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緣九棘鱸

黑緣九棘鱸

黑緣九棘鱸(學名: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為鮨科九棘鱸屬的魚類,俗名黑邊鰭膾。分布於台灣蘭嶼、東港等。黑緣九棘鱸一般棲息於水深40公尺以下之礁石區。主要以魚類為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黑緣九棘鱸黑緣九棘鱸

中文名:黑緣九刺鮨
學名:Cephalopholisspiloparaea
英文名:Cephalopholisanalis,Cephalopholisaurantia,Cephalopholisaurantius,Cephalopholisspiloparae,Cephalopholisspiloparaeus,Serranusspiloparaeus
俗名:黑邊九棘鱸黑邊鱠,過魚,石斑
科名:Serranidae
科中文名:鮨科
同種異名:Cephalopholisanalis,Cephalopholisaurantia,Cephalopholisaurantius,Cephalopholisspiloparae,Cephalopholisspiloparaeus,Serranusspiloparaeus

模式種產地:Pondicherry, India and Sri Lank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法屬玻里尼亞,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中國台灣東部、南部、澎湖及蘭嶼等沿岸均有產。

棲息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5-100米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75倍。頭背部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齶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緣圓,後緣具鋸齒緣或不規則;下鰓蓋及間鰓蓋微具鋸齒,但埋於皮下。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6-76;縱列鱗數115-134。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延伸至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約略等長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成魚時頭部及體側散布紅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點;稚魚時,體側散布黑色斑點。頭部、上頜骨和唇部泛著粉紅色光澤;胸鰭橘色;腹鰭末緣略黑;尾鰭後端暗色,具淡色緣。

漁業利用

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或魚籠捕獲。煮湯是極佳的作法,肉質好,味道美。

其他資料

最大體長:22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