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定律

黃金定律

該定律(也稱黃金分割率)認為,任何長度的單位進行分割,0.618和0.382的神奇數字是一個分割點,在這分割點上會產生黃金效果。所以稱為黃金定律。黃金定律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黃金周期循環,又稱神奇黃金數字,另一部分是黃金分割優選法。

基本信息

神奇數字

13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斐波納奇發現了神奇數字。即:1,2,3,5,8,13,21,34,55,89,144……這些數字的前兩個之和,等於後一個數字。如:1+2=3;2+3=5;……55+89=144……神奇數字更神奇的是:

1.前一個數字與後一個數字比,比率趨於0.618034……(無理數)。如:1÷2=0.5;2÷3=0.667;3÷5=0.6;5÷8=0.625;8÷13=0.615;……89÷144=0.618……

2.後一個數字與前一個數字比,比率趨於1.618。如:5÷3=1.667;8÷5=1.6;21÷13=1.615;89÷55=1.618……

3.相隔兩位的數字相比,比率接近0.382和2.618。如:8÷21=0.381;13÷34=0.382;21÷55=0.382;21÷8=2.625;43÷13=2.615;55÷21=2.619……4.0.382×0.618=0.236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神奇數字基本是圍繞0.382和0.618發生各種變化,從而衍生出其他的數字,如1.618,2.618,0.236,……因此,股市的漲漲跌跌也與神奇數字有關。

黃金定律

該定律(也稱黃金分割率)認為,任何長度的單位進行分割,0.618和0.382的神奇數字是一個分割點,在這分割點上會產生黃金效果。所以稱為黃金定律。如:某人身高1.75米,如果人體比例效果最佳的話,應該是該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和腰部到腳部的距離按0.382和0.618的神奇數字進行黃金分割,人體才對稱協調。如果倒過來分割,此人將顯得長身子,小短腿,非常不協調。所以該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最好是0.6685,腰部到腳部的距離最好是1.0815,此人身材看起來非常舒服。試想如果該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是1.0815,腰部到腳部的距離是0.6685,這人看上去……

黃金定律對建築構圖、商業網點的設立、體育比賽節奏控制、合理安排學習工作時間等都有黃金神奇的作用。具體運用到股市中,黃金定律也可以作為參考。

一般認為,如果股價上升或下跌到黃金分割區域,則發生變數的機率比較大。波浪理論的上升、下跌幅度,其基本計算依據就是根據黃金定律。

需要注意的是:黃金定律只是一個參考的工具,不能就此武斷作出炒股決策,還要參考其他因素和指標。另外,黃金分割點和黃金分割區域是有區別的,不應該教條等待黃金分割點的出現再作出決策,為掌握提前量,實際運用中應該把黃金分割區域的出現作為及時決策的依據。如上面舉的人體身材例子,理論上測算該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最好是0.6685,腰部到腳部的距離最好是1.0815。但是實際中,絲毫不差真正達到此標準的可以說根本不可能。因此,只要此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大體在0.6685區域,腰部到腳部的距離大體在1.0815區域,就相當標準了,看起來也會非常舒服。

套用之招

黃金定律黃金定律
黃金定率用0.382和0.618為黃金係數框算股價上升和下降幅度。當接近這一邊界時,股價開始有新的動作(或上或下)。如果不設立區間,上下無限制,則股價計算無限延長。如滬指1999年從1047點起步,它的第一目標位是1047×(1+0.382)=1446.96點。事實證明,1999年6月14日,滬指1999年首次衝上1400點,以最高點報收在1427點,基本接近1446.96點(有一點誤差是正常的)。當第一目標位實現後,股指有些不穩,6月15日回調收盤價1387點。但《人民日報》特評文章一發表,股指又向第二目標位0.618發起衝擊。否則,很難站穩0.382位區。

第二目標位是1047×(1+0.618)=1694點。6月25日,滬指最高達1705點,超過1694一些,由於這一區位敏感,股指又發生震動,當日收盤為1593點。後三日,股指在此區域震盪加劇,無法實現第三目標,隨即告落。

假如按設定區間算,則應將滬指設定在1047點至1422點(1998年6月4日最高點)。這樣算來:第一目標位:(1422-1047)×0.382+1047=1190點

