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離之音

據傳說,這是周人東遷後一位大夫重遊故都,見昔日繁華的宗廟宮室,已夷為平地,且遍種黍稷,不禁傷心落淚,吟唱成篇。後來,人們往往把亡國之痛、興亡之感,稱作“黍離之悲”。

原文

《詩經·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黍離之音 黍離之音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注釋

1.黍 :一種農作物,即糜子,子實去皮後叫黃米,有黏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2.離離:莊家一行行排列的樣子。

3.稷 :穀子,一說高粱。

4.行邁:遠行。邁,行、走;

5.靡靡:遲遲、緩慢, 猶疑不決的樣子。

6.中心:內心;

7.搖搖:心中愁悶難忍。

8.謂:說;

9.悠悠:遙遠、渺茫;

10.此何人哉:這(指故國淪亡的淒涼景象)是誰造成的呢?;

11.實:籽粒;

12.噎 :食物塞住咽喉,哽咽。

譯文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當我有所求。浩渺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當我有所求。浩渺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結出粒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難過,哽咽難言。了解我的人知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當我有所求。浩渺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選自《詩經··黍離》。黍離是詩經里的一首,采於民間,是周代社會生活中的民間歌謠,基本產生於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距今三千年左右。作者不可考。

表達了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每讀此詩,都會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濃濃的憂鬱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嘆的語式又讓感傷的情緒顯得格外深沉、強烈。我曾經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讓詩人“心憂”的到底是什麼呢?詩中沒有說,詩人好象很突然地就憂慮起來了。從詩的字面看,三章的內容簡潔明了:詩人在茂密成行的黍稷之間徘徊,便情不自禁憂傷起來,而且伴隨著黍稷的成長(出苗-成穗-結實),那股傷感越來越濃(中心搖搖-中心如醉-中心如噎)鬱積在詩人的心裡無處宣洩,不得不仰望蒼穹,一聲長嘆: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是什麼原因讓詩人如此憂鬱悲怨卻又不能說出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心憂”的緣由?壓抑著詩人的顯然是一股沉重強大、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抗爭的勢力。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詩人是不能說?不願說?不敢說?而這一切一切的誘因竟是地里逐漸長熟的莊稼!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詩人究竟有沒有相知者呢?如果有,那相知者一定與詩人有著同樣的身份、同樣的處境、同樣的感觸、同樣的難言的苦衷。

這首詩作於西周滅亡後:一位周朝士大夫路過舊都,見昔日宮殿夷為平地,種上莊稼,不勝感慨,寫下了這篇哀婉悲傷的詩。

詩經

《詩經》共收錄詩歌305首,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雅”是正聲雅樂,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頌”是祭祀樂歌,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是“五經”之一。《詩經》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詩經》表現手法上分為賦、比、興。與風、雅、頌合稱“六義”。

《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