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村[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

龍井村因村中有口龍井而得名,位於海口市東南部,屬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管轄,由龍井、貝朗和貝朗仔三片組成。龍井村自1600年建村,至1770年,經過170年的發展擴大,已形成了村莊規模,定名龍井村,劃屬東堡圖,屬瓊山縣仁政鄉東洋二都管轄。該村是個以龍為圖騰的古村,村裡有14個姓氏和睦相處。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龍井村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距今有400餘年的歷史。全村現有14個姓氏,200多戶,1100人口,其中100人以上的大姓有吳、蔣、林、楊,四姓共880餘人,占全村人口的75.4%。 龍井村歷史悠久,文化昌明。村里環境秀美優雅,保持著良好的原生態特徵。 村里保存了許多宗祠、古井、碑刻等古老的建築和文物,並流傳著眾多神奇的傳說,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人文勝景於一體的古村。  

歷史沿革

龍井村最早定居者是蔣姓。蔣姓入瓊始祖蔣廷芳,字君寵,明代進士,祖籍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明入瓊任澄邁儒學,卸任後留瓊定居瓊山府城,傳至第五世蔣世模,明萬曆中期前後由府城移居龍井村,是龍井村的入村始祖。

順治七年,林姓遷入龍井村,隨後各姓氏陸續入村定居。當時,該村叫白藤山,傳此地滿山遍野生長白藤和其他灌木,定居此處者來不及起村名,便俗稱白藤山。
到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林姓五世祖第一次創修族譜時,才記載有龍井村之名。
龍井村自1600年建村,至1770年,經過170年的發展擴大,已形成了村莊規模,定名龍井村,劃屬東堡圖,屬瓊山縣仁政鄉東洋二都管轄。

該村定名龍井村,有一個傳說:據說該村古時有一眼水泉,泉水川流不息,又清又香,像是龍賜的水。鄉親們用石頭雕刻一個龍頭置於泉口,讓泉水從龍口噴出,永不停流。後來一位風水先生路過此泉,飲其泉水,覺得很神奇,就建議村人築井儲水飲用。於是村民在此築井,此井就命名為龍井。 該村是先有泉有龍,隨後有龍有井,繼而有井有村。龍井村名由此演變得來。

在龍井上村六角井邊,井邊有塊古老的石碑。碑文上刻錄:“清井記:井以龍名,名村龍井,毓秀鍾靈。合村嚴禁:內井特,取水飲食清香。外井專洗衣服,不許犁耙、芋頭、腥臭雜物入井堀污穢,不得挖取井石,如有悖犯,罰油香各五斤,決不寬恕。”落款立碑時間為乾隆四十九年孟冬吉日。

龍井位於村南路邊,拾級而下,古井呈六邊形,井口很低,伸手能觸摸到清澈的井水。井口旁長滿了青苔,村民用上自來水後,古井成為村婦浣衣處。 俯視古井,有一股古老的氣息從井中撲面而來,令人感慨萬千。龍在龍井村人的心目中是很神聖的,村名以龍井定名後,村民在村子的東南方建起了一座龍廟,把龍奉為神明供拜。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陽節,村民要請龍公出廟到村東邊的龍公灣田塘溪游龍水,場面十分隆重,歲歲年年,龍井村人延續著對龍的崇拜,傳承不變。

村內姓氏

龍井村14個姓氏和睦相處,龍井村現有14個姓,包括吳、張、王、鄭、高、蔣、麥、甘、黃、莫、林、李、梁、楊。

清代至民國時期,還有5個姓:分別為顏、許、梁、溫、劉。這5個姓除溫姓有後裔遷移定安縣仙溝圩外,其餘4個姓均無後代(現在村中姓梁的人是解放後從田塘村遷入的)。全村14個姓中,以吳、蔣、林、楊四姓人口最多,占全村總人口的75.4%。龍井村14個姓氏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村裡有許多宗祠,其中林氏、吳氏、楊氏和蔣氏宗祠至今依然完好。

林氏宗祠位於村東邊,為二進式建築,院門上有一對聯:“孝德開千年雅望,勛名振百代家坊。”
院內有兩棵椰子樹,上面棲息著成百上千隻蝙蝠,令人稱奇。
林氏宗祠第一進廊頭有一“林氏祠碑”,勒刻“宗祠林大瑛創建常住碑序”,上面記載著林氏由閩中遷瓊落戶龍井村的過程。該碑立於清乾隆三十一年仲冬月。
第二進設“三仁堂”,神案上擺放著林氏歷代祖先的牌位。
林氏發源於西河郡,瓜蒂綿延。宗祠第一進門兩側的對聯:“西河閩水祖德流光,南國龍井宗業顯輝”。道出了龍井村林氏的來龍去脈。
吳氏宗祠位於龍井村四隊,蔣氏宗祠位於龍井村五隊,楊氏宗祠位於該村七隊,這些宗祠大都建於明清時期,歷代多有重修,大都保存原貌。
蔣氏宗祠內設“三經堂”,祠中懸掛“萬派歸宗”木匾,為乾隆辛卯孟秋合族同奉。
蔣氏一門在龍井村出了不少人才。入村始祖蔣紹模,為蔣氏遷瓊始祖蔣廷芳的第五代孫,明代恩進士。
蔣夢熊是蔣紹模之子,庠生;蔣紹模之孫蔣爾檉為例貢生,次孫蔣爾標,為遷入貝朗始祖,候選州同。蔣紹模曾孫、蔣爾檉的兒子蔣世熾,庠生,蔣紹模一家四代5人獲功名,傳為佳話。
解放後,村里考取的第一位大學生名叫蔣侯明,1955年考取湖南農學院。

