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奚鄉

龍溪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楚門半島中部,東南與於江鎮接壤、西南瀕游門港,北鄰楚門鎮。鄉政府駐地龍翔南路12號距縣政府駐地珠港鎮東北10米。

1、浙江省玉環縣龍奚鄉

簡介

龍溪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楚門半島中部,東南與於江鎮接壤、西南瀕游門港,北鄰楚門鎮。鄉政府駐地龍翔南路12號距縣政府駐地珠港鎮東北10米。面積25.68平方米,轄20個行政村,由轄地龍攻門和花岩浦各取一字組成龍巖;清代屬十六都;民國時期屬四至十保;解放前歸密溪鄉(以境內最大澗大密溪而得名);解放後成立龍巖鄉;1958年稱龍巖管理區,屬楚門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龍巖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設時,置龍巖鄉;1961年成立龍巖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設時,置龍巖鄉;1992年5月“撤、擴、並”時由原龍巖鄉、密溪鄉合併,取龍巖和密溪名一字為名。
該鄉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大力扶持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伊予柑、文旦等名特優水果,推廣高山無公害蔬菜和經濟苗木,擴大泥螺和蟶的海塗養殖規模。工業經濟日益增強,以閥門基地為重點。
社會事業協調推進,深入開展文明意識教育,大力推進農民素質現代化。重視中國小教育,高度重視衛生工作,關心弱勢群體,做好社會保障和民政救濟工作。

行政

行政村及自然村名稱:
花岩浦 花岩浦 陳岙塘頭 灣里
邱家嶺 邱家嶺 米桶頭 堂前坑 大台門
邱 家 邱家 水桶坑 番絲岩頭 陳坑
龍攻門 楊家裡 顯浦坑
大密溪 上旺 街頭 下郊 水牯坑 岙林
馬頭山 馬頭山腳 馬頭山頂 滴水岩
山外張 山外張 章家山頭 砂羅岙
椿 頭 椿頭裡 隔河 陳岙塘頭
陳 岙 陳家裡 坑裡 馮家裡
山 里 山里 北坑 廟垟堂 木桅坑 小坑 四丘田 龍山頭 沙河 下坪 大坪坦 牛路 老炮台 老宮山頭
小山外 上中角 塘地角 小塘里 黃岩頭
渡 頭 大壩 長釣嘴 龍王坑 岙里 渡頭 里廠 外廠
龍巖殼業 外山 東山頭
高山頭 上高山 里崗 深坑 下高山 坑裡
塘 廠 塘廠里 黃嶺頭 陡門頭
小密溪 田垟心 下岙 前山 半山 方家垟 外山頭 大園 大岙里
龍巖漁業
法山頭 高塘地 新塘里 山炮頭 下嶺崗 下嶺窟 小沙頭 大沙頭 里拳
靈山頭 靈山頭 小密溪嶺頭 炮台下 隔山 鹽盤嶺頭
梅 岙 梅岙 後門山 小沙

2、四川省樂至縣龍奚鄉

龍溪鄉位於樂至縣東南部,東接安岳縣鴛大鎮,南壤樂至縣雙河場鄉,西鄰回瀾鎮馬鑼辦事處,北界回瀾鎮,國道319穿鄉而過,距樂至縣城30公里,距安岳縣城18公里。全鄉面積37.25平方公里,轄11個村,140個農業生產合作組,1個居民小組,全鄉總人口15423人,其中農業人口14278人。全鄉有耕地16500畝,其中田5400畝。
鄉內種植業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油菜、花生、海椒為主,養殖業以蠶桑、生豬、山羊、小家禽為主,建立了3000畝核桃基地和龍王廟黑山羊高床圈養示範基地,花生、生豬、蠶桑、山羊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全鄉的骨幹經濟。

3、四川省汶川縣龍奚鄉

概況

龍溪鄉地處汶川縣西北雜谷腦河東岸,龍溪溝內,西連理縣桃坪鄉東、西北兩面與茂縣接壤。南鄰克枯鄉。全鄉境內幅員214.3平方公里,山高谷深,土地分布在龍溪溝兩側,海拔1500~2800米之問。全鄉有耕地5128.9畝,農業人口4998人,是一個典型的羌族聚居鄉。境內熱量充足,陽光充沛,雨量集中;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洋芋、花椒等優質農產品,是汶川縣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之-。

