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齊克塞戰役](/img/f/f29/nBnauM3XyITO0IzM0kzN3U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5c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戰爭背景
![齊克塞戰役](/img/f/ba8/nBnauM3XzETO4cDM3kzN3U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5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除了希特勒以外,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斯坦因對這次失敗要負什麼責任?雖然他確實多次要求希特勒放棄突出部,而他的要求也確實屢次被希特勒拒絕,但作為一支軍隊的統帥肩負著對軍隊和祖國的重大責任,他和幼稚園中的小朋友的重大區別之一就是沒有權力因為上級的失職而推卸自己本身應該負擔的責任,這也許並不公平,但確實是事實。如果他確實象他在回憶錄中那樣重視齊克賽突出部,那樣確認蘇軍即將在那裡發動攻勢,那么有幾個情況無法讓人得到滿意的解釋,為什麼在那裡防禦的德軍都呈現一線部署,整個防線毫無縱深?為什麼他不要求將“維京”師撤出突出部?為什麼他不但沒有在突出部左翼部署任何裝甲部隊?要知道第3裝甲軍還是在戰役開始前不久離開這個地區的,而正是這個部隊後來不得不返回原地擔任解圍任務。最後,為什麼在戰役開始後第5天他才下定解圍的決心?在這裡我試圖解釋這些原因,由於德軍在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後,徹底失去了在東部戰場上的主動權,這意味著德軍必須也不足的兵力防守一條漫長的戰線,而作為進攻的蘇軍充份享有進攻者的特權,即有權力選擇進攻的時間和地點。為了阻擋蘇軍,德軍必須將他的有限的預備隊放在蘇軍最可能的主攻方向上,而不管曼斯坦因後來怎么說,當時他顯然並不認為齊克賽會是蘇軍的主攻,他很清楚這個地區是德軍防線上的一個弱點,但在這裡蘇軍已經連續作戰了幾個月,其損失已經很大了,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整補以前,他十分懷疑蘇軍是否有能力發動新的進攻,更何況當時在這裡的天氣和路況是如此之差,連德國裝甲部隊都很難運動,俄國人有這個能力嗎?正是由於這種想法,他認為在這裡的防線至少在比如1--2個月裡不用過於擔心,他很可能還希望在這段時間裡能說服希特勒放棄突出部,的確以前希特勒也不是沒有被說服放棄土地過。這樣他疏忽了一些本來不應該被疏忽的事情,當一切都已經明朗以後,曼斯坦因開始全力營救被圍的德軍,自此以後,德軍的表現可圈可點,幾乎找不到任何錯誤,但他們在開局時已經落後太多,
戰爭過程
![齊克塞戰役](/img/3/2d5/nBnauM3X0cDM5YjMyADO3U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wg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日耳曼的瘋狂和俄羅斯的頑強在十月鎮的戰場上盡顯無遺,雙方幾乎是一個個工事、一間間房屋地展開爭奪,一個上午有的陣地甚至先後易手三次,時至中午守軍在第一裝甲師的重壓下開始漸漸不支,開始有組織的向東北方向退卻,但十月鎮的抵抗還在繼續。正當十月鎮行將易手之際,蘇軍第3近衛坦克軍從其右翼發起的反擊使得第一裝甲師難以如償所願,尤其是從222高地方向出去的30輛T-34對該師的側後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為了應付這一可能是致命的危機,第1裝甲不得不從本已非常吃緊的十月鎮的進攻部隊中勉強調出由斯特里佩爾上士指揮的7輛黑豹去迎擊這30輛T-34,德國人用熟練的配合和精湛的技術彌補了數量上的劣勢,通過巧妙的布陣和果斷射擊敲掉了27輛T-34,而自己僅損失了一輛黑豹,再次上演了以少勝多的好戲,暫時化解了來自右翼的危機。仰仗著裝甲兵們的傑出表現,曼施坦因終於能夠稍稍喘口氣,他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在當天下午徹底拿下十月鎮,由於此時貝克重裝團已放棄對239高地的進攻,曼帥馬上命令隸屬該部的503重裝營的8輛虎式坦克向東南方向運動,加入到十月鎮的攻堅戰之中。得到了強援的德軍隨即從各個方向對十月鎮發起總攻,殘酷的巷戰開始了,戰至傍晚德軍終於如願以償,但守城蘇軍的頑強讓高傲的日耳曼人也低下了頭,時值風雪交加的天氣酷是冬季,雙方戰亡士兵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十月鎮,德軍第1裝甲師的損失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竟然有一個裝甲連的所有排級以上指揮官全部陣亡。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悲劇,不會有勝者。