龍井村蔣氏宗祠門口有一對聯:“龍井澄清龍獻瑞,貝朗繁殖貝生珠。”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日為林氏宗祠的祭祠日。林氏遷瓊始祖林廷芳的墓地在田邊山南,坐西向東,每年清明,海南島內外各地林氏後裔都要到林廷芳墓前祭拜,緬懷先祖。

教育記載

龍井村是個崇學尚教的古村,據該村《林氏族譜》記載:清康熙乙未年(公元1715年)村里就建有學宅園私塾學堂。 民國時期,村里創辦了國小,日軍侵占海南島時期,國小遷到林氏宗祠內,後又搬遷到龍廟上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1946年春,私立龍井國小創辦,校址仍設在龍井村龍廟。1952年8月,私立龍井國小被瓊山縣政府接收,改造成為公辦國小。1985年,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重視下,政府撥款及村里籌資建起了一座兩層教學大樓,龍井國小是村民子弟成才的搖籃。

解放後,從龍井國小先後走出了40多名大學生,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也成為村民心中的驕傲。
14個姓氏村民,沒有宗族的隔閡,這股相敬互愛的敦親睦族情懷古今相傳,使古村成為令人稱慕的禮儀之村。

民間傳說

關公斗沈室墓 戰刀斬斷墓碑
公關也稱關聖帝君,是三國時代劉備手下的大將關羽的別稱。關公為劉備建立蜀國屢立戰功,被曹軍俘後在曹操面前操持堅定、忠義大節,萬世留芳,關公敗走麥城,死於湖北當陽。從唐代開始,後人為關公建廟,尊稱關聖帝君,把他當成保護神,將農曆五月十三日定為關公節(他誕生於五月十三日)。

龍井村傳說最廣、最久的莫過於關公斗沈室墓的神話故事了。據說,很久以前(大約是清代)某村沈姓人選擇龍廟附近風水地做墓地,擬將沈姓一位名人葬於此。龍井村人出於保護故土的純淨,不讓沈姓將名人葬入龍井地域,造成凶邪污村,村人便想到關公是人的保護神,能扶正鎮邪,就前往仙苑村請關公來,在沈姓選擇墓穴地坐鎮,阻止沈姓人將棺木抬來。也許是龍井人的行動,給沈姓人造成不吉利,或是關公的神靈感化,沈姓人不敢送棺來了,後改葬田邊山西邊,墓正對龍廟。以後,關公顯靈,選擇此吉地為他宿神地。龍井村人遵關公旨意,把關公挽留,置於龍廟裡,以後村人就按歷史的傳說和地方的習慣,將原請來的關公稱為老夫,增刻一個新關公叫幼夫、兩個部下叫三官、四官,一個關平,一個周倉,形成關公系列公祖置於公殿上,與龍公共置一殿一廟。繼後,傳說沈姓墓人不夠安分,常出來為非作歹,甚至對著龍廟與關公作對,關公非常氣憤,有一夜,關公便令周倉出戰,到沈室墓,用戰刀斬斷墓碑,把墓人踩在墓中,永不翻身。

後來村人看沈室墓碑不知為何斷為兩截,感到奇怪,到墓前看,果然墓碑斷處有刀痕和落在地上的一截墓碑有腳印,村人心有所悟,估計是關公令周倉所為(因為周倉才有戰刀),大為驚喜。

龍井村人對關公的崇拜信仰,都緣於這個傳說。清代道光年後,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關公節,是龍井村的軍坡節期,就是為敬祭關公而設的。

現存文物

創分立東堡圖石碑

該石碑倒臥在龍井村龍廟旁邊的草坪上,碑高1.8米,寬65厘米,碑文為正楷陰刻豎字。 碑文上記載著東堡圖六甲分布情況。東堡圖為清乾隆四十三年通共送排門五十六門在內,乾隆六十年創,道光二十八年遵依老簿抄出合眾立碑。石碑上記載:創分立東堡圖,按年、月分當甲長,姓名開列於後,恕懼年久,簿冊失傳,輪流紊亂,勒碑垂示。 碑文上詳細勒刻著龍井村每月輪流的甲長名單和自建龍井村地保長置捐資姓名及捐資額情況。該古碑對研究清代海南地方建制沿革及甲保制度均有重要的文史資料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

交通指南

從海口市區南行38公里左右,距定安縣仙溝圩東北方向2公里處,有個綠陰繞村、風光秀麗的古老村莊,這就是龍井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