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5.5-5.8毫米,翅展12.5-13毫米。頭被黃褐色鱗毛,頭頂鱗毛平貼往後伸至前胸領片上方;複眼黑色圓形;下唇須3節,末節尖削,具4個棕色的環紋;觸角絲狀,黃褐色,柄節粗長略彎,梗節短小,腹面有斜伸的鱗毛而呈鋸齒狀。胸背棕褐色,雜有黑色鱗毛,腹面灰白色。前後翅狹長,前翅基半部灰黑色,端半部灰棕褐色,上散布黑色小點鱗斑;前緣上有小毛叢數束,近基部的第1毛叢豎起最為明顯,第1與第2毛叢間有一塊深黑色的斑塊,從前緣直伸至內緣,兩翅合攏時,斑塊互相連線形成基半部更大的三角形黑斑。翅端和外緣有緣鱗,灰褐與黑褐色交錯排列。後翅端部具灰色的斜截波紋;前緣和內緣色較暗,緣毛長,基部灰白色,雌蛾有翅韁2條,雄蛾1條。卵:卵長橢圓形,長徑約0.3毫米,橫徑0。25毫米。初產時淡白色後呈褐綠色。卵表有網狀刻紋。幼蟲
末齡體長7-9毫米。頭部紅褐色,前胸背片黑色有光澤,中線灰白色,中胸以後各體節背面為淡紫紅或淡紅黃色。頭部額區銳三角形。前胸氣門圓形,較大,有側毛2根;亞腹毛2根。中胸和後胸背面各具毛片2列,前列6枚,後列2枚。腹部第1-8節的背面的毛片數和前後排列相同,但後方列的2枚與前方列中線兩側的2枚呈梯形排列。胸足正常,腹足4對,但第1對已退化,僅留痕跡,趾鉤2或3序缺環。臀板寬大黃褐色,上具長毛6根,臀節上有刺4根;端部下方具臀櫛,有刺4根;臀足趾鉤單序橫帶。蛹
體長5.6-7.0毫米,胸寬1.2-1.4毫米,淡黃褐色。頭部前端緩凹,上布短密絨毛。觸角基部粗大,內側稍上方具微彎的豎毛2根。中胸後端圓鈍,末端伸達後胸1/2外。翅芽伸達第5腹節端部。腹末肛門兩側具細長臀棘20餘條。生活習性
龍眼亥麥蛾,一年發生的世代數各地不一,在福建的神州地區年發生5代,在廣西南寧發生5-6代,且世代較重疊,以幼蟲或蛹在受害的枝梢內越冬。越冬幼蟲於12月下旬至次年1月陸續化蛹,1月上中旬至2月羽化出成蟲。成蟲一般在上午8-10時和下3-5時羽化,白天多棲息在樹葉或草叢的隱蔽處,晚間進行交尾產卵活動。雌蛾產卵前期3-5天,產卵歷期4-8天,每雌蛾日平均產卵5-6粒,卵散產,並多產在新梢頂芽夾縫和嫩葉背面葉脈間,或嫩梢花穗梗表皮裂縫處。卵期7-11天,幼蟲多於上8-11時孵化,初孵幼蟲由卵底直接蛀入取食,後轉移到頂芽幼嫩處蛀入為害。幼蟲蛀入嫩梢後,通常向下蛀食,被害部形成隧道,隧道內壁黑色、光滑,並在適當的部位咬一圓形孔口,以便不斷向洞外排出糞便。隨著早齡增大,隧道直向下延伸,洞口也不斷擴大。若新梢老化,幼蟲可轉梢為害。幼蟲歷期19-25天,共4齡,一生可轉稍為害1-2次。老熟幼蟲在隧道中距洞口近處化蛹,蛹期7-11天(21.6-28.60C)。該蟲幼蟲可蛀害龍眼各個品種,但以石硤品種受害較重,儲良品種次之。一年中,龍眼的春梢、花穗梗被害普遍和嚴重,夏梢受害也較重,秋梢則較輕。
成蟲期已發現的捕食性天敵有蜘蛛、食蟲虻,幼蟲期有黃長距繭蜂[Macrocentrus abdomimulis(Fabricina)]、扁股小蜂(Elasmus sp.)等,在夏秋季寄生率較高。
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各梢期要合理施肥,促進新梢抽發整齊,以縮短適宜產卵、侵害的物候期,減輕為害。此外,結合修剪或疏梢、疏花和疏果工作,適度剪除蟲梢和蟲穗,以減少蟲源。(2) 藥劑防治:對蟲害較重的龍眼品種或果園,在頂芽變成淡綠色時和新梢基部第1-2個複葉的小葉伸展時,特別是春梢和花穗抽發初期,注意及時噴藥,每梢期噴1-2次。有效藥劑品種:98%巴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加40%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或30%雙神乳油1000-1500倍。
(3) 注意事項:開花期不能用藥,謝花後的幼果期不能噴灑樂果和氧化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