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吉林省
龍潭山城VI-53
簡介
龍潭山城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龍潭山位於吉林市區東南八公里。山勢挺拔雄偉,遠望猶如巨大的屏障橫亘在市區東方。山形似一仰盆,山城城垣就雄踞在山的脊樑之上。山城
在城垣四面凸起處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為最高,俗稱南天門,高出附近地面約100米。台上曾發現紅色繩紋瓦,推測當年其上有角樓之類的建築。山城內的主要建築,即俗稱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龍潭”,實為蓄水池,位於山城西北隅的最低處,龍潭山因此而得名。池呈圓角“凸”字形,東西長52.8米,南北寬25.75米,深11.5米。在北壁東端池沿下一米處,有一石砌泄水洞通向牆外。“旱牢”位於山城西南隅近山樑處,距“水牢”420米,平面呈圓形,周壁直立如削,直徑10.6米,深2~3米,從不積水。從其地勢和深度判斷,應是貯存軍事物資的地窖或地倉。龍潭山山城(包括蓄水池和地窖)是高句麗王國勢力最強盛時期建造的典型的軍事城寨,不僅是研究高句麗王國城池建築的重要遺址,而且是研究高句麗王國北部疆域的實物資料。
歷史
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起源,必以市區某座古城址作依據,且須有明確的歷史文獻來印證,不似近現代興起的工業、商貿城市,可以無早期城池而言。如北京最早的城是西周初期的薊城(在今廣安門附近),文獻記載武王伐紂,分封召公於燕、薊。瀋陽最早的城是戰國時期的候城(在今瀋河區),據文獻考證,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國大將秦開襲破東胡,建置遼西、遼東等五郡,並在今瀋陽修建了候城,現已通過考古發掘得到論證。1994年初,吉林市榮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但關於吉林市的建城始於何時、何地,以往比較流行的看法是寧古塔副都統安珠瑚監造清代吉林城池(俗稱船廠)的年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持此觀點的公開出版物有《吉林市志》、《吉林市年鑑》、《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等,不一而足。
近年來,筆者結合歷史文獻和考古調查,切感吉林市的建城時間絕非始於清初,起碼應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紀,城址則是東北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夫餘國的前期都城所在地——龍潭山山城(現已劃入市區)。根據如下:
1、夫餘國的前期都城座落於何處?近二十年來研究東北史的專家們已基本達成共識:在今吉林市①。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也介紹了此種觀點。
2、史料記載,夫餘始祖東明原為“索離國”人,索離“在今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中游以北地,約當今松嫩平原”②。東明因善於騎射、勇力過人而招忌,為避殺身之禍,遂率眾南下建都,“初,夫余居於鹿山”③。可見夫餘國的前期都城應為山城。鹿山乃今之何山?這就應在吉林市周邊的幾座山城中求之,尤應考慮在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夫余國時期的帽兒山古墓群附近尋找(現已探明有各種形制的漢魏晉時代的墓葬達上萬座)。史料還明確記載:夫餘國的墓葬區(即帽兒山古墓群)在國都的南方,“屍之國南山上”④,而龍潭山恰恰位於正北,相距不過數里,這就為鹿山即今龍潭山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佐證。
