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鵐英倫亞種
黃鵐英倫亞種(學名:Emberiza citrinella caliginosa)屬小型鳴禽。體羽似麻雀,頭上、眉紋、眼後紋和頰部黃色;背栗灰,腰和尾上覆羽栗色;翼和尾羽暗褐,外側兩枚尾羽外翈具大型白斑;頦、喉、胸和腹鮮黃,體側有銹栗色縱紋。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喜棲於林緣、林間空地、林間小道旁和荒地、耕地等處,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愛爾蘭,英倫三島,包括威爾斯南部和英格蘭的北部和西部。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黃鵐英倫亞種
- 別名:英倫黃鵐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雀形目
- 科:鵐科
- 屬:鵐屬
- 種:黃鵐
- 亞種:黃鵐英倫亞種
信息
中文學名:黃鵐英倫亞種
拉丁學名:Emberizacitrinellacaliginosa
別稱:英倫黃鵐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鵐科
屬:鵐屬
種:黃鵐
亞種:黃鵐英倫亞種
命名者及時間:Clancey,1940
英文名稱:yellowhammer
外形特徵
黃鵐英倫亞種體長約16厘米,體重24-30克,壽命18年。雄鳥頭黃且略具灰綠色條紋,髭紋栗色;下體黃,胸側的栗色雜斑成胸帶;兩脅有深色縱紋,腰棕色,上體棕褐色斑駁,羽軸色深而成縱紋,且多數羽有黃色羽緣。雌鳥與雄鳥羽色不同,頭部黃色較少,耳羽較純暗,頭頂暗灰橄欖褐色,具濃密的黑紋,羽基黃色,頰部富有小黑點,直至頦部,脅部小點斑則由黑轉成黃褐色。非繁殖期雄鳥相似但多具暗色縱紋且較少黃色,外側尾羽羽緣白色。
虹膜-深褐;嘴-藍灰;腳-粉褐。
生活習性
喜棲於林緣、林間空地、林間小道旁和荒地、耕地等處,見於有石楠及有矮叢的地帶,冬季於農耕地。停棲時凹形尾輕彈。傾斜上升後飛行迅速。性不怯疑,往往能接近數米而不驚。秋季常在地面跑行覓食,並喜沐浴,至把翼尾全浸濕後才飛至樹上晾乾。在棲枝上若被驚擾時,即直飛至空中,繞飛後再飛回原地。冬季由家族群集中成大群進行遊蕩,準備遷徙。叫聲為單音的steuf或于飛行時的清脆steelit聲。鳴聲從突出的棲處發出,為有特色的重複聲,倒數第二音節上揚且最後一音節聲長而低,聲似ze-ze-ze-ze-ze-ze-zoo-ziiii,告警時作細薄的dzee聲。有時跑行起飛時發出“sissi-sissi-ser”音節重複的叫聲。食物以穀物和草子為主,但在育雛期則以昆蟲,主為鱗翅目幼蟲及植物嫩綠部分為主。
生長繁殖
繁殖在歐洲北部、中部和西伯利亞。主要在4至8月,營巢於地上草叢、灌木和樹腳下,每窩產2至5枚,卵粉紅色棕色或紫褐色,孵化期12至14天,由雌鳥孵化,雛鳥晚成性。雌雄鳥共同育雛,雛鳥留巢期13天。
分布範圍
分布於愛爾蘭,英倫三島,包括威爾斯南部和英格蘭的北部和西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