優質農產品

洋芋:洋芋是該鄉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分布種植鄉各村組。平均年種植3000畝左右,年產量在4500噸以上。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收穫期也不盡一致(供應期長)。再則特殊的氣候和土壤富含鉀元素而生產出優質、高產、富含澱粉、蛋白質、礦質和維生素B、C等營養價值較高的洋芋塊莖,其口味獨特,既可作主食,也可作為副食,特別是洋芋糍粑,更有獨特的風味。因而洋芋既是該鄉一種高產的糧食作物,又是淡季供應市場的優質蔬菜。
花椒:花椒是該鄉的主要的經濟林木,年產量12噸,陽光充沛,日溫差大等因素促使該鄉的花椒色澤鮮紅、香味濃郁、麻味十足,是火鍋、炒菜、燒菜必不可少的配料。該鄉花椒暢銷於重慶及全省各地區,該本鄉農戶主要經濟收入之一。
秋淡蔬菜:秋淡蔬菜是該鄉的經濟支柱產業。年產值在300萬元左右。因日溫差大,便宜於乾物質的積累,產量高;品質好,年產量在4320噸左右,在則秋淡蔬菜種植95%在半山或高山;病蟲危害相對較少,農藥的施用量小,屬於無公害食品,各村機耕道已全線開通。運輸方便,是成都平原秋淡蔬菜的供應區之一。以白菜為主、蓮白、洋蔥、芹菜為次,為提高老百姓經濟收入,種植甜椒200餘畝。

農業項目

龍溪鄉是農業大鄉,農業上項目眾多。近幾年在黨委、政府的積極努力下,在農業水利上修復了布蘭水溪、龍溪水渠及聯合村兩個提灌站。新近準備恢復西山水渠,巳上報水利局。農技部門也積極爭取項目,引進洋芋新品種。目前在實驗示範階段,林業部門結合退耕還林、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紅燈櫻桃、核桃的種植;獸防站也根據鄉情,引進新畜種,改良本地畜種,及結合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奶牛的飼養等項目均在運行中。
龍溪鄉有許多優質農產品。可並沒有充分利用農產品應有的價值。從新型的訂單農業到企業加農戶形成規模的產業化農業,還有相當的距離,還需上級政府關心文持,找項目。共辦副食品加工企業,增加農產品的副加工增值,增加農民收入,徹底改善農業人口的生產、生活水平,促使龍溪鄉早日脫掉貧困帽子。

4、浙江省慶元縣龍奚鄉

簡介

位於慶元縣東南部,東、北接嶺頭鄉,南界福建省壽寧縣、政和縣,西接舉水鄉。介於東經119°00′30″--119°07′30″,北緯27°25′00″--27°28′30″之間。全鄉總面積40.4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積4265畝,林地面積63041畝,轄行政村12個,自然村15個,生產隊53個。至2004底全鄉總人口4183人,戶數1188戶。鄉人民政府駐地西溪村。
境內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6.2℃,年降水量1725毫米,年日照時數1918.6小時,無霜期238天。境內西溪流域,屬福安江水系,發源於嶺頭鄉大毛峰南麓,由西往東經福安江注入東海。

