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宗聖祠

黃陂宗聖祠

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曾家大灣有一座頗有來歷的山巒——三台山。該山東麓屹立著一座古樸、典雅的紅色祠堂,她就是華中地區僅存的曾氏宗祠——宗聖祠。該祠氣勢宏偉、布局合理、構型獨特、用材講究、色澤莊嚴,在眾多的各姓宗祠中堪稱“鶴立雞群”。它像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用無聲的語言向人們講述著我們名族的歷史和陂邑曾氏的變遷與興衰。“宗聖”指的是春秋末年魯國先賢曾參的封號。黃陂曾氏為曾參後裔。為武漢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黃陂東鄉曾氏宗族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和完整的井然有序的譜系,但並不是陂邑土著,人數也不很多。然而在東鄉八大姓之中,曾氏宗族卻毫不誇張地被人稱為“望族”。其原因有二:一是該族徙陂甚早,自明代至今有數百餘年的歷史;二是自前清起,文武兩道,該族人才輩出,文者才冠兩湖,武者能安邦定國,於社會於國家,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

宗聖祠 宗聖祠

黃陂曾氏一脈為明末清初由湖南遷徙來鄂,至嘉慶年間始築宗聖祠於村頭,現存祠堂為清末所建,仍依舊制花崗石為基,紅磚為牆,東西42米、南北14米,占地588平方米。據曾浩文回憶,祠堂分上中下三殿,橫樑立柱、門欄窗欞皆雕龍畫鳳,額碑懸於門樓,左右鑲以祥瑞圖案的石雕,尤其是外牆一色的紅磚砌築,體現出封建朝代對儒 聖的尊崇和特殊的規制,在當時蔚為壯觀。宗聖祠在黃陂東鄉一帶遠近聞名。一是因為祠堂大,二是因為禮堂牆身為紅磚砌築,這一點極為罕見。專家分析,以先祖功德名作為氏族祠堂之名極為罕見。

“宗聖”指的是春秋末年魯國先賢曾參的封號。曾參又稱為曾子,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相傳曾參16歲時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此,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是孔子學說最重要的繼承人和傳播者,有《大學》、《孝經》傳世,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思想道德營養,是我國儒家學派的重要思想內容。憑藉其在儒家學說中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儒家的重要建樹,曾參得以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史載,自北宋仁宗皇帝改孔子“文宣公”封號改為“衍聖公”後,至南宋時,曾參與顏回、子思、孟子被尊為“四配”,並於元至順元年封為“郕國宗聖公”,明嘉靖年間改封為“宗聖”。通常,民間有“曾無二姓”之說,曾姓後裔均把曾參奉為開派祖先。

名門望族

黃陂區蔡榨街道的曾家大灣,有一座保存得相對完好的祠堂,這座祠堂非常特別,不論是外形,還是它背後隱藏著的歷史,都讓它在眾多的宗姓祠堂里“鶴立雞群”。這就是“曾氏宗聖祠”。

曾氏宗聖祠所在的黃陂區,歷史上一直被稱作“黃陂東鄉”,這個地方住著八大姓氏,而曾氏一族被當地人稱為“望族”,這個稱呼一點也不誇張。

百年宗聖祠

宗聖祠並不難找,進入“桃元鄉”之後沒多久就看見一座紅色的大磚房,很是氣派,一座座灰色的三層樓中,這座祠堂顯得“鶴立雞群”。宗聖祠坐西朝東,取“紫氣東來”之義,東西長40 多米,南北寬14 米,總面積588 平方米。

宗聖祠第四次維修落成典禮 宗聖祠第四次維修落成典禮

宗聖祠依山而建,分為上、中、下三段,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祠堂外牆全部用紅磚砌成,大門上方有一方石雕“桃園國小”,門前周圍的道路幾乎不見泥土,都是用青石板鋪就而成,因此一百多年過去了,祠堂仍顯得纖塵不染,古韻十足。

