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果

黃連果

黃連果多年生草本,葉基徨,堅紙質,卵狀三角形,花瓣倒披針形,果具細柄。主產四川、湖北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涼濕蔭蔽密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黃連果 黃連果

黃連果毛莨科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多年生草本。葉基徨,堅紙質,卵狀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葉柄長5~12cm。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黃綠色;花瓣倒披針形,長約為萼片的1/2,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果具細柄。花期2~4月,果期3~6月。

黃連果 黃連果

生長環境

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涼濕蔭蔽密林中。

分布範圍

主產四川、湖北。

主要價值

採制

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乾燥,撞去殘留鬚根。飲片/雲連雅連/味連藥材味連 集聚成簇,彎曲,形如雞爪,單枝長3-6cm,直徑0.3-0.8cm,黃褐色,有不規則結節裝隆起,鬚根及鬚根殘基部分節間平滑,習稱“過橋”,上部殘留褐色鱗葉,頂端有殘餘莖或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黃色,有放射狀紋理,髓部紅棕色,有時為空心。氣微,味極苦。雅連單枝,略呈圓柱形,長4-8cm,直徑0.5-1cm,"過橋"較長。雲連單枝,彎曲鉤狀,較細小。

飲片:

黃連果 黃連果

潤透切片為黃連片,厚約3mm,邊緣暗黃色,附細小鬚根,片面金黃,有菊花紋,味苦,黃連片加酒炒為酒連,顏色略深,微具酒氣,以吳茱萸煎液拌炒為吳萸連,暗黃色,有吳茱萸氣味,以薑汁拌炒為薑黃連,色澤較暗,略有生薑氣味。性味歸經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

功效套用

藥材基源——黃連 藥材基源——黃連

1,清熱燥濕:適於濕熱滯於胃腸。a.濕熱中阻,胸悶苔膩,嘔吐。b.濕熱痢疾 ,腹痛腹瀉,里急後 重,便膿血。

2,瀉火解毒

a.實火內盛,煩躁譫語,壯熱神昏。

b.心火偏旺,煩躁不眠,血熱吐衄。

c.熱毒瘡瘍,疔毒內攻。配清熱解毒藥。

d.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肝火犯胃嘔吐。此外還可用治胃熱中消多食證。

用量用法

2-10g使用注意 大苦大寒,過量久服敗胃,脾胃虛寒者忌用。化學成分 含小檗鹼(berberine)、黃連鹼(coptisine)、巴馬亭(palmat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木蘭鹼(magnoflorine)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