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脈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清熱除濕,消炎接骨。治瘧疾,肝炎,風濕骨痛,結膜炎。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高30~50厘米,基部木質,節部略膨大,稍帶紫黑色。葉對生;葉柄短;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2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葉脈下面隆起,側脈4對弧形伸展;托葉連合成杯狀,有線形裂齒。頭狀花序腋生,花序柄長0.5~2.5厘米;小花暗紫色。蒴果球形。
分布區域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中。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汁點眼。
相關配伍
①治瘧疾:黑節草五錢,斑鳩站四錢,紅稗五錢。水煎服。
②治肝炎:乾黑節草三至五錢。水煎服。
③治風濕骨痛:黑節草根四錢,四能草五錢,九股牛一兩。泡酒服。每服十毫升,日服二次。
④治結膜炎:鮮黑節草,洗淨,搗汁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