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新村街道

龍湖新村街道

龍湖新村街道,位於蚌埠市區東南的龍子湖畔。成立於1989年,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戶5782戶,總人口28423人。

基本信息

龍湖新村街道簡介

龍湖新村街道成立於1989年,位於蚌埠市區東南的龍子湖畔,北臨淮南鐵路線,南至東海大道,東起環湖西路,西至南湖路,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戶5782戶,總人口28423人。街道黨工委下設兩個黨總支和12個黨支部,36個黨小組,目前共有黨員435名。街道設有黨政辦、綜治辦、經管科、社會科、城管科、計生辦、社會勞動保障事務所等科室,在職幹部18人,借、聘用6人,現接納管理的離退休職工1224人,下崗失業1575人,是特困群體比較集中的街道。街道下設5個社區居委會(濱南社區、湖濱社區、金光社區迎湖社區迎濱社區)。現有迎湖、湖濱2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已建成使用,金光、濱南社區用房9月25日開工建設,迎濱社區辦公用房由和順小區提供,已落實,正在裝修,在年底前5個社區硬體建設全部完成,服務大廳建成投入使用。轄區內有安徽財經大學、中共市委黨校、214研究所、中鐵四局電氣化處、蚌埠廣電中心、中國小等數10家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中,社區文化體育資源豐富,高標準的省、市級文明單位、文明小區不斷湧現。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理念,增強為民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務實拼搏、執著奮進,努力推進街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幾年來,街道的黨建組織不斷增強,創建工作逐步規範,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社區文化豐富多彩,社會保障初步健全,計生、綜治、創建、雙擁等工作先後榮獲市、區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面對充滿挑戰的21世紀,街道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將在新城綜合開發區的領導下,秉承新區“一切為百姓著想、一切為投資服務、一切為新區發展”的宗旨,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特色,打造現代化新型文明街道。

龍湖新村街道迎濱社區簡介

迎濱社區居委會地處美麗的龍子湖畔,於2002年4月掛牌成立。轄區範圍:東起環湖西路、南至迎湖路、西從宏業路、北到迎濱路。轄區居民總戶數858戶,總人數2339人,劃分為6個生活小區,有迎濱山莊、市委黨校宿舍、中鐵四局電氣化處宿舍、鐵醫宿舍、和順家園和金海灣;駐社區單位6個,有市委黨校、鐵路黨校、市廣電中心、市直房管分局、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鐵四局電氣化處;設一個社區黨支部,黨員16人,社區居委會目前有工作人員6名,社會化管理的退休職工67人,下崗失業人員68人,低保14戶。2003年社區黨支部被評為區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社區被評為市級文明創建社區。
社區居委會以創建示範社區為工作目標,以發展社區為主題,以開展社區服務為出發點,以資源共建共享為主要內容,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通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們社區硬體軟體建設系統已基本配套,有辦公用房140平方米,實現了微機化管理。社區大部分小區實施全封閉式管理,社區內居民生活十分便利,有小博士雙語幼稚園、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浴池、超市等。社區衛生和治安狀況良好,基層防範嚴密。社區居委會本著“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的宗旨,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和整個社區的文明程度,努力把社區居委會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溫馨社區。

龍湖新村街道迎湖社區簡介

龍湖街道迎湖社區居民委員會於1989年成立,地處龍子湖畔,依山傍水,面積約0、6平方公里,轄區有214研究所、檢察新村、法院、財經大學四個生活小區,居民1371戶,常住3218人。設一個社區黨支部,黨員24人,轄區黨員1180名。居委會辦公用房300平米,有8名工作人員。
近年來,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本著“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的宗旨。居委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積極創建“五個好”社區黨支部,廣泛與社區內黨組織聯繫、協調,使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黨建共抓__加強社區內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聯繫與溝通。多次被評為市級“五個好”社區居委會黨支部,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廣泛與社區內黨組織聯繫,走訪社區單位和居民戶,主動聽取意見,找居民談心,溝通信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穩定共保__落實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組織群防群治隊伍,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力度,通過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宣傳活動,加強了社區居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使社區內的“五好家庭”達85%以上,“五好家庭文明戶”20戶,鄰里之間形成了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新型人際關係。
環境共建__城市的活動中,結合市政府倡導的“打造平安社區,創建和諧社會”大力整治小區髒、亂、差,為社區居民創造了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社區內已創有一個“省級文明單位”、一個“市級文明單位”、和兩個“區級文明單位”。
文體共辦__社區內有文藝團體、體育團體、健身器材多個,每年都多次舉辦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營造了社區良好的文化氛圍。
社會事務共擔__社區同轄區單位建立多個志願者隊伍。如: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群防群治隊伍、計畫生育服務隊等。實施再就業工程,為下崗職工排憂解難。對下崗職工家庭經濟狀況逐一登記,與社區方方面面聯繫,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條件和舞台。
教育共建__通過宣傳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努力提高社區幹部民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努力辦好文明市民學校、黨員活動室、未成年人教育等,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居民民眾參與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社區成為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管理規範有序、服務設施配套、人際關係和諧、社區治安良好的現代化文明社區。

