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介紹
龍灣地處中國明星市——潛江市腹地的龍灣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40年,楚靈王就在此設立派出機構,加強楚國東部行政管理。歷史的變遷鑄就了一座千年古鎮,時代的發展創建了一座新型的文明鄉鎮。該鎮總面積129.8km2,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
建制於唐朝初年,鼎盛於明代中期和末葉。境內有號稱“天下第一台”的東周楚靈王行宮章華宮,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龍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抗日戰爭時期,賀炳炎、廖漢生、吳雲鵬等革命領導人,在龍灣地區領導廣大軍民一面抗擊日寇,一面開展生產運動。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烈士劉赤生在這裡組織民眾清匪反霸,壯烈犧牲。土地革命時期,龍灣留下了賀龍、段德昌、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他們領導龍灣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一曲曲紅色土地上的讚歌。
龍灣,資源豐饒,鄉土特色鮮明,是江漢平原重要的優質糧大鎮、優質棉重鎮、水產品強鎮,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湖北水產第一鎮”的稱號。
事件背景
大戰的序幕
無論怎么躲避,決戰這一天終究會到來,這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共識。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陳友諒已經完全控制了天完國,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訓練水平也比朱元
璋的士兵強,更要命的是,他的長處正是朱元璋的短處--水軍
陳友諒占據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說,他占據了長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據的應天是下游,必須要仰首
而戰,由於他們正好在一條水路上,水戰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戰爭方式。朱元璋一再避免決戰的原因也就在
於此。
雖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他也知道拿漁船去和戰船決戰於水上,無異於自殺。
恰在此時,一件事情的發生使決戰提前爆發了。這是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
至元十九年(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陳友諒大為吃驚,準備安排部隊奪回,但事情泄
漏,朱元璋有了準備,命令徐達與常遇春採用伏擊方式作戰,常遇春與徐達在九華山下設伏,打敗了陳友
諒的軍隊,並俘獲了三千人。
此時,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他對徐達說,我要殺掉這三千人,徐達堅決不同意,並表示要上奏朱元
璋,但他沒有想到常遇春膽子大到驚人的程度,竟敢不經過請示,連夜將三千人全部活埋了!
常遇春殺降是有目的的,他留下了幾個人沒有活埋,讓他們回去給陳友諒帶去了一句話
我是常遇春,是我打敗了你!
這下麻煩大了。
詳細內容
老人答應而去,回來之後,自然少不得又將此行的始末都回報了朱老大。
只聽朱老大自信地說道:“敵人這回算是落在咱們的箭靶上了,射得中射不中就全在諸位的本領了。”於是他趕緊派李善長去撤掉那座木質的江東橋,而改換成鐵石材料的,幾千人忙活了一個通宵,這橋就算是修成了。
正巧,這時候有一位富民帶著家小從陳皇帝那邊逃了過來,他跟朱老大反映說:“陳偽主曾問及過新河口道路的事情。”看來陳皇帝對於新河口有興趣,於是朱老大又命人在新河口一帶跨水築了虎口城,並且還加派了重兵把守。
此時,徐達、常遇春等都已率部分主力趕回應天,朱老大布置任務道:馮國勝、常遇春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伏於石灰山側;徐達軍於南門外集結,楊璟駐兵大勝港,張德勝、朱虎率領舟師出龍江關外。
朱老大本人則坐鎮於緊靠長江邊的廬龍山,他命人拿著黃旗埋伏在山的東邊,紅旗在山的西邊,並且告誡大家說:敵人來的時候就舉紅旗,見舉黃旗的時候伏兵就一齊殺出。
這時的朱家軍已處於高度緊張的臨戰狀態,他們嚴師以待陳家軍的到來。很快,陳家軍的水師就一路東下來至大勝港,他們發現楊璟的軍隊正布防在那裡;另外,大勝港的水道非常狹窄,陳家軍的戰船又都是特大號的,所以只能容得三艘艦隻並行入港。
陳皇帝見大勝港從水路不容易突破,無法發揮自家的戰船優勢,所以他趕緊命令船隊退出長江,改為直向江東橋前進,以期儘快與老康會合。尤其是他聽說江東橋不過一木橋,船隊可以從那裡把橋撞壞,直接衝過去。
很快,船隊就到達了江東橋,四周居然一片死寂,看不見什麼人影。
“老康——,老——康——,老康!”靠,咋沒人回應。
“老————康————,康茂才!你個死相的,死哪去了?”陳皇帝讓人對了一陣暗號後,見沒人回應,心裡開始有些發虛了。
“報——,陛下!這江東橋不是木橋,而是新改建的鐵石橋,看來咱們是上了人家的當了。”這時一位親信將軍來報,陳皇帝聞聽此言,更加驚疑了。
又喊了一會“老康”,見還是無人應答,陳皇帝這才不得不失敗地相信那個老門房可能是個“託兒”——但老康這小子指定是個“託兒”。只是這姓朱的為什麼要騙自己呢?難道是他嫌死得慢不成,想求速死吧……
不管怎么說,十幾萬大軍既然已經來了,就絕沒有空手而還的道理。於是陳皇帝就傳令自己的弟弟“五王”,讓他率舟千餘駛向地勢較為開闊的龍灣,到那裡之後先派出萬人登岸立柵,以圖先在這一帶站穩腳跟。“五王”的隊伍氣勢雄壯得很,鋒芒正盛,他們還就不相信他姓朱的能一口吃個胖子。
其實,從當時當地的形勢判斷,朱老大事先已經料定龍灣必是陳家軍要做跳板並不惜以主力爭奪的要害,所以他才在這一帶布置了重兵進行埋伏。可惜陳皇帝還被蒙在鼓裡,康茂才的事情只是鬧得他有點不快,並沒能引起他的高度警覺。
當時正值盛夏,驕陽如火,朱老大身著紫茸甲,正躲在一大傘蓋下指揮著諸將。他眼見士兵們一個個熱得汗流浹背,於是就命人撤去了自己的傘蓋,要與大家同甘共苦才是。
突然,朱老大對大家說道:“天要下雨了,大家先吃飯吧,待會兒下了雨再攻打敵人不遲!”