祠堂已經成了荒宅,曾家後人閉上眼睛還能記起祠堂的內部構造:前廳大門一打開,兩側是廂房,給看祠人住的;天井裡面有兩棵很大的桂花樹,桂花一開,遠遠就聞得到香味;中殿是會議室,是宗族長者開會的地方;上殿供奉著祖先的牌位和聖人。“每逢正月十五,所有姓曾的都要來這裡上香,我們小孩子就是湊熱鬧,玩燈,放眼望去,哪兒都是黑的,燈籠一照,紅色的房子很好看。”

紅磚,唯宗聖祠可用

紅色的祠堂一般極為罕見,普通的宗祠只準用白石砌造,只有宗聖祠可以用紅色,在中國歷史上,曾子(曾參)憑藉其在儒家學說中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儒家的重要建樹,得以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齊名,並稱為“四聖”。只有這四個姓的家族才能用紅磚造祠堂,因為皆出自聖人之脈。在這裡,這四個姓之間一般是不能通婚的,因為“都是一家人,都是親兄弟姐妹”,結親就有會“有亂綱常”。

宗祠

曾氏宗祠,名曰“宗聖祠”,其名源於該族先祖曾參,曾參志攻儒學,著有《大學》、《孝經》兩書傳世,被歷代帝王尊稱為“宗聖”,與孔子“衍聖”等四聖並列於世,曾氏宗祠取名“宗聖祠”即源於此。
又,一般宗祠只準用白石砌造,唯宗聖祠可用紅色,因為該族源出聖人之脈。前清時期規定:凡途徑宗聖祠者,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崇敬。
黃陂祠始建於前清嘉慶年間,光緒年間二次重修,現存之祠,乃清末民國初年第三次修成的。
下面僅從該祠的布局結構,內外裝潢,匾聯及毀拆情況予以大概敘述:
1. 布局與結構:
宗聖祠選址在三台山東麓,曾家大灣村北,俗稱青龍咀之傍,座
西朝東,寓取紫氣東來之兆,東西長42米,南北寬14米,占地面積588平方米。該祠依山就勢,分上、中、下三段,步步高升,門呈雙八字形,當門石樑長一丈六尺,大門高九尺九寸,寬四尺五寸,門邊立栓寬一尺五寸,厚一尺帶零。
祠內露天處皆用板石鋪就,不見泥土。
下殿兩暗一明,南北兩廂舊為穀倉,儲放族佃之租谷,大門上方有一暗樓,存放曾大觀盔甲大刀。(遺物毀於1958年大辦鋼鐵時)
中殿三間,中為議事廳,左右兩廂辦有族學,據記載,該學堂名曰“省身學堂”。宿儒曾幼垣充任教員,生徒多時達百人左右,有的學生遠達數十里之遙求學至此住讀。塾師年薪稻米20-30石之間。
上殿乃該族祀祖之所,正中設神龕,高達屋頂,該族人在此祭祖、行禮。
上中殿間南北各有兩個廂房,供外地塾師住宿,圍拱出中間一個天井,呈四合之勢。
中下殿之間,南北各有一個丹墀,丹墀中各種古桂一株,每當金秋時節,桂花盛開,香溢數里。
祠北近處有一民房乃護祠族人住所。
2. 內外裝潢及匾聯類:
宗聖祠為陂邑曾氏宗祠之首,故內外裝潢十分講究。
外形:下殿山牆頂端三圓相連,取三元聚合之意,中殿南北山牆
三疊飛蹺,上殿山牆傳統屋頂一披兩分。
