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2003.9—2004.9:在保加利亞作訪問學者。1999.9—2002.12: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三脈紫菀多倍體複合體的物種生物學研究。
1987.9—1990.7:在華中師範大學生科院種子植物分類學方向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參加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神農架及三峽地區作物種質資源考察”,並完成碩士論文:川東三縣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1978.9—1982.7:在華中師範大學生物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0.8至今:在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植物學教學與科研。其間,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999.9—2002.12)和出國做訪問學者(2003.9—2004.9)。1982.8—1987.8:在湖北荊門國營宏圖飛機製造廠子弟中學教生物學。
承擔教學任務
本科教學:主講《種子植物分類學》、《PlantBiology》和《植物學、植物生態學野外實習》
承擔科研課題
2009—2011:三脈紫菀多倍體複合體(菊科)的譜系地理學研究(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2005—2008:《FloraofChina》紫菀屬修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的子課題)。主持。
2005—2007:歐亞廣義紫菀屬(菊科)的系統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
2003—2005:中國三脈紫菀多倍體複合體的系統學研究(省自然基金)。主持。
2002—2003:中國紫菀屬(廣義)的系統學研究(博士啟動基金)。主持。
1999—2002:三脈紫菀多倍體複合體的物種生物學研究(博士論文研究)。主持。
1996—1998: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自然植被調查(世界環保基金GEF項目)。參加。
代表性論著
[1]LiWP.HighPolyploidy,multipleploidylevelsandunusuallyhighfrequencyofaneuploidsinanaturalpopulationofAsterageratoidesvar.pendulus.(Submitted)[2]劉勝祥,黎維平。2007.植物學。科學出版社。
[3]黎維平,張平,殷根深。2008。蝦須草屬位於紫菀族的新證據。植物分類學報46(4):608–613。(SCIE期刊)
[4]LiWP.2006.NaturalhybridizationbetweenAsterageratoidesvar.scaberulusandKalimerisindica(Asteraceae):evidencesfrommorphology,karyotypeandITSsequences.BotanicalStudies47:191-197.(SCI源期刊)
[5]黎維平,陳功錫。2006。湖南紫菀屬(菊科)一新變種--垂莖三脈紫菀。植物分類學報44:348-350。(SCIE期刊)
[6]LiWP.2005.TheCytogeographyofAsterageratoidesvar.laticorymbus(Asteraceae),apolyploidcomplexendemictoChina.BotanicalBulletinofAcademiaSinica46:355-361.(SCI源期刊)
[7]黎維平,劉勝祥。2005。小花三脈紫菀和狹葉三脈紫菀的區別:形態學和細胞學證據。植物分類學報43:31-36。(SCIE期刊)
[8]黎維平,劉勝祥。2005。微糙三脈紫菀的細胞地理學研究。生命科學研究9:68-72。
[9]LiWP,ZhangZG.2004.Astershennongjiaensis(Asteraceae),anewspeciesfromCentralChina.BotanicalBulletinofAcademiaSinica45:95-99.(SCI源期刊)
[10]LiWP.2004.TwovarietiesoftheAsterageratoidescomplexintheYueluMountain,China:karyotypeandreproductiveisolation.InDorbromirEeds,CompilationofScientificPapers“NaturalSciences2004”.Shumen:UniversityPressofKonstantinPreslavskyUniversity.233-240.
[11]黎維平。2003。三脈紫菀複合體(菊科)的研究歷史和存在的問題。生命科學研究(增刊)7:131-135。
[12]黎維平。2003。三峽庫區川鄂紫菀(菊科)的形態學和細胞學研究。生命科學研究7:70-72。
[13]黎維平。2002。三脈紫菀多倍體複合體的物種生物學研究。長沙:湖南農業大學。博士論文。
[14]黎維平,劉勝祥。2002。湖南菊科紫菀屬一新種——吉首紫菀。植物分類學報40:4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