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連一兩,陳皮、杏仁(去皮尖,炒)、麻黃(去節)、枳殼(去瓤,麩炒)、葛根各半兩。
用法用量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煎服。
主治
①《嬰童百問》:孩童受邪熱,致生麻痘之症,其瘡漸出,咳嗽煩悶,呃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瘡,作瀉。
②《痘科類編》:麻疹其色變黑者。
加減化裁
作瀉者,加厚朴、甘草。
文獻摘要
《醫林纂要》:“麻疹出而咳嗽,煩悶不解,嘔逆清水,目昏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熱逼下瀉。此則熱盛扔舳獠荒艹湔畛霰刈蝦誆瘓嘶屏尤侍牢諭飭澆庵;屏渙劍ㄈト冉舛荊癯ξ肝©)、杏仁(炒,去皮尖。潤心肺,止咳嗽,去堅結,降喘逆)、陳皮(疏鬱氣,止嘔逆)、枳殼(破結寬中,斂陰降逆)、麻黃(去結。達邪熱於外)、葛根(升拔陽氣,解肌熱,清胃熱)各五錢,甘草(炙)二錢半,厚朴(以燥積濕,瀉者加此,不瀉去之)二錢半。每服三錢,水煎服。毒熱內盛,而外有邪郁之,麻疹不能透脫,則上逼於咽喉口舌,下逼為泄瀉,中逼為咳嗽、煩悶、嘔逆,故內外為兩解之,諸症除而麻疹快矣。”
各家論述
《醫林纂要》:黃連去熱毒,厚腸胃,為君;枳殼破結寬中,斂陰降逆;麻黃達邪熱於外;葛根升拔陽氣,解肌熱,清胃熱;厚朴以燥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