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立方

龍立方

山東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研究性發掘時,發現一塊長4.6米、寬3.3米、高1.6米、重約30噸的恐龍化石密集立方土堆,鑲滿恐龍身體各個部位化石的礫岩,因面積龐大、分布密集、保存完好,被專家形象地命名為“龍立方”。

發現經過

鴨嘴恐龍骨架 鴨嘴恐龍骨架
龍立方 龍立方

2011年6月10日,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挖掘人員在對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挖掘時,發現在分布區中間地帶的礫岩上恐龍化石分布非常密集,不少化石相互交錯、疊壓。專家經過討論後,決定將整塊的立方土堆取出。考古人員最終確定了一個長4.6米、寬3.3米、高1.6米的礫岩土堆為挖掘區域,這片區域被形象地命名為“龍立方”。

2011年7月2日,“龍立方”被吊車吊起,從恐龍澗化石隆起帶轉移至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修復中心進行修復。

2011年9月,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專家徐星認定“龍立方”是一具非常完整的鴨嘴恐龍化石骨架。

2012年6月21日,以龍立方為主題的諸城龍立方展館正式對外開放,票價100元。

形成原因

專家表示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恐龍在死亡後受到河流沖刷、搬運,被衝到河谷的低洼漩渦處被泥沙迅速掩埋,此後未受地質運動等外力作用的破壞。

發現意義

來自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介紹說,他們已從“龍立方”中清晰分辨出恐龍的肋骨、脊椎骨、薦椎、肩胛骨、尾椎骨等骨骼化石,各個部位相互交錯、疊壓,不規則地鑲嵌其中。更為珍貴的是,他們還罕見地發現了恐龍的頭骨化石。專家表示,相對於恐龍身體其他部位,頭骨極不易保存,發現如此完整的恐龍頭骨化石十分難得。

如此完好的恐龍化石為晚白堊世諸城地區大規模恐龍群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目前,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已制定了縝密的保護方案,並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古生物專家共同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以期破解恐龍滅亡之謎。

中國龍城

據悉,山東諸城蘊藏著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被譽為“中國龍城”,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全市13處鄉鎮(街道),已發現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是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出地。目前擁有最原始的角龍化石、最大的甲龍化石、最高大的鴨嘴龍化石等六個世界之最。

主題展館

諸城龍立方展館以龍立方為鎮館之寶,另外包括世界最高大的鴨嘴龍、甲龍、角龍和暴龍等“四大龍王”化石珍品。並設有3D影視廳,讓遊客體驗到重返白堊紀與龍共舞的遠古生存情境。

展區包括恐龍足跡展示區、恐龍蛋展示區、暴龍展示區、角龍展示區、甲龍展示區、鴨嘴龍展示區和多彩地層展示區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