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翎電鰻

線翎電鰻

線翎電鰻,又名黑魔鬼魚,英文名:Black Ghost Fish,在國內更通俗的叫法是“魔鬼刀”或“黑羽毛”。 有攻擊性,喜歡夜行,全身漆黑如墨,游姿靈巧,美妙,捕獵時速度極快。全身漆黑如墨,頭尖,尾鰭延長似棒狀,尾鰭有兩個白色環。靠體內的弱電流來感覺水流、障礙物和食物等,造型奇特。體形較為側扁,背部光滑呈弧線形,腹鰭和臀鰭相連,呈波浪狀直達尾部,似一條黑色花邊勾勒出魚的曲線圖。 “魔鬼”這個名字更多的只是表示了它的神秘特性。黑魔鬼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巴西,性格溫和,但有攻擊性,喜歡夜行性生活。大多數時候,它們躲藏在密植的水草叢中,岩石、沉木的縫隙的幽暗環境裡。臀鰭寬大而發達,與腹鰭相連,呈波浪狀直達尾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線翎電鰻,身體呈刀型,全身漆黑如墨,造型奇特,因此又稱“黑魔鬼”。屬大型魚,成魚體長45-50cm,最長可長至60cm。 尾柄突出如棒狀,身體呈刀型,體形側扁,背部光滑呈弧線形,腹鰭和臀鰭相連,呈波浪狀直達尾部。沒有背鰭,臀鰭寬大而發達,尾鰭延長似棒狀,幼魚尾鰭上有兩個白色圓環,但會隨成長而退化消失,似一條黑色花邊勾勒出魚的曲線圖。同種中還有一款咖啡色的品種,俗稱為“咖啡魔鬼”。

生活習性

線翎電鰻 線翎電鰻

線翎電鰻,性格溫和,但有攻擊性 ,喜歡夜行生活。大多數時候,它們躲藏在密植的水草叢中,岩石、沉木的縫隙的幽暗環境裡。 靠體內的弱電流來準確感覺水流、障礙物和食物等。

游泳方式是依靠長長的尾鰭的波浪狀擺動而前進後退,有時是直立而游,有時會橫臥而睡。眼睛已退化,幾乎看不見東西,只能感覺到明暗,但是身體會發出類似雷達功能的微弱電波,並依靠它來“看清”周圍環境。

“魔鬼”這個名字突出了它的神秘特性。除了飼養者本人,其他人不太會留意到它們在水族箱中的存在。當偶爾它們在白天豎立遊動著滑過水族箱一際的的時候,宛若一個突然出現的黑色幽靈。

線翎電鰻的眼睛已經退化,卻依然能夠憑著自身發出一種特殊的微弱電流以及靈敏的嗅覺,藉助寬大的臀鰭和槳翼一般的尾鰭在水族箱中異常靈敏地穿梭。靈巧美妙的游姿就象一支黑色的羽毛在風中舞動,很少有哪種魚類的游姿可以與黑魔鬼相媲美,這正是黑魔鬼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生長繁殖

線翎電鰻會選擇夜間繁殖,雌魚一次性產卵300-500粒,之後雄魚會為卵受精。

分布範圍

黑魔鬼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及亞馬遜河流域,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巴西。

人工養殖

線翎電鰻喜歡夜行性生活而且雌雄鑑別很難,它們屬於卵生魚類,繁殖十分困難,需要獨特設計的水族箱以及苛刻的飼養環境下才能進行成功繁殖。適水溫為23~27℃,對水質較為敏感,適宜酸鹼度:PH 6.5- 7.2,適宜硬度(dGH):4 - 12°N。它們體格極其強健,很少會感染得病。黑魔鬼喜歡攝食動物性的活餌,餌料有水蚯蚓、紅蟲等。卻也十分容易接受各種人工餌料。但它有著一個兇悍的名字,卻習性溫和,可以和絕大多數的熱帶魚混合飼養。但成魚會吃小魚,須特別注意。

