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拜“十四苦路”是天主教徒逐漸形成的一種祈禱和崇拜的方式。天主教教會為緬懷耶穌一生受難的經歷,在信徒朝拜的一些聖地或設在山上的天主教教堂、修道院的道路上,沿途設立表現耶穌受難的全過程,把耶穌在耶路撒冷受難時背著十字架,從彼拉多巡捕房到最後受難地被葬處所經過的道路,一路的場景分成14個典型的圖畫或雕塑並配以十字架,稱為十四處苦路,或十字架路。朝拜者們沿著苦路依次行進,每至一處停下跪拜和默想,稱為拜苦路。
※※※※※※※※※※※※※
本書在耶穌苦路的每一處,都有一幅耶穌的苦像、德肋撒姆姆照片與一幅窮人中最窮的人的寫照。為團體,為病人、臥病在家者或為行動不便的弟兄姊妹們皆可以一起參與拜苦路。透過與德肋撒姆姆一起參與的苦路,我們在最小的兄弟姊妹們身上看見了受苦耶穌的面容。
德肋撒姆姆(又譯名德蕾莎修女、德蘭修女)在信仰的光照下,很清楚地領悟到耶穌臨在於窮人和最困苦的人身上的奧跡。我們不應該把窮人當成好像是耶穌來服事。我們應該服事他們,因為他們就是耶穌!跟隨德肋撒姆姆的默觀拜苦路是最好不過了。
——————————————
目錄
第一處 耶穌被判死刑
第二處 耶穌背十字架
第三處 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 耶穌途中遇母親
第五處 西滿被迫背負十字架
第六處 聖婦為耶穌拭面
第七處 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 耶穌勸告耶路撒冷的婦女
第九處 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 耶穌被人剝去衣服
第十一處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第十二處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第十三處 耶穌屍體從十字架卸下
第十四處 耶穌葬於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