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緣龜

齒緣龜

齒緣龜,又叫版納攝龜、八角棱龜,在我國主產於雲南、廣西等地,並分布於緬甸、菲律賓等國,野生數量極少。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齒緣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名:齒緣龜

俗名別名:版納攝龜、八角棱龜英文名:AsianLeafTurtle

拉丁學名:Cyclemysdentata

齒緣龜齒緣龜

保護等級:“三有”名錄

繁殖方式:一次產卵2—4枚,卵徑57mm×30mm

習性:常棲於低海拔地區,幼體多水棲,成體可完全到陸地生活

中國分布:於雲南南部與廣西

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經緬甸、泰國、越南、寮國、高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

地位分類

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 REPTILIA =>龜鱉目

TESTUDINATA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龜科 Emydidae =>淡水龜亞科 Batagurinae =>花龜屬 Ocadia => 缺頜花龜 Ocadia glyphistoma =>齒緣龜Cyclemysdentata

外形特徵

齒緣龜齒緣龜

體形特徵成體背甲長20—24cm。背甲略扁,幼體長寬約相等,成體長齒緣龜大於寬;背中央脊棱幼體極明顯,隨年齡增長而不顯;背甲後緣鋸齒狀,幼體尤為顯著。腹甲較窄,前端平切或圓出,後端有3缺凹:胸盾溝最長,肱盾溝或喉盾溝最短;甲橋短而明顯;成年個體在腹甲舌板與下板之間有韌帶發育。顏色變異甚大,典型的是背腹甲均為棕褐色,腹甲每一盾片上都有黑色放射狀線紋,背甲盾片的放射紋往往不清晰。

生活習性

齒緣齒緣

齒緣龜屬水棲龜類,飼養的器皿只要能盛放水,高度在40厘米以上(飼養幼體20厘米)即可,器皿中放些碎石或鵝卵石,供龜攀爬,若無條件水養;也可將龜放置在木箱中,箱底鋪上5厘米厚的沙土,並配置一較大的淺水盆,以供龜飲水和洗澡用。齒緣龜分布區域較窄,相對來說適應性較差。一般每星期餵2-3次,每次投餵量占龜體重的10%,時間在中午為宜,餵食後4-5小時換水。深秋換水時,水溫應比原水溫高,以防止龜患腸炎。日常除餵食、換水外,還應勤觀察,一旦發現病龜,即將病龜隔離飼養。齒緣龜對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一般溫度20℃時,少量進食,17℃進入冬眠期,35℃則會出現“夏眠”,不食少動。由此,在日常管養中要經常測量水溫和觀察氣溫的變化,以採取相應措施。

生殖習性

齒緣龜野外生殖習性。人工飼養下,每年5月和8—11月均有產卵現象,每次1—2枚。卵短橢圓形,短徑29.8毫米,長徑58.1毫米,重37.2克。或一次產卵2—4枚,卵徑57mm×30mm大小不等。雌龜尾較短,泄殖腔孔距背甲後部邊緣較近;雄龜尾較長,泄殖腔孔距背甲後部邊緣較遠。幼龜體色與成體有一定差異。幼龜體色鮮亮,成體顏色暗淡,隨年齡增大,體表更加光滑,背甲深褐色,背甲後緣不成鋸齒狀。齒緣龜喜夜晚活動、覓食。當水溫為22C左右時,能正常吃食、爬動,水溫15℃左右時冬眠。長期處於水溫5℃左右的環境中能正常冬眠,若低於5℃則冬眠,且有凍傷和死亡的危險。雜食性,尤喜食蝦、瘦豬肉等。齒緣龜性情溫和、害羞,不主動攻擊其他龜類。

飼料的種類

1.動物飼料。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軟體動物、大型蛋類、水生 昆蟲,各種禽畜和野生動物的肉及下水,蠶蛹等。

2.植物飼料。它包括玉米、小麥、大豆、小米、稻穀、各類餅、青 飼料中的瓜果、蔬菜、水生植物等。

3.飼料添加劑。它包括礦物質中的骨粉、鈣粉、食鹽、高效速生素添 加劑,維生素類的畜用多維素、魚肝油、麥芽等,杭菌素中的土黴素、磺 胺類等,健胃藥中的乾酵母、食母生、種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