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解放後,在當時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鼓勵下,黃青白於1950年到達紐約,並在朱利亞音樂學院退休鋼琴教授庫利奇的指導下開始其在新世界的音樂生涯。1953年,他在紐約市政廳首演,不久以後,他意識到,用口琴這個在嚴肅音樂圈子裡不被人重視的小樂器闖天下,太難了。他必須通過艱苦的路程,成為一位真正的音樂 家。1964年以來,他以室內樂音樂家的身份與一些有名望的音樂家、弦樂四重奏及室內樂隊在紐約卡內基和費舍爾音樂廳合作演出。他通過參加室內樂改變了口琴 的形象和地位。評論家說“黃青白是近代史上口琴藝術最傑出的表演大師同時又是嚴肅音樂最敏感和講究的解釋者。”著名美國作曲家貝耐特聽了黃青白演奏後,提 出要專門為他寫一首口琴與樂隊的協奏曲。此曲成為作家的名作,1981年在香港首演,黃青白的名字被收入格羅夫和李曼音樂辭典中。
1953年,他到美國紐約市大會堂作第一次演奏,從那時起,便經常到世界各國表演同時也灌錄許多口琴唱片。
1979年,黃青白與馬思宏、董先生等著名美籍華裔音樂家在紐約舉行音樂會,最高票價一百五十美元,為越南難民義演。
1980年,黃青白在台灣國父紀念館舉行口琴獨奏會,在由鋼琴家麥可梅(Michael May)伴奏演出時,所用的一隻口琴由銀製成,價值五仟美元。演出的樂曲包括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泰勒曼的F大調奏鳴曲及巴赫的Eb大調奏鳴曲等,演出非常精彩,給聽眾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許多著名音樂家,如羅素、伯納特、齊奇、曼西尼和杜鳴心(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等,均專門為黃青白譜寫口琴協奏曲和室內樂。
評價
美國音樂評論界的權威人士在紐約時報上對黃青白的評論如下:“黃青白先生既是多才多藝的奇妙的口琴演奏家,又是口琴樂器的發明和革新家。他的演奏技巧,對 樂曲的通達理解,最充份的利用樂器的能力,使他能應付自如和淋漓盡致地演奏早期古典大師巴赫 、台列曼、法施和柯卜林的作品。黃青白髮明的口琴,無論是設計 還是材料的改革上,均是劃時代的。使口琴提高到正規樂器的地位,涉足於盛大的音樂會,打破了音樂界那些保守人士的墨守成規的偏見。”具有權威性的英國格羅荷音樂辭典和西德音樂新辭典已將黃青白列入音樂名人之列。尤其是烈曼編著的權威音樂大全《音樂字典》(RIEMANNS'MUCIK LEXICON)中,黃青白是所列的世界上唯一口琴演奏家。黃青白曾擔任紐約市甲魚灣音樂學校口琴系主任。紐約市大學金七堡魯社區學院音 樂教師,紐約州漢納樂器公司研究發展組主任。中美恢復邦交以後,從1979年開始黃青白被邀到中國演出講學。他與中央樂團和上海樂團合作並熱心推廣十二音口琴。
1993年口琴年會上,美國口琴保護和促進協會授予黃青白“1993年度口琴演奏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