話說當時天上無雲,根本沒有要下雨的徵兆,所以大家都很懷疑老大的話。可是不一會,黑黑的雲頭就從東北方向上來了,很快大雨便傾盆而下。眾人無不驚服:咱家主公真不是凡人啊!
於是紅旗舉起,朱老大命令部隊前往攻打陳家軍立於龍灣的營柵,諸軍無不奮勇爭先。正在大戰之際,陳皇帝又親率大軍趕來參戰,雙方剛開始全面接戰,雨恰好就停了。
於是朱老大命人把鼓敲響,山西邊的人聽到鼓聲便將黃旗揮舞起來。接著,馮國勝、常遇春的伏兵迅速殺出,徐達的部隊也很快趕來,張德勝、朱虎的水師也一同前來。眼看四面八方全是朱家軍,他們內外合擊,一下子就把陳家軍給打蒙了。
估計當時雙方軍隊的數量差不多,可謂旗鼓相當,只是由於龍灣地區地勢狹窄,陳家軍又大多處於戰船上,大兵無法展開,所以才吃了大虧。
打了沒一會兒,陳家軍的陣腳就開始大亂,於是敗局一發而不可收拾。已經登入的陳家軍不得不趕快回到船上準備撤退,偏巧此時潮水消退,很多大船都被迫擱淺,一時動彈不得。結果一戰下來,陳家軍被殺的、淹死的不計其數,僅僅被俘的就達兩萬多人。而且還繳獲了巨艦名“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者百餘艘及戰舸數百,可謂是大獲全勝。
陳家軍的將領張志雄、梁鉉、俞國興、劉世衍等不得不舉手投降,陳皇帝本人則不得不改乘一條小船僥倖逃脫。他的旗艦最終也被朱家軍繳獲,當有人把康茂才的那封書信搜回來拿給朱老大看時,他禁不住笑道:“這姓陳的愚蠢到這種地步,真是太可笑了!”
話說那張志雄本是趙普勝的部將,其人善戰,被稱為“長張”。老趙被殺之後,他對陳皇帝很不滿,所以龍灣之戰無鬥志。等到他投降之後,又趕緊向朱老大匯報了一個鎮壓喔情況:“姓陳的這次率軍東來,是把安慶的主力軍都抽調來了。俺們今天的這幫降兵,本都是駐守安慶的。如今姓陳的既吃了敗仗,那安慶就空虛了,主公盡可以派人去取。”
於是朱老大一面派出徐達、馮國勝、張德勝等率軍追擊敗逃的陳家軍,一面又派出一位姓余的元帥領兵去取安慶。
張德勝部在慈湖一帶追上了陳家軍殘部,他們縱火又燒毀了不少敵人的戰船。到達採石之後,雙方展開激戰,最後張德勝本人不幸戰死。看來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陳皇帝那邊猛將本來就不少,困獸猶鬥啊!
這時馮國勝率領援軍趕來,陳皇帝與其手下大將張定邊坐鎮於一名曰“黑旋風”的巨艦上,振作精神準備應戰,結果又吃了一回敗仗。
陳家軍被驅趕得晝夜不得安息,有如驚弓之鳥一般,實在狼狽到了極點。也許正因為此戰留下的抹不去的巨大陰影,所以才導致後來陳皇帝不敢再輕易打應天的主意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太平也不要了,陳皇帝收集太平的殘兵,於是一塊向西逃竄而去。
當徐達率水師主力追至池州後,眼看將要進入敵人的勢力範圍,因此不得不領兵而還。另一路,余元帥則於不久後成功地拿下了安慶。
至此,整個龍灣之戰才算正式拉下了帷幕,它嚴重地打擊了陳友諒的囂張氣焰,也使得應天的局勢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