繁殖特徵

線翎電鰻的幼魚 線翎電鰻的幼魚

線翎電鰻的繁殖十分困難,需要獨特設計的水族箱以及苛刻的飼養環境下才能進行 成功繁殖。當觀察到雌魚魚腹部膨大,雄魚緊隨雌魚後,便可將一對種魚撈到繁殖缸內,將溫度控制在26-28度之間,並保證缸內氧氣和水質良好。親魚繁殖期間餵凍紅蟲和豐年蝦,避免餵活食以防攜帶的病菌給魚帶來傷害。在繁殖缸里放個乾淨的瓷盤子和葉子寬大的水草,作為繁殖所。同時擺放沉木供雄魚躲避。母魚產卵時呈噴射狀,卵一粒粒被噴射出來,產卵時不宜被打擾,輕微的異常都會造成母魚停止產卵。

產卵保養

產卵及受精結束後,將親魚撈出,並在水中適當加一點甲基蘭防病。同時將未受精的魚卵取出,避免影響水質。魚卵會在72小時內孵化,剛孵化的小魚暫時不用喂,一周后自身的營養吸收的差不多了,再餵一些洄水或孵化的豐年蝦用來開口。

成魚時間

小魚經過3到5個月左右可長至成魚狀態。

水質

線翎電鰻 線翎電鰻

城市裡的人飼養熱帶魚多用自來水,基本上屬於中性水,其硬度、酸鹼度都符合飼養熱帶魚的要求,所以在這方面不必過多擔心,但是,自來水用來飼養熱帶魚時,必須除掉其中的氯氣。主要方法是晾曬法、化學法。

晾硒法

即在烈日下曬二天,或者在缺光處晾4一6天才可使用。

化學法

即用硫代硫酸鈉除氯,其比例為每10公斤水加1克硫代硫酸鈉,攪拌溶解後,即可使用。

換水

熱帶魚不斷排泄糞便,水中殘留的洱料也在不斷地氧化和腐爛,所有這些都會產生有害物質,使水質變壞,影響熱帶魚正常呼吸,使魚患病以至死亡。所以要經常的及時的給熱帶魚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使魚能正常地生長。換水分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

部分換水:又叫“兌水”,就是用虹吸管將魚缸底的魚糞便、殘餌料及其它污物吸出。吸水量以缸內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為宜,大魚缸則可少吸一定的比例,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髒水吸出後,要加入同量、同溫的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若水溫低,可加開水或用加熱器將水加熱至缸里水溫為止,再將新水兌入缸內。兌水的次數以秋冬季每周二次為宜;春夏季每周三次為宜。

全部換水:當缸里污物較多,水草和底沙需要重新清洗時就需要進行全部換水,全部換水應將魚缸里所有設備全部取出,將水草拿出,將魚全部撈出,暫時放在與原水同溫的其它容器里,用海綿或沙布將缸壁及缸底擦洗乾淨,然後將水全部吸出。必要時再用少量濃鹽水清洗一遍、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底沙及水草都應清洗一遍,底沙最好用濃鹽水洗一遍,然後沖淨,再重新裝缸。加入新水後要等二至三天再將魚重新放進缸里,即使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水,最好也不要立即將魚放進去,以免新水對魚刺激太大而發生意外。全部換水的次數以三至四個月一次為宜,但若水質發生變化則應隨時換水。

水溫

溫度是熱帶魚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熱帶魚是狹溫性動物,它們對溫度是極為敏感的。如果溫度不適宜,它們很訣就會死亡。黑魔鬼生活的水溫應處於23一28℃之間,生長溫度以25℃為宜;幼魚適宜水溫應處於26-28℃之間,且晝夜不應超過4℃為宜,否則就會影響幼魚的成活以及生長。繁殖時的水溫應保持恆定,這樣會更有利於親魚的生產、魚卵的孵化和幼魚的生長。

