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府 簡介
現在叫黎平縣,屬於黔東南自治州管轄.
黎平,位於貴州東南,與湖南、廣西接壤,面積4441平方公里,人口50萬,其中侗族人口占70%,是中國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縣。
黎平府公元1434年前所在地是現在的黎平寨
黎平寨位於黎平縣城西南10公里(直線),屬德鳳鎮,侗族。黎雙公路由寨中經過,明朝以前黎平府建於此,故名黎平府。塊狀聚落,木瓦面或丁皮頂住房。該村原分上中下三寨,每寨有座鼓樓,因遭火災已毀。海拔620米,年均氣溫15.2度,無霜期270天,主產水稻、黃豆,產杉、松。
元至治二年(1322年),置上黎平長官司,黎平之名始於此,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黎平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置黎平府於官團(今黎平寨南)。明宣德九年(1434)府城駐地由官團遷至五腦寨(即現在的黎平縣所在地,沿用原來的黎平寨名字),為府、衛同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德鳳鎮。
黎平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
文明開發史久遠,歷史文化厚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黎平設府,古時為黔湘桂交界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黎平府舊址——德鳳古城如今尚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建築群,是貴州省10大歷史文化古鎮之一。黎平是紅軍長征入黔的第一站,“黎平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會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黎平境內山脈交織,溪河縱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繁茂。是貴州省10個重點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高達58.44%;木材、楠竹蓄積量分別居貴州省第一、二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80210千瓦,盛產松脂、茶葉、中藥材、桐油、黃金、大理石、高領土等。黎平地質複雜,溶洞眾多,且景觀各異,奇特迷人。境內由於山勢陡峭,溪河奔流,瀑布隨處可見,雄壯而柔美。
黎平侗族文化底蘊深厚
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民俗民風古樸、濃郁。這裡是侗族女神“薩”誕生和取義成仁之地;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發祥地,侗戲的原生地;黎平現存侗族鼓樓最多的縣;黎平擁有全國最大侗寨——肇興、中國首座侗族生態博物館----中挪合作中國貴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這裡各地農村侗族節慶活動眾多,幾乎月月都有;各種神話、傳說、故事、笑話、寓言、諺語在民間仍廣為流傳。這裡是八百里侗疆的腹地,是最典型的侗鄉,是中國侗族文化中心,有著“侗都黎平”之美譽,同時因黎平的侗族大歌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而被稱為“侗族大歌之都”。
黎平有四項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的天然石拱橋——高屯天生橋;最早的侗族鼓樓雛型——述洞獨柱鼓樓;埋藏於地下最久、體積最大的陰沉木——杉木陰沉木;最大的侗寨鼓樓群——肇興鼓樓群。四項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在一個縣,這在貴州乃至全國都罕見的。
因為黎平的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和它的不可替代性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中國旅遊最好的兩條黃金線路之一;聯合國鄉土文化組織確定為全球“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十個聖地之一;國家林業局列為“黎平國家森林公園”;國務院公布為"黎平侗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黎平肇興被國家文化部列為中國首批民族民間文化重點保護試點單位之一;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三個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和七個爭創旅遊示範縣城之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黎平縣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發展,在建的黎平機場,將於2005年建成通航,黎平定將隨著機場的通航而實現經的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