彈等,實際上是為093準備的。093的最後一項技術突破是2000年取得的消音瓦。

目前的093型1997年開始艇體建造,1999年基本完成框架,2000年吊裝反應堆,目前正處於最後的完工和全面調試階段。估計093型可能在2001年上半年就已經下水,同時,由於相關技術基本成熟,093首艇的後續型也在施工中。首批3艘2003年可以形成戰鬥力。

正在設計建造中的094型也採用了大量093型的成熟技術。據悉,093型的反應堆、消音瓦、推進機的技術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其中,使用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至少10年內將只有中國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建造新艦艇一改過去先建首艦,經過反覆調試再投入小批量生產的慣例。093型的後續艇幾乎與首艇同時開工,只是在吊裝反應堆時進度落後。中國此次如此快馬加鞭一來迫於周邊形勢,二來更主要的是因為093型的技術比較成熟。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技術2001年在863計畫15周年展覽中已經展出,介紹文字中特意提及它主要用於軍事。此時093型已經下水試航成功。093型的艇體結構為中國獨立設計,並且在部分常規潛艇上作了試驗,中國90年代新潛艇的研製速度並不快,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093型的研究。

美國軍方對於093型的研製進度究竟掌握到何種程度尚不得而知,但是北約已經迫不及待地將其命名為“清”級。1997年時五角大樓曾經對外公布過他們掌握的093型研製情況,但當時美國人尚不了解在90年代中期093型的研製已經有了很大變動。根據五角大樓的說法,093型仍然採用壓水堆。1999年美國人才知道中國的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技術取得世界領先,並一度以為093型已經下水,這導致美國攻擊俄羅斯向中國轉讓了核潛艇技術和當時的李文和案和考克斯報告,但五角大樓內部認為,這種反應堆技術上難度很大,以中國人的技術實力使用起來風險很大。
中國軍方對於093型的進展非常滿意。根據海軍的看法,這種潛艇的綜合實力已經足以對抗洛杉磯改進型了,但在噪音、攻擊範圍和自動化上仍然較海狼和維吉尼亞落後不少,但093具有的高航速和高潛深已經領先於這些美國核潛艇。

部分性能數據披露(以下數據來自外電和作者推測)

由於保密嚴密,093型的規格不清楚,但是已知其水面排水量大約在5300—5700噸之間,水下排水量在6500-7500噸之間,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093的抗沉性較好,儲備浮力遠遠大於25%。093型的主要武器包括16枚巡航飛彈,規格近似於美國的戰斧式,但是要大一些,由於紅鳥-3尚未正式使用,因此目前正在試射的估計還是紅鳥2型(射程800-1300千米,射速不詳,精度9-25米,彈頭375千克)。

093還有4個533毫米魚雷管和4個650毫米魚雷管。可以水下發射某型號超音速反艦飛彈(估計是鷹擊8-3,射程220千米,射速M1.6-2.2,精度5-11米,彈頭260千克),從俄羅斯引進的高速魚雷(詳情不清)。

093型的噪音水平大約在105-110分貝之間,後續型號可能會有所改進。其優勢在於航速,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提供了強大的動力,093型的水下正常航速提高到35-45節,最大航速有可能突破50節,093正式出世後,將迅速正式打破前蘇聯47.1節的潛艇水下航速記錄。093型耗能較快,估計續航力僅在5-10萬海里之間。

