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
lí
部首:黑,部外筆畫:8,總筆畫:20
五筆96&98:TQTO 倉頡:HHWGF
筆順編號:31234353254312114444 四角號碼:2733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EE7
1. 黑裡帶黃的顏色:~黃(黃鸝)。
〈形,名〉
1. (形聲。從黑,利聲。本義:黑中帶黃的顏色)
2. 同本義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如:黧牛(毛色黑中帶黃的牛);黧黑(形容顏色黑中帶黃。也作黎黑)
3. 指老人[the old man]。如:黧老(指老人。也作“黎老”)
在自然界裡的含義
黧,原意為黑裡帶黃的顏色;組詞:黎黑。而在自然界裡,有幾組顏色是代表有毒的意思,其中一組就是黑色和黃色。例如:蜜蜂(腹部),蛇(全身)。所以黧色也可以理解成有毒的意思(黎黑就算了)。
文獻中的黧
◎ 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黧老童孺,填溢公門。”
◎宋 蘇轍 《徐州送江少卿》詩:“朝廷念黧老,府寺虛清劇。”
◎姚錫鈞 《秋望》詩之一:“如何袖卻凌雲手,閒看黧農度隴行。”
◎《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那 計氏 雖身體不甚長大,卻也不甚矮小,雖然相貌不甚軒昂,卻也不甚醜陋,顏色不甚瑩白,卻也不甚枯黧。”
◎《雲笈七籤》卷三二:“及手足癉蹷,面目黧皺,必損年壽也。”
方言集匯
◎ 粵語:lai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客語拼音字彙] lai2 [陸豐腔] li3 [台灣四縣腔] li2 [梅州腔] li2 [寶安腔] lai2 li2
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