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23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10041634, 721004163X
條形碼: 9787210041634
尺寸: 20.6 x 14.6 x 2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王衛明,1976年10月生,江西萬載人。2007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昌大學新聞系副教授,主攻政治傳播研究,筆名有風中蕎麥、嘉蕎等,已在《人民日報》《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等新聞媒體發表評論200餘篇,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14篇發表於國家核心期刊,2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編或參編學術書籍5部,主持或參與研究多項省級以上課題。

內容簡介

《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作者立足於在黨報一線的實地調查和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運用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法、內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站在黨報之外考察黨報,站在新聞學之外的視角考察黨報理論,站在政治學等多學科的視角考察黨報的定位和功能,目的是探尋“如何設計、實現黨報在新時期的定位和功能”的答案。除導論、結束語和附錄外,《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主要有四章內容。導論對“新時期”、“黨報”、“定位”、“功能”等概念作了界定,介紹了《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的研究目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分析架構、相關理論,並對相關文獻進行了述評。

目錄

序:回到羅莎盧森堡的黨報理想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論
第一節 概念界定及選題的意義
一、概念界定
二、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動機
第三節 文獻述評
一、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對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論述
二、研究文獻述評
三、對前人論述的評析
第四節 相關理論、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一、相關理論
二、研究方法
三、分析架構
第一章 黨報定位及功能的一般規律
第一節 新聞媒體定位及功能的一般規律——傳播學的視角
一、定位與功能的類型
二、影響黨報定位及功能的因素
三、黨報的定位及功能因時而變——歷時性分析
四、政黨報紙定位與功能安排的要領
五、黨報定位與功能安排的誤區
第二節 政黨與黨報關係的基本規律——系統論的視角
一、當代國外政黨黨報概況——共時性分析
二、黨報只是政黨眾多喉舌中的一種
三、黨報在中共組織結構中的地位
四、政黨和黨報的關係對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要求
第二章 黨報定位及功能的實現
第一節 黨報定位及功能“實然與應然的距離”
一、黨報定位及功能的“突然狀態”與“應然狀態”
二、“應然狀態”與“突然狀態”的差距與轉化
第二節 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衝突、分工與配合
一、衝突
二、分工
三、配合
第三節 實現過程的反饋與評估——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的視角
一、調查的方式
二、調查過程的科學與客觀
三、評估的標準與參照系
第四節 黨報定位及功能實現的誤區——管理學的視角
一、影響黨報定位及功能實現的正因素與負因素
二、偏離與失衡
三、遺漏與缺席
四、“短板”與“脫節”
第三章 三大轉變與新時期黨報的定位及功能
第一節 中共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與黨報定位及功能——政治學的視角
一、革命黨和執政黨的區別
二、黨報的執政資源屬性
三、黨報執政資源屬性對黨報定位的要求
四、黨報執政資源屬性對黨報功能的要求
第二節 由封閉型社會向開放型社會的轉變與黨報定位及功能
一、中國從封閉型社會到開放型社會的轉變
二、對新時期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要求——先進、主流、引導
第三節 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與黨報定位及功能
一、中國從計畫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二、對新時期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要求——因應變化、滿足需求
第四章 當前黨報定位及功能的調整
第一節 必要性分析
一、黨報現狀不容樂觀
二、中共的工作重心發生新的變化
第二節 可行性分析
一、來自中央高層的支持
二、黨報新嘗試及其成功經驗
三、國外相關經驗和教訓
第三節 理念分析
一、變與不變
二、政治色彩與宣傳色彩
三、組織傳播與黨報“減負
四、全局觀念與大局意識
五、版面安排與政治文化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二、論文類
三、網站文獻類
四、其他
附錄一 國外部分政黨及其黨報名錄
附錄二 國內部分黨報的“內容定位
附錄三 作者相關論文
“替代品競爭”與傳統媒體對策
局部創新緩慢擴散——2008年黨報創新點評
當前黨報實務創新的三個突破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