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塵

黃道塵

黃道塵指的是太陽系內,散布在黃道面附近的雲氣集合體,多是由小行星碰撞的碎屑和彗星尾部的顆粒構成的,微粒直徑介於1至300微米之間。黃道塵是形成黃道雲的原因。

簡介

太陽系黃道塵

黃道塵,也稱為黃道雲,是太陽系內散布在黃道面附近形成薄煎餅狀雲氣的集合體,

黃道塵黃道塵

因為所處的位置與行星所在的黃道一致因而得名。這些塵埃粒子的直徑介於1至300微米之間,來源是彗星彗尾拋出的顆粒,或是小行星碰撞產生的碎屑。於1934年被德國天文學家Walter Grotrian發現。

外星黃道塵

外星黃道塵是系外行星類比於太陽系內充塞在行星軌道平面上,但不包含小行星帶,大小在1至100微米的矽塵埃顆粒構成的黃道塵。至於黃道塵的來源可能是彗星排放出來的氣體塵埃,或是較大的小行星母體發生碰撞後產生的。系外塵埃雲通常是伴隨著岩屑盤,經由主序星多餘的紅外輻射檢測出來的。通常,外星黃道塵是指岩屑盤中最熱和最內層,距離恆星數個天文單位的部分。外星黃道塵埃雲的形狀會顯示出系外行星重力的影響,並且可能指示出這些行星的存在。可以使用數值化的工具,像是碰撞疏導算法,製作出受到行星影響的動力學模型。因為它位於一顆恆星的適居帶附近,外星黃道塵可能是類地行星發現者很重要的一個噪聲來源。

形成原因

黃道塵埃雲黃道塵埃雲

與小行星相比,崩潰的彗星貢獻了更多構成黃道雲團的塵埃

之前的研究曾暗示,大多數的黃道光來自於相撞小行星的塵埃,然而能夠複製行星平面上下的大面積黃道塵埃雲的唯一方式,便是這些塵埃來自於在木星軌道周圍運轉的彗星。與小行星相比,這些彗星能夠到達行星平面的更遠處,同時木星的引力效應能夠驅動那些更遠處的塵埃。為了使模擬的黃道塵埃雲能夠像真實狀況一樣密集,這些塵埃必定來自於那些崩潰的彗星,而非僅僅是那些在太陽附近脫落的塵埃。彗星撐起了這個塵埃的幕帳,從而形成了黃道光,並且提供了大量正在地球上被用來研究的微隕星。許多彗星或許還能夠形成在其他恆星周圍被觀測到的明亮的殘骸盤。如今,即便是在被光污染的夜空,大多數人依然能夠看到彗星發出的死亡之光 。

作用

黃道塵埃雲黃道塵埃雲

超大質量黑洞的周邊的天體,其速度每秒可達數百公里至數千公里。直徑為幾公里的固體天體如果以這種速度與地球相當的行星相碰撞,行星就會被撞成無數的小碎片,然後慢慢變成塵埃。行星碰撞所產生的塵埃有可能是黃道光源——星際塵埃的同類。太陽系的星際塵埃來源於形成不久的行星、小行星或彗星相碰撞所產生的碎片。
這些行星和小行星碰撞所產生的微小塵埃確實可以阻撓黑洞在吸收周圍物質並在進行壓縮、放熱時產生的強輻射。如果這些塵埃雲有充足的量就可以阻擾許多黑洞常常“吐出”的致命性X射線伽馬射線。這樣一來,黑洞周圍的環境雖然沒有生命的存在,不過被塵埃雲遮住的部分,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剩餘的約一半的星系能在更安全穩定的環境中形成恆星和行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