結束情況
![齊克塞戰役](/img/5/119/nBnauM3XxETOzMjN0ADO3U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wg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因勢利導的蘇軍指揮部門便以烏克蘭第一、二兩個方面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位於卡緬涅茲—伯多利斯基的德軍坦克第一集團軍,並在4月上旬左右將其包圍,由於當時該德軍集團的司令是赫赫有名的胡貝將軍(此君曾在西西里島率部阻擊盟軍並成功拖延了後者的進軍步伐),所以又被德軍方面稱之為胡貝包圍圈,被圍德軍有近20個師的部隊,另外還包括503、509重裝營等精銳部隊。但基於在該地區的蘇軍本身的力量不足以一口氣吃掉如此大規模的德軍力量,所以在其後的德軍突圍行動中第一坦克集團軍的大部都幸免於難,順利衝出包圍圈,只是幾乎丟棄了所有的重裝備,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503營的身上。
戰爭分析
![齊克塞戰役](/img/1/7e5/nBnauM3X0YzN1ADM3ADO3U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w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應該承認在齊克塞德軍敗得確實可惜,如果曼帥不出敗招,直接將貝克重裝團等精銳部隊用於齊克塞方向,雙方的實力對比又將是另一番景象。且不說突破蘇軍阻礙打進包圍圈,至少可以離包圍圈走更近一些,接應出更多的被圍部隊,誠然作為德國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曼施坦因元帥有過閃擊西歐的輝煌,也有過在哈爾科夫力挽狂瀾的經典之作,但他在庫爾斯克和齊克塞兩役中對於戰局的判斷、戰機的把握和用兵的時機上確有值得商榷之處。而曼施坦因在自己回憶錄中的說法更是不光彩,竟然將齊克塞之役失敗的責任一股腦地推到了希特勒身上(說他貪戀土地不肯放棄突出部隊以拉直戰線,給了蘇軍可乘之機),全然不提自己對當時南線蘇軍主攻方向判斷的失誤。無論如何比起庫爾斯克,顯然德軍在齊克塞離勝利更近些,只可惜當時整個戰局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不在德國人這邊了。蘇軍的勝利固然有許多客觀因素和紅軍將士的精彩表現,但更多的還是一份運氣。
社會影響
回憶分析現在社會對戰爭情況的觀點
![齊克塞戰役](/img/5/a18/nBnauM3X3IzNyQjMyYTM1YTMzITMzcjMwQjMwADMwAzMxAzL2E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已經是21世紀的現在,國內有關蘇德戰爭的最權威的作品居然還是Albert Seaton出版於60年代 的“蘇德戰爭”!不過話說回來,你能對那些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例如“艾森豪在法國幫助布萊德雷奪取巴頓的戰功”,蘇聯政府殘酷鎮壓和德軍浴血奮戰的弗拉索夫將軍的部隊等大作的編輯老爺們抱什麼指望呢!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除非是完全由白痴組成,否則決不會不允許在戰時依據實際情況改變作戰計畫。在戰爭初期,蘇軍並非是只知道死守計畫,而是他們的反應太慢,這既是由於當時蘇軍各級軍官缺乏經驗,也是由於蘇軍缺乏一個良好的通訊系統,這導致指揮員無法及時了解前線的情況,而上級的命令無法及時傳達到下級。隨著蘇軍各級軍官經驗的增長和通訊設施的日益改進,蘇軍的反應也將越來越快。在這裡要向大家介紹的齊克塞戰役的一個特點就是對雙方指揮機構的能力考驗很大,這場戰役對於蘇軍來說,是在倉促中準備的,對德軍來說,是突然間被捲入的。雙方的作戰準備都十分草率,雙方的作戰計畫都是幾乎從一開始就遇到了麻煩,看著雙方將領們如何調整作戰計畫是十分有趣的事,在此期間,雙方都犯過不少錯誤,其中有些錯誤是如此低級,以致讓人無法相信這是出於朱可夫和曼斯坦因這樣世界級名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