上殿屋沿分水用特製牡丹(圖案)紅方磚封沿嚴砌,屋脊用琉璃瓦裝飾,中間豎立一斗大銅鼎,屋脊南北兩端各有一蟠龍聳峙,尾上頭下,張口昂首,屋脊下方南北各有一圓形浮雕,南為“鹿(六)鶴里(合)同春“,北為”驎吐玉書“。(殘痕尤在)
中殿北側開一側門,門上方書“沂水春風“。
下殿前面屋沿有四個獸頭,獸頭下方及廊沿均用牡丹紅方磚裝砌。
祠堂大門上方有一花石雕刻“宗聖祠“三個字,四周飾以雙龍戲珠圖案浮雕。(殘雕不全)
所有的屋沿瓦頭,上下各用特製的瓦頭裝飾,上瓦頭煅燒有宗聖祠三字,下瓦頭飾以浮雲圖案。(殘瓦尚有一些)
內部:宗聖祠內木柱林立,上中殿計為頂梁木柱38根之多,傍牆立柱均用鐵絆與外牆緊密相連,大柱對徑盈尺,小柱也不少八寸。
屋樑全部使用迭梁,中梁、上樑南北兩間一梁相通,樑柱之間有縷花之巨木支撐。
除下殿外,中上兩殿全部鼓皮隔扇,不見牆石,殿內隔扇,雕龍縷花,木板皆上特製之油,色澤古樸一致,富麗之極。
該祠所用木料全系湘省水運而來,材質極佳,上殿屋架呈品字形(台拱結構),兩根大托梁對徑2尺有餘。
宗聖祠的設計師,是該族曾鄧家田的魯廣毓。
施工人員為兩處民間匠人,一為東鄉楊家河,一為東鄉黃土坡之匠人。
3. 匾聯之類:
宗聖祠既為陂邑曾氏總祠,除在裝修上講究其格局造型外,也十分意匾聯的層次。據父老記憶,該祠內共有各匾五塊,每塊匾長六尺有餘,寬三尺以上。
一是:曾大觀題:“舊德先疇”
二是:“省身念祖”
三是:“一貫流傳”
四是:“武城世澤”
五是:皇賜御匾“七葉衍祥”
楹聯計有三副:
一. 中殿兩邊之抱柱對聯:
東魯溯淵源蔚起人文五十七傳分世系
西陵稱聖地宏開堂搆千百萬載薦馨香
落款: 裔孫 國藩
又相傳此聯乃曾國藩所書,現據譜載此非藩之於書,乃湘省宗人傳道所書。
二. 上殿兩邊之抱柱對聯:
聖賢門第傳三楚
將相家聲震兩湖
三、 龕兩邊對聯一副:
金闕賜龍章省身念祖
廟堂薦羊棗追遠抒誠
4. 宗聖祠毀拆經過及現狀:
解放前宗聖祠是一個常人不敢涉足的神聖地方,一般族人除每年兩次大祭外,誰也不敢隨意進出祠堂。土改後,該祠作為勝利果實曾分為三戶無住房的貧農,但三戶農民誰也不住進這座祠堂。隨即糧店成立,借該祠為倉庫,存放稻穀,在谷堆的重壓下,祠南邊山牆被重壓擠裂。1952年糧店遷往桃園店,祠堂內開設學校。隨著學校的發展,教室不夠,校方逐步拆除祠內構造物,闢為教室,又不斷開窗開門,拆丹墀毀死古桂兩株,拆去鼓皮木板搭樓,做桌、凳,樓上教師辦公住宿,樓下上課。
1965年,學校開班12個,學生達500餘人,在祠堂北側,建土磚平方七個半教室,所用屋樑全系鋸下的祠堂屋頂的疊梁剖開而成,所用屋瓦也全部是從祠堂屋面上抽揭下來的。
文革期間,紅衛兵大舉破四舊,宗聖祠內外一切裝飾物都被視為四舊而一併打毀,屋脊上的銅鼎被學校老師用巨錘敲碎作廢物處理。
以上種種毀拆行為,除文革破四舊外,全都是背著曾氏名族人悄悄地進行,這種破壞性建設與維修給村民以極大的反感,故此,該村與學校關係一直不好,多次發生“鬧學”事件。
宗聖祠下殿兩堵土牆歪斜達一尺左右,上殿屋頂下陷八寸之多,所有立柱頂端炸裂。若不是原始建築牢固結實,這全縣僅存的民俗建築早已成為一堆瓦礫。