氧氣

熱帶魚生長所需要的氧氣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來進行的,再通過血液循環帶到魚體各部位。它們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進行的。水中溶解氧含量多少是熱帶魚生長好環的重要標誌。若水中的溶解氧少,熱帶魚就會浮到水面,發生“浮頭”現象;若水中溶解氧嚴重缺少時,熱帶魚就會因室息而死亡。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一是靠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空氣與水面接觸面越大水中溶氧量就會越多,所以水錶層的水膜要經常清除,以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二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所以要使水中含氧量增加,就應該在魚缸里種植一定數量的水草。及時清除魚糞便和殘飼雜物,經常換水,也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方法。溶解氧的含量與水溫成反比,水溫高,則溶解氧含量少,水溫低,則溶解氧含量多,而熱帶魚又要求較高的水溫,所以用氣泵往水裡充氣是緩解這一矛盾的好辦法。魚的放養密度則是溶解氧能否夠用的關鍵問題,如果水多魚少,溶解氧就夠用,反之,則會發生缺氧。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其它方面的因素。要根據每個魚缸的具體情況決定熱帶魚的放養密度。

光線

光線對於熱帶魚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飼養熱帶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光線過強,水草的枝葉就會生長綠苔,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者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黃甚至枯死,在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最好在早晚陽光不大足時,各接受一小時左右的陽光照射,如果在沒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就應該採用燈光照射水草,用60瓦的白熾燈泡或者40瓦日光燈每天照六小時。光照的第二個作用是便於我們觀賞。沒有光或者光線過弱,我們就無法看清魚缸里的景物,同時也影像觀賞性。熱帶魚的生長繁須同樣需要光照,但黑魔鬼喜歡黑暗的環境,所以應當採取增加水草種植密度,在水下放置沉木等方法,給它創造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

新魚餵養

應當按魚對飼養容器、水草和砂石、飼養用水的水溫、PH值等的要求作好養魚前的準備。

1.水溫調節:選購回魚後直接將裝有魚的塑膠袋放到魚缸中進行約20~30分鐘的浸泡,再打開袋子讓魚隨著水流進魚缸里。接下來就要對魚進行精心的飼養管理了。

2.餌料投餵:部分愛魚者常常因為愛魚心切,餵給多種過量餌料而導致魚兒死亡。殊不知魚不易餓死而易脹死,或因過量餌料致使水質敗壞而引起魚死亡。因此投餌必須遵循定時、定點、定質、定量的四定原則。一般配合飼料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4: 00-5:00兩次投餵較合適。投餵魚蟲等活餌可在上午一次投完,對於仔魚要保證缸內有輪蟲、草履蟲或蛋黃等開口餌料。注意投餵水蚯蚓時要將其放在穿孔的塑膠小盒內懸吊於水中,讓魚自由取食。若是餵其它切碎的動物性餌料宜放人吊藍內餵為好;投餌要有固定的位置,這樣魚集中攝食可減少浪費;餌料一定要新鮮無腐敗變質;投餌量以滿足魚類生長所需營養又不過剩為度。日投餌量依據箱或池中魚的情況,一般約為魚體總重的2-4%或以投餌後30-60分鐘吃完為標準進行綜合判斷。具體投餌時,還應根據季節、氣候特徵、水溫、水質差異、魚的攝食強度做適當增減,切忌隨意多投或少投、幾天不投或幾天的量一起投。若外出不能每日投喂,只需出門前按正常投餵與換好清水,確保水質清晰與氧氣充足,短暫的數天飢餓對魚健康無影響,千萬不要將幾天的餌料一起投餵進魚缸而造成魚死亡。

種魚 種魚

疾病表現

發現魚有食欲不振、遊動無神、體色失常、身上長有白膜等異常情況時,是患病的先兆。要把患病嫌疑的魚單獨放在一個缸里進行隔離,防止疾病蔓延。此時要注意幾點:撈魚動作要輕。隔離時,務必使用原有的水。只放置換氣裝置與保溫器。應該使病魚接受少量日光照射,保持水質清潔。若病魚還能吃食,可以投餵少量,以增強病魚的體質,使病魚早日恢復健康。