093型艇上配員達120人,甚至超過了奧斯卡級,這也證明其自動化水平不高。艇上的居住環境一般。
093的推進系統軍方原想採用噴水推進,但苦於技術仍然不過關,因此採用的是7葉槳,單槳。
093採用單雙層混合排布的艇體,雙層艇體為主。
093的量產費用不詳,據說其研製費用高昂但量產費用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高,原因在於設備的國產化率很高,幾乎達到100%。
五角大樓最新公布093的研製進度是在2000年12月,認為它仍然採用壓水堆(其實早在1999年五角大樓就已經確認093將採用高溫氣冷核反應堆,但為什麼2000年12月卻對外宣稱093採用壓水堆已經成為一個謎),其他結構與真實情況比較接近。但五角大樓認為093的艇體剛剛開工,下水服役還要等到2003年以後。這又是一個疑問:如果按照五角大樓的對外說法,2000年12月才剛剛開工,且反應堆研製還沒結束的話,無論如何2003年服不了役,美國對於中國採用新型核反應堆的矛盾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另兩個非常關注093研製進程的就是日本與台灣。台灣人的情報應該比美國人準確。2001年時台灣軍方曾經表示掌握了大陸的最新潛艇研製,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總結:綜觀093型的發展歷程,總的來說分為3個階段。
1980年立項到1988年是第一階段。這時海軍僅給了研究小組一個性能指標,資金、場地和環境也十分不利。在這一時期,093基本沒有什麼大的進展和有用的突破,但是研究小組大量研究國外潛艇並且集思廣益,為以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1988年到1996年是第二階段。研究小組基本上明確了研製的目標,並且拿出了實質性的成果,1990年甚至連一艘3500噸級的潛艇的1:24模型都已經拿了出來。但是由於相關技術嚴重落後,導致潛艇的研製仍然不能令人滿意。

1996年以後是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由於核心部件反應堆的研製取得重大進展,帶動整個潛艇的研製速度加快。同時,在這一時期,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交流進一步增加,從俄羅斯引進或者取得了技術上的支持的項目很多。

093作為新世紀中國第一級海軍新艦艇,其研製過程可謂歷經磨難。但是它的先進也是不容置疑的。從093型開始,近幾年內將有一大批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軍品問世,他們將共同組成新世紀中國國防的中堅力量!
主要設計數據

根據西方已知的數據顯示,093大致規格為,

水下排水量:8,000噸; 全長:106公尺; 身寬:11公尺; 潛艇吃水:10公尺; 最大潛深:400公尺; 噪音量級為110分貝; 自持力為80天。

主要設計任務為:

反潛並為彈道飛彈核潛艇(SSBN)保駕護航,主要武器為四管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可發射各式魚雷和潛射反艦飛彈; 次任務為反水面艦艇/地面目標,可搭載發射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AShM)和攻地飛彈(SLCM),精準布雷(GPS導航),電子對抗。

中國版的“勝利”級?

潛艇設計據說是以俄制“勝利 III”級為技術藍圖,並部份融合了Akula級較先進的生產工藝。

“勝利”級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主要攻擊核潛艇,從1978到1992年間,前後共打造了26艘。到了90年代末仍有18艘服役,數量居各類潛艇之首。“勝利”級的尺寸較 “漢”級略大,但是火力卻比後者強的多,攻地,反潛,反艦飛彈樣樣全,其搭載的反艦和反潛飛彈有SS-N-16和SS-N-15兩種,極難反制,是冷戰時期蘇聯對付美國航母艦隊及其水下護衛核潛艇的剋星。由於“勝利”級偏向反潛,因此,西方估計我國可能選擇了部份“Akula”的降噪技術和工藝強化接近美軍航母所需的寧靜度。

水下飛毛腿
揉合了俄國技術設計生產的093除了噪音值達到了同美“洛杉磯”級SSN早期型的水平外,在攻擊能力上基本達到了前蘇聯的套數和功力,這主要是由其多種仿俄制重型魚雷來決定的。在速度上據說093將達到50節(註:仍在美改良型魚雷的攻擊能力內),如果屬實,建成後,它可能將是世界上最快的SSN了。這樣高的速度,進可攻,退可守,在水下攻防戰中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然,這都取決於同093,094配套的高壓氣冷反應堆能否如期研製成功了。優秀的汽車也好,飛機也好,艦船也好,有了好的動力裝置,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093未來能否克敵制勝,核反應堆正是重中之重,事實究竟如何,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