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鏽病

龜背竹鏽病

龜背竹鏽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嚴重的葉片病斑累累,影響觀賞。病菌以菌絲體和冬孢子在活寄主體上越夏越冬,次年藉助氣流傳播並反覆侵染。重病葉片應予剪除燒毀。栽植不宜過密,改善園圃通透性。發病前噴灑1%波爾多液保護。

分布與危害

龜背竹鏽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普遍,國內外均有報導。發病嚴重的葉片病斑累累,影響觀賞。
..

症狀

葉片病斑初為黃色,中央漸變灰褐或灰白色,稍下陷,邊緣有一黃褐色隆起線,病斑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4毫米。葉背的病部生出黃色和黃褐色的銹粉狀物,此即為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病原

龜背竹鏽病(Pucciniapaullulaf.sp.monsterae)為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鏽菌目柄鏽菌科
病原真菌病原真菌
柄銹屬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夏孢子初無色,後變黃褐色,近球形,孢壁具小刺,直徑20~29微米。冬孢子黃褐色,橢圓形,雙細胞,具隔膜,在分隔處稍縊縮,兩個細胞易分離,孢壁光滑,具無色孢柄,冬孢子大小24~27×19~22微米。其無性階段為夏孢鏽菌[Uredosp.]。在重慶可見病菌有性階段冬孢子,而在廣州地區迄今僅見其無性階段夏孢子,並以夏孢子作為初次和再侵染接種體。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冬孢子在活寄主體上越夏越冬,次年藉助氣流傳播並反覆侵染。本病在廣州3~6月和10~11月為盛發期,高溫和嚴寒氣候消退。病菌主要在病葉上越冬。葉片被鏽菌侵染形成壞死組織,往往為炭疽菌乘虛而入,複合為害,加重病情。栽植過密,園圃通風不良,溫暖潮濕的天氣,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發展。

防治方法

1.重病葉片應予剪除燒毀。栽植不宜過密,改善園圃通透性。
2.發病前噴灑1%波爾多液保護。發病期間交替噴灑25%粉銹寧1500~2000倍液,或20%嗪氨靈800~1200倍液或40%多硫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交替噴施3~4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