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山東省郯城縣大尚莊鄉大尚莊村東2公里黑龍潭。 黑龍潭原是馬陵山一條東西向沖溝內的積水潭,潭水穿過大尚莊注入沭河。1958年,山東、江蘇兩省聯合修建黑龍潭水庫,曾發現過更新世的象和鹿化石。1982年10月,臨沂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調查時,確認為細石器遺址。同年11月進行複查,並在白雞窩地點開了一條2× 4(米)的探溝,獲得較清楚的地層關係:上層為全新世(Q4)的堆積,色雜, 以灰褐色砂質粘土為主,內含大量腐殖質,結構鬆散,厚0.5米;下層為更新世(Q3)的堆積,棕黃色砂質粘土,含砂量較少,結構緊密,厚度約0.7米。兩層均有石器出土, 未見陶器和磨光石器。兩次調查共得石製品350餘件,少數幾件出於地層中, 余均為地面採集,主要見於自然剝蝕後的地表和基岩之上。少數石器的稜角有一定程度的沖磨,多數保留了加工後的痕跡。石製品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瑪瑙、燧石、石髓、水晶和板岩等,取自附近河邊或山頂的礫石層中。全部石質品可分為細小類和粗大類,以船底形石核、錐狀石核、指甲蓋刮削器、雕刻器、尖狀器等最有代表性,具有細石器技術傳統的典型工藝特徵。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形式基本上是採集、狩獵經濟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