3、夫餘上距“鹿山建都”,下至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西徙近燕”⑤。即西遷到今吉林省的農安縣,地理位置與前燕相近。鹿山作為夫餘國的前期都城所在地長達五百餘年,而國勢最盛時方圓兩千里,有戶口八萬,“其國殷富,自先世以來,未嘗破壞”⑥。曾威逼挹婁、高句麗臣服。漢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秋,高句麗出兵圍攻漢朝所設的玄菟郡(在今撫順市),“夫餘王遣子尉仇台將二萬餘人”與漢兵合力大敗高句麗⑦。既然國力強盛,絕非小國寡民,那么國都自然頗具規模,而龍潭山城恰是帽兒山古墓群附近規模最大的山城,周長2396米,四周高,中間低,有蓄水池(俗稱龍潭),適合人居,並可藏千軍萬馬。
4、夫餘國前期,有大批漢人因避中原內亂前來定居,因此也留下了豐富的漢文化遺存。前年夏初,筆者得到一位文物愛好者提供的信息,專程來龍潭山城考查,採集到一些漢代陶片。可辨器物有罐、缽、盆等,均為輪制泥質灰陶,並帶有弦紋,這就為漢代夫餘時期建造此城提供了證據。當然,若想發現大量夫餘(漢)的遺存,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此外在城內東北隅的一平崗上,還發現了大量渤海時期的建築瓦件,如灰布紋瓦、檐頭板瓦等,形制、紋飾與蛟河市天崗鎮七道河子渤海寺廟遺址採集的瓦件相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著名考古學家李文信先生來此踏查時,曾懷疑渤海的三個獨奏州之一——涑州的位置即為龍潭山城,“然此州是否利用龍潭山城不能確知,惟以史文觀之,涑州應在吉(林)市附近,且此地出土渤海遺物,則吾人此種大膽推測,不得視為毫無理由者也”⑧。應該說,李先生這番論斷很有見地,不過李先生當時只是在東團山一帶發現了大量渤海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龍潭山城內尚未有所發現。這些年來,也有人提出夫餘前期都城或為東團山、或為東團山麓的南城子、或在龍潭山火車站附近。筆者對上述觀點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1)東團山,乃一孤山,山勢低,面積小,不適合人居。山上有三道城垣,性質為軍事城堡,應視為夫餘國都的衛城⑨。
(2)南城子,既不是山城,且又周長較小,僅約千米,作為國都之地,尚嫌狹仄。
(3)至於在龍潭山火車站的說法,很值得推敲。一是《吉林通志》、《永吉縣誌》對吉林地區的古城(包括山城、平地城)記載甚詳,但從未記載龍潭山(舊稱尼什哈山,城謂尼什哈城)的西麓有古城。1926年修建吉敦鐵路及火車站時,也未發現此處有城。施工中雖曾發現大量漢人的遺物,但多為隨葬品,如五銖錢、耳杯、陶灶、骨灰罐等⑩。若將此地視為都城所在地,或者是都城之一隅,殊不可解。
經以上分析,龍潭山城最有資格作為夫餘國的前期都城,亦即史籍所稱的“鹿山之都”。約近公元四世紀的中葉,夫餘王因不堪忍受南邊高句麗王國的不斷侵擾,被迫“西徙近燕”,將國都由鹿山遷到今日的農安縣。原位於鹿山的前期都城及周邊村落,改稱“東夫餘”。公元410年,高句麗十九世王談德(好太王)親率大軍攻滅東夫餘,並派官鎮守,將舊“鹿山之都”的城垣進一步修繕加固,成為高句麗王國的北疆重鎮,改稱“夫餘城”⑩,用以防禦北方勿吉勢力的南下。如今世人大都知道薛禮征東的故事,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唐朝大將薛禮(仁貴)僅率兩千精兵進攻高句麗的夫餘城,“殺獲萬餘人,遂拔夫余城,夫余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⑩。毫無疑問,可藏兵萬餘人的夫餘城,即今龍潭山城。
由上可見,龍潭山城最初由夫餘國創立,直到後來才被高句麗及渤海沿用,時間長達一千餘年。然而,數十年來所有對這座山城的介紹,均定性為高句麗山城,如現今立在半山腰的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字說明碑及所有公開出版的學術性書籍,均持此種觀點。這裡必須指出的是,龍潭山城並不具備高句麗山城的特徵,高句麗山城的特徵是以塊石砌築,且大都有瓮城、敵台、馬面、暗門、角樓⑩,而龍潭山城則與之大相逕庭。如果將龍潭山城定為高句麗好太王時期所建,而此時正值國勢強盛,那么龍潭山城則更應具備上述高句麗山城的典型特徵。倘若將龍潭山城定性為高句麗山城,那就意味著將它的始建年代往後推遲了大約六百年。
夫余國在鹿山(今龍潭山)建都,這應視為吉林市城建史的開端,至於建都於何時,可從文獻和考古兩方面進行雙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