處理方法

以下例舉了一些黑魔鬼養殖中出現的常見病與: 
1.外傷:魚的黏膜十分細膩,不注意即會傷及魚,容易感染黴菌與細菌。治療方法:a.直接在外傷處塗抹紅藥水(應避免塗在眼部),每天1一2次。b.將病魚泡在四環素、土黴素、青黴素等稀溶液里進行藥浴,濃度1一2ppm。c.受傷處塗抹紅黴素軟膏、四環素軟膏,然後浸泡在濃度為2ppm四環素藥液中。  
2.小瓜蟲病(白點病):病魚常在水草、石塊上摩擦身體,可見魚體和魚鰭上有白色斑點。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常常大批死亡。治療方法:a.提高水溫病原蟲便離開魚體。這種寄生蟲在沒有宿主的情況下容易死亡。b.把病魚放在28一30℃左右的水中,每隔一天給病魚換水(加少許食鹽),直至魚病痊癒。c.用2PPm的甲基藍溶液浸泡病魚,每天浸泡6小時。d.用熱水溶解酸奎寧放在28一30℃的水中,將病魚放入。  
3.水霉病:發現魚體長“白毛”,病情嚴重後,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死亡。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治療方法:a.用3%的食鹽水浸泡病魚,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b.用2ppm高錳酸鉀溶液加5%食鹽水浸泡20-30分鐘,每天一次。c.用濃度為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病魚20一30分鐘,每天2次。d.把病魚浸泡在濃度為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里,直至痊癒。

4.爛鰭病:初期魚鰭變白,進而傷口分泌粘液,魚鰭腐爛,導致病魚死亡。尾鰭與背鰭、腹鰭均有可能腐爛。治療方法:a.用5%食鹽水浸泡病魚,直至痊癒。b.每10公斤水中放入5一10萬單位的青黴素浸泡病魚,直至治癒。c.5ppm呋喃西林5%食鹽浸泡病魚。d.食鹽水加高錳酸鉀(2ppm)浸泡病魚。  
5.爛嘴病(棉口病):魚口周圍變白的疾病,又稱棉口病或白嘴病。治療方法:在缸中,每4公斤水加入5一10萬單位水溶性青黴素。亦可用金黴素治療。需將水族箱進行消毒處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過病魚的缸和撈過病魚的魚網。  
6.吸蟲病:魚患病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在水箱中游來游去。治療方法:將病魚放入福馬林水溶液中,每4公斤水中放入福馬林1CC。病魚放入浸泡10~20秒鐘後,立即撈出放回原水箱中。每日二次,連續2一3天即可治癒。  
7.魚虱病:病魚皮膚發炎,皮膚潰爛。當寄生蟲吸附於魚體時,魚會用身體摩擦玻璃等。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1.0-1.5%的食鹽水中,經2一3天,即可驅除寄生蟲。  
8.松鱗病(松果病):病魚鱗片豎起象松果狀。治療方法:a.把病魚浸入濃度為5萬分之一單位的四環素水溶液中洗浴,每天2次,每次一小時。b.用2%的氯化鈉溶液與3%的碳酸氫鈉溶液混合,病魚每日藥浴2次,每次10分鐘。c.每40公斤水中加0.5克氯黴素浸浴。  
9.胡椒病:病魚身體和魚鰭上面會出現細小的黃色粉狀物,象撒了胡椒粉一樣。治療方法:將魚放入5%的食鹽水中,大約2一3天可治癒。經常換水,保持水清潔,可預防此病。  
10.感冒:魚靜止不動,浮於水面,皮膚和鰭失去光澤,顏色暗淡。治療方法:將水溫恆定,用小蘇打或1%的食鹽溶液浸泡病魚,增加光照,以求其漸漸恢復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