2016年冬,族人進行第四次大型維修,煥然一新,2017年4月2日舉行全體族人隆重聚會,熱鬧非凡!
“宗聖祠”這座民俗建築,距今百年,但它確實代表著晚清朝末年的建築風格、建築藝術和當時風情。

才人輩出

該族族譜記載:陂東曾氏一世祖,潮球公,從湖南寧鄉,宦遷入陂(官名不詳),定居洪家橋,後子孫轉徙大堤口,購得閔天官之莊園“閔家大灣”,子孫繁衍,丁口日眾,終改“閔家大灣”為“曾家大灣”。前清嘉慶年間,在灣北修祠以祀祖。這期間該族出現了一個文武雙全的的官員——曾大觀。
曾大觀,字靜齋,生於前清乾隆年間,乾隆己未年以武舉身份入京,殿試榜眼,官封游擊、總鎮等職。後因征台有功,官升紹興水師提督,行浙江提督事。旋迴朝,御賜鴻宴,欽賜“我朝福將”御匾和“靜齋巡海圖”,官遷翟州,歷嘉慶、道光兩朝,於道光年間病逝,其人與我區另一文榜眼劉彬士齊名。著名名族英雄林則徐有詩讚曰:神山初日射金鰲,橫海樓船下瀨豪,鯷壑天風傳鼓角,蛟門雲水洗弓刀,清時縱少跳梁警,勁旅休忘戰艦勞,準備圖形上麟閣,天吳錯繡折波濤。

光緒年間,世界列強為其侵華利益之需,在我國各地大舉修築鐵路,其時,陂東曾出了一個外交手腕靈活、善於理財的買辦企業家曾謂卿。
曾謂卿行七,人稱“七太爺”,他長期協辦“平漢”線下段的鐵路工程。因其經營有方,家遂大富,富甲一方,北在我縣姚集,南到武湖均有其田莊。
延至民國革命時期,為尋求救國救民之道,陂東曾氏先後湧現了不少的傑出人物,他們雖然政見不同,道路不同,然其為國為民之心不可沒。
如曾覺先生,早年參加同盟會,二十年代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共早期黨員,為了革命,曾登報聲明,與其家庭劃清界限、斷絕關係,為共產黨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還有曾昭渠先生,曾昭乾先生,曾詠梅女士等都先後在不同地方參加紅軍,投身共產革命
這期間也有不少曾氏民族人在國民黨在政府中任職。
如曾振瀛先生,在日寇侵華武漢淪陷、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出任國民黨恩施行轅主任,代衛立煌先生主持政務,並長期擔任湖省政府秘書長。1947年調任黃陂縣長,在黃陂任職期間,大膽提出文明治縣之綱要。
瀛子,曾憲鼎先生,早年畢業於華中農大,立志農業救國。國民黨敗逃台灣後,鼎出任聯合國糧農官員,上將軍銜,專管亞洲農業事務,直至退休。(尚健在台)
解放後,由於國家安定,社會繁榮,陂東曾氏更是人才濟濟,能人輩出,他們是:
曾卓(覺先生之子),族名慶寇,現代詩人,幼即聰穎,與胡風先生過從甚密,其人才華出眾,詩風活健,自成一派。解放後任武漢市文聯主席和湖北省作協副主席。
曾憲武先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中科院碩士研究生,赴美攻讀博士後學位。學成,榮獲美休斯頓、密執安等五所名牌大學特聘數學教授,為振興中華,他毅然辭聘,現任武漢大學一級數學教授。
曾剛,青年博士,畢業於湖北大學,後赴德攻讀經濟管理博士後學位,學成留德,現任德國東亞經濟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曾憲勛先生,中年科學家,高級工程師。畢業於哈工大,現任第二汽車製造廠標準件廠總工程師、兼副廠長。
人才的多少,反映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它標誌著該地區的經濟文化層次。陂東曾氏歷稱“望族”其原因就在於此。曾氏宗祠——宗聖祠,亦在曾姓族人的心目中成為自豪、驕傲的象徵,這也是宗聖祠至今尚能較完整地保存於世的根本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