龍湖新村街道湖濱社區簡介

湖濱社區東至宏業路,南至迎濱路,西至南湖路,北至淮南鐵路,道路18條,社區面積0.2平方公里,28棟居民樓,總戶數為1319戶,總人口為3760餘人。湖濱社區為黨的總支部,下設4個黨支部,13個黨小組,總計黨員151人,是全街道人口較為稠密的大型生活區之一。
多年來,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根據省、市、區、街道建議文明城的精神,成立了社區文明創建領導小組,充分利用社區市民學校對社區黨員、幹部、民眾、轄區單位職工及未成年人進行法律、人口、健康、國防、權益保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方面的知識,教育提高整體素質,增強“三個文明”創建意識。同時做好軍轉幹部的維穩工作,經常上門和他們交談,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並加強對兩勞回歸人員的監督管理,讓他們充分享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不要再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社區居委會還加強社區衛生管理,建立健全了社區衛生檢查、監督、居民議事,監督電話等各項工作制度,使社區環境面貌得到日益改善。
湖濱社區屬於自管小區,下崗失業人數比較多,面對如此多的失業人員與家庭,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而艱巨,於是社區的每一位工作人員肩上都擔負著為下崗人員找工作的責任,多渠道的為他們尋找就業崗位,要是家庭情況實在是困難的,並且喪了勞動能力的,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按照市裡的優惠政策,幫助他們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做到應保盡保,為居民做好事要做到實處。另外,還要認真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使“四項管理”“六項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幾年來,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在市、區、街道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社區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先後被評為“五個好”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先進社區居委會黨支部,2003~2004年度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區級文明社區居委會和省級先進社會保障工作站等到光榮稱號。
湖濱社區居委會全體工作人員思想進步,積極進取,繼承發揚了優良的傳統和作風,我們這支隊伍將永遠保持昂揚鬥志,負重進取,敢爭一流。

龍湖街道金光社區居委會簡介

金光居委會成立於1989年,位於蚌埠市東南角的龍湖之濱,北臨迎濱路,南至財經大學,東靠育才街,西至南湖路。面積約0.6平方公里,總人口3573人,總戶數1175戶,轄區單位一個。截止到2005年9月,社區現有退休職工515人,黨員199名,成立了黨總支,下設四個黨支部。
金光社區現有辦公用房40平方米,準備再建250平方米。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城區建設步伐的加快,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清醒的認識到,加強社區建社,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民眾路線,做好民眾工作和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聯繫的重要途徑。我們緊緊圍繞《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關於加強城市社區創建的意見》的貫徹落實,結合新情況,新任務,積極探索城市社區建社的新路子,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社區服務為載體,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以服務人民,造福民眾作為社區建社的立足點,通過社區學校,社區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建設,建立以及社區文體,社區服務,社區治安防範,共駐共建等活動的開展,使社區環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社區居民的素質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從而加強了社區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實在社區建社之中。

龍湖新村街道濱南社區簡介

龍湖街道濱南社區居委會管轄範圍南至迎湖路,北至迎濱路,東至宏業路,西至育才街,1058戶,2960人。轄區共有樓房23棟,社區內擁有飯店、旅館、醫院、商店、農貿市場、洗浴中心、美容美髮、服裝加工等社區資源。
濱南社區居委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強社區居委會幹部隊伍建設,開拓進取,社區黨建工作呈現出嶄新局面。社區建有支部委員會,現有黨員25人,支部活動正常。以社區居民委員會為核心的各類便民服務組織健全,物業管理、衛生保健、計生服務、勞動就業服務、退休人員社區管理與服務、殘疾人服務等功能齊全。喇叭、板報、畫廊等為社區居民傳遞黨和政府的政策、溫暖;文明創建、結隊幫扶、尊老愛幼、愛護公物等新型的人際關係形成了良好的風尚。在社區服務工作中,堅持多年動真情辦實事,通過發動社區資源、組織社區志願者隊伍,為居民開展多種服務。社區環境優美,中房廣場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社區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愛國守信、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已蔚然成風。幾年來濱南居委會依靠民眾,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贏得了民眾的信任。濱南社區將始終以人為本,與社區居民共建一方美好家園。

歷年來獲得的榮譽稱號

一、2001年榮獲東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二、2001年榮獲市級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單位;
三、2003年榮獲東區五個好社區居委會黨支部;
四、2005年榮獲新城區文明社區先進稱號;
五、2005年榮獲龍湖街道計畫生育先進居委會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