第二目標位:(1422-1047)×0.618+1047=1278點

第三目標位:(1422-1047)×1+1047=1422點至此這一區間的上檔位置結束了,再往上計算,則應打破空間了。如果認為上檔壓力就在1422點,可以這樣算,如1999年前一直將1500點作為上檔壓力這樣計算。今後也可能以1999年1756點為主要參考位。這種計算法有一定道理,但在下跌中運用區間法更有效。如1999年最高點是1756點,最低點是1047點,這一區間是709點。此區間下跌檔級分別是:第一目標:1756-709×(1-0.618)=1485.16點

第二目標:1756-709×(1-0.382)=1317.84點事實證明:19997月19日,滬指收盤1479點,接近1485.16點,然後反彈到9月10日的最高點1679點又開始回落。到12月27日,落到最低點1341點,與1317點差24點,比較接近。從2002年、2003年的探底亦可證明1300點的鐵底。如果不設區間計算跌幅,那么:第一目標位:1756-1756×0.382=1085點

第二目標位:1756-1756×0.618=670.79點此算法是將下限設為0,但實際中不可能這樣,一般到一個中級底部就會穩住。因此,從目前看,設1047點區域下限計算黃金位是比較現實的。

2000年上升的空間用黃金定律計算則:第一目標位:1341×(1+0.382)=1853.26點

事實證明,2000年5月8日達到了1852.90點。

第二目標位:1341×(1+0.618)=2169.74點

事實證明2000年8月22日到達2114點,僅差55點。那么跌幅第一目標位是:2114-(2114-1341)×0.382=1819點。事實證明,滬指2000年9月25日最低點跌到1874點,差55點。有意思的是,高低點計算差55點,兩者“一抵消”,正好是黃金定律計算的價位。

如果我們用黃金定律計算2001年第一目標位,則1874+(2114-1874)×0.382=1965點。第二目標位是1874+(2114-1874)×0.618=2022點。第三目標位是1874+(2114-1874)×1=2114點。事實證明,2001年1月8日,滬指最高到2131點,僅差17點。反彈後,理論計算下跌第一目標位是:2131-(2131-1874)×0.382=2032點。第二目標位是:2131-(2131-1874)×0.618=1972點。第三目標位是:2131-(2131-1874)×1=1874點。事實證明,至2001年2月22日,滬指最低跌到1893點,已下穿第一、第二目標位,距第三目標位差13點。

如果止跌平穩,滬指理論反彈高度不設區間的話,則第一目標位是1893×1.382=2616點。但由於當時的大環境利空情況(如國有股減持21個利空因素影響),所以到6月14日,滬指最高點到2245點就停止上升。所以,黃金定律計算的價位也有失誤。必須要參考當時的其他各個因素。絕不能教條運用。

2001年6月14日,滬指最高點達到2245點,其上升起點按1000點算,上升幅度為1245點。之後開始下跌,其幅度按黃金定律計算,第一次下跌點數為:1245×0.382=475.59。下跌的第一目標區域是2245-475.59=1769.41。即滬指在1769點區域會發生變化(或繼續下跌或反彈)。第二下跌點數為:1245×0.618=769.41。下跌的第二目標區域是2245-769.41=1475.59。即滬指在1475點區域會發生變化(或繼續下跌或反彈)。事實證明,當滬指跌到1500點區域時(與1475點差25點左右),管理層就出台利好政策力保1500點大關。但是滬指反彈到多大程度?2245點跌到1500點,其下跌幅度為745點,按0.382計算反彈幅度,則反彈285點,滬指反彈的第一目標達到1785點區域。按0.618計算反彈幅度,則反彈460點,滬指反彈的第二目標達到1960點區域。事實證明,滬指在B浪反彈中,2001年10月24日,滬指最高點到1744點。之後反彈夭折。11月16日,印花稅降低,股市聞訊反彈到12月5日,滬指最高到1776點後就掉頭向下。2002年6月25日,滬指最高點到1748點後就又開始下跌。3次接近1785點區域後殺羽而歸。既然無法衝破1785區域,更談不上衝擊1960區域,因此滬指只有繼續選擇下跌探底。此時按1500點為起點上升到平均壓力區域,計算為(1744+1776+1748)÷3=1756。則1756-1500=256。按256點上升幅度計算下跌的第一目標區域是1402點,即1500-256×0.382=1402;第二區域是1341點,即1500-256×0.618=1341。事實證明,2002年11月21日,滬指跌穿1400點,最低到1389點時,滬指有一個支撐,11月29日,最高點到1450點。12月5日,滬指再次跌穿1400點時,又有一個小反彈,即12月23日,最高點到1439點。但是畢竟是反彈,所以滬指反彈完畢繼續下跌。2002年12月31日,滬指當日最低點為1348點,接近黃金分割位1341點區域,之後在2003年1月6日最低到1311點後,滬指止跌開始上升。2004年滬指最高到1783點,按黃金定律計算下跌底部為1783×0.618=1101點。事實證明,2005年6月6日,滬指跌破1000點後就開始上升(儘管底部計算有一定差異,但還是有參考作用)。可見黃金定律的作用。