經濟

該鄉耕地大多分布在山壠崗背,耕作條件較差,主糧供應基本保持自給。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組織下,農民適時調整發展思路,圍繞“菌、茶、栗、竹、藥、魚”六大產業,從本地實際出發,在確保糧食產量和食用菌適度發展的前提下,進行名優茶生產、中草藥試種、高山蔬菜引進,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據統計至2004年底,全鄉糧食總產量1389噸,香菇65.5萬段,錐栗面積2226畝,稻田養魚1600畝,高山蔬菜200畝,逐步形成多元增收格局。
林業:據森林資源調查,有林業用地65664畝,有林地53263畝,其中用材林32803畝,經濟林629畝,竹林1015畝,防護林7655畝,灌木林6891畝,省級重點封山16000畝,未成林地75畝,無林地4195畝。
工業:現有營運電站4座(龍橋、陳嶺、貴南洋、後洋坑)、在建2座(雲霧亭、龍井),總裝機容量達2.5萬千瓦小時,全部 建成後,可為縣財政每年增收稅費500萬元,占全縣水電稅收的六分之一。茶葉加工廠4個(松陽新興、西溪、魚川、後洋坑),年加工’龍井’茶0.6噸、香茶5.5噸,產值32.1萬元,引商引資項目‘浙江四海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縣工業園區落戶運行發展。2004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26萬元,同比增加8%,新增工業投資560萬元,完成家庭來料加工產值21.3萬元。
行政村:盪口村 魚川村 嵐頭村 大毛坪村 鐵岙村 岙里村 西溪村 後洋坑村 轉水村 馮家山村 陳家嶺村 交溪村。

5、湖南省資興市龍奚鄉

龍溪鄉距資興市市區30.1公里,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0.5萬。鄉政府駐社前。舊(市)龍(溪)黃(草)公路橫貫鄉境。
1949年屬五區,1956年設龍溪鄉,1958年屬火箭公社。1959年更名龍溪公社,1984年改鄉。
轄斗坪、下洞、中洞、中塘、水頭、秋木、源坑、太玉8個村委會和龍溪居委會。有野鹿、穿山甲、錦雞等珍貴動物。盛產香菇、木耳、蜂蜜。

6、重慶市彭水縣龍奚鄉

簡介

彭水縣龍溪鄉位於彭水縣東部,相鄰黔江區沙壩鄉和彭水縣走馬鄉,面積80.76平方公里,總人口1532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人,轄17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周家壩,活動中心設燈光村

氣候及資源經濟

龍溪鄉環境優越,資源豐富,人傑地靈。全縣現有耕地,草地,林業,森林面積豐富,覆蓋活立木蓄積量,水能資源豐富,有煤、螢石、重晶石、大理石、高鈣石灰石、鹽、鐵、鉀、銅及部分稀有金屬等礦產等。
龍溪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資源豐富,桑、牧、菌、藥、林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和薯類。蠶桑、板栗、畜牧、土豆、油菜一直是全鄉經濟的支柱,近幾年,大力發展畜牧業,產生了一大批養殖專業村和專業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抓食用菌,蠶桑、黃姜、畜牧四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多業”的特色。

旅遊

彭水旅遊資源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留下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供觀賞研究者達20餘處,且多集中在雞鳴山、插旗山、臥龍嶺、鍾壩等;主要景點為武陵雞鳴山風景點,這裡青山綠水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造就了門類齊全的自然景觀,其它風景名勝多集中在燈光村和如榔村兩村。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極具開發價值。

7、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龍奚鄉

龍溪鄉位於屏山縣城北27公里,駐地觀音堂(今八一村三組),系小集鎮。東與宜賓縣商州鎮富榮鎮相連,南與清涼鄉接壤,西靠老君山風景區,北依龍華鎮。屏(山)樂(山)公路橫跨全鄉中部5個村。幅員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7875畝。轄10個村,61個村民小。1908戶,74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5人。海拔600——1800米之間,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區,與岷江氣候相似,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7℃,平均降雨量1134毫米,相對濕度88%,年日照數8962小時,無霜期300天。森林覆蓋率為50%。自然資源豐富。土壤、氣候適宜茶葉、竹類、林木生長,以及多種農作物種植。
龍溪場鎮占地1.55公傾,街道兩條。建築以磚混、串架為主。水、電、路、通訊較方便。集鎮設有鄉人民政府、農村信用社、醫院、中心校(含國中部)、地稅徵收點、糧管所、供電所、木具廠、精製茶廠、酒廠、草紙(土紙)加工廠等機關、企事業單位。
二00二年,龍溪鄉財政收入全面完成縣下達的39萬元的任務,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574萬元,糧食總產量達3108噸。鄉鎮企業產值達 1841萬元。培育壯大並形成了“林、茶、竹”三大支柱產業,達到茶園面積7600畝,竹林2萬畝的規模,實現了鄉黨委、政府提出的人均一畝茶、兩畝竹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