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太鼓魔人咚咚拍子
中文名:太鼓魔人 種族:惡魔 卡包:ST12
-
咚咚喹
咚咚喹亦稱“呆呆哩”。土家語稱“早古得”,土家族單簧豎吹樂器。咚咚喹製作雖然簡單,卻能吹出歡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婦女、兒童的喜愛。咚咚喹可獨奏或重...
歷史起源 歷史演變 結構特徵 演奏技巧 製作工藝 -
咚咚管家
2016年4月底,南京鉅派網路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咚咚管家”正式在微信端上線。 2、2016年4月30日,正式發布1.0版本; 軟體版本:V1.0
概述 基本信息 管理團隊 簡介 發展歷程 -
山東八角鼓
明代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
簡介 藝術形式 表演形式 主要形態 表演形式 -
延安壺口斗鼓
壺口斗鼓是陝北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湧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
介紹 特徵 相關器具製品 歷史淵源 民俗背景 -
鼓[打擊樂器]
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
簡介 歷史 在中國的發展 鼓與民族 鼓的分類 -
咚咚虧
“咚咚虧”(或“咚咚奎”)有三種涵義:一是土家族一種古老吹管樂器的名稱;二是這種樂器演奏曲牌的名稱;三是被當作唱詞中的襯詞。
氣鳴樂器 歷史傳說 形制結構 演奏方法 傳統曲牌 -
壺口斗鼓
壺口斗鼓是陝西陝北地區傳統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湧來萬島排空...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主要特徵 主要價值 歷史淵源 -
三棒鼓
中國湖北曲種。流行於湖北天門等地。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顧曲雜言》里已記載了三棒鼓在萬曆年間的演出情況。清末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除東北地...
簡介 歷史溯源 流派種類 藝術形式 傳統曲目 -
王學謙[鼓童]
王學謙,暱稱:咚咚2007年4月3日出生,河北省保定市人,身高:95公分,體重:13公斤,2歲開始接觸鼓,是世界最小的專業鼓手。
百科名片 概述 學鼓歷程 演出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