以上可知,就中長期上升而言,可不設區域上限,短期要設。就下跌而言,不管短中長期,都以1~2年的中級大底部為區域下限計算更具有現實性。如1997年9月23日低點是1025點;1998年8月18日低點是1043點;1999年5月17日低點是1047點。三者平均底部是1038點,如無特別重大突發事件,1038點可作為1997年至1999年的區域下限。今後根據市場底部逐步抬高的情況,再修訂區域下限。如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平均底部區域在哪,是1700點、1500點還是1300點,這需要有一個觀察、探底的過程。一旦這個探底過程基本結束,(如1997年至1999年,1000點就是大底。)假如1300就是大底,那么可以此計算今後二三年上升空間。第一目標位:1300×1.38=1797點。第二目標位:1300×1.618=2103點。

用這個辦法運用到個股身上,原理一樣,您可以尋找某個股底部和頂部,再結合大勢分析,從而又賺指數,又賺錢!

如古越龍山(24.79,0.22,0.90%)(600059),1999年10月28日最低價為10.25元,那么它上升高度:第一目標位:0.25×1.382=14.17(元)

第二目標位:10.25×1.618=16.58(元)

第三目標位:10.25×2=20.50(元)事實證明,2000年2月15日,最高到達16.70元,與第二目標位差0.12元。如果再沖,就應實現第三目標位,但未實現,開始下跌(當時大盤也短期下跌)。這時理論計算該股下跌為:第一目標位:16.70-(16.70-10.25)×0.382=14.24(元)

第二目標位:16.70-(16.70-10.25)×0.618=12.72(元)

第三目標位:16.70-(16.70-10.25)×1=10.25(元)事實證明:3月14日最低到11.80元,正好落在第二目標位與第三目標位之間,上下相差0.92至155元,比較吻合。

如果計算反彈高度則:第一目標位:11.80+(16.70-11.80)×0.382=13.67(元)

第二目標位:11.80+(16.70-11.80)×0.618=14.82(元)

第三目標位:11.80+(16.70-11.80)×1=16.70(元)事實證明:第二目標達到,2000年4月20日最高價漲到14.78元,差0.04元。第三目標基本達到,7月5日,最高價達到15.55元,差1.15元。而此時大盤指數也正是開始創2000點新高的起點。

可見有機結合分析大盤和個股,運用黃金定律可賺指數,又可賺錢。

當然在運用黃金定律計算時,千萬不能死教條,一點都不差不可能,有時差1元、2元也是允許的。即假如古越龍山漲到14.80元或15.00元,您也要賣掉了。

經濟學上的黃金定律:1、黃金定律的含義
一個好的政策制定者應該選擇長期消費水平最高的穩定狀態,這個狀態就叫作資本積累的“黃金定律水平”,記為:kg*
2、黃金定律的基本條件
黃金定律的基本條件是:人均資本的邊際產出等於折舊率,即MPK=δ
3、推導如下:
c=y-i=f(k)-i
在穩定狀態,總有
i*=δk*,那么:
c*=f(k*)-δk*
對上式求導並令其等零:
c*′=f′(k*)-δ=0
f′(k*)=δ
MPK=δ

注意事項

黃金定律只是一個參考的工具,不能就此武斷作出炒股決策,還要參考其他因素和指標。另外,黃金分割點和黃金分割區域是有區別的,不應該教條等待黃金分割點的出現再作出決策,為掌握提前量,實際運用中應該把黃金分割區域的出現作為及時決策的依據。如上面舉的人體身材例子,按照黃金分割定律,最完美的人體比例是肚臍到腳底的距離/頭頂到腳底的距離=0.618. 理論上測算該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最好是0.6685,腰部到腳部的距離最好是1.0815。但是實際中,絲毫不差真正達到此標準的可以說根本不可能。因此,只要此人的腰部到頭部的距離大體在0.6685區域,腰部到腳部的距離大體在1.0815區域,就相當標準了,看起來也會非常舒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