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績
畢業後,分配到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一直從事科研工作,60年代,主持"玉米病害(黑粉病和絲黑穗病)發生髮展規律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通過廣泛的調查試驗研究,摸清了這兩種病害在忻州地區的分布、危害情況、發生髮展規律,並總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辦法,基本上控制了玉米黑粉病和絲黑穗病的危害,促進了忻州地區玉米生產的發展。
70年代,從事"玉米新品種選育"研究,先後培育出晉單5號、9號、12號、忻黃單38號等10餘個新雜交種,在全國廣泛套用,對提高山西省和國內的玉米產量,發展玉米生產起到了很大作用。晉單12號玉米雜交種1978年獲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晉單5號、晉單9號1978年獲忻州地區科技成果二等獎,這3個品種該省累計推廣200萬畝。1984年提出並主持了"抗旱抗病高產玉米雜交種選育"的課題,並育成金09、金014、旱21、旱23等10個優良自交系5個玉米雜交種,即晉33月號、忻抗1號、忻抗5號、忻黃單53號和忻黃單58號,這些雜交種在該省累計推廣170餘萬畝,晉單33號被定為山西省主幹品種正在加速推廣。
個人成就
先後共取得8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忻州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省級和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5篇,其中6篇獲省優秀論文獎,l篇獲全國優秀論文獎。1982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多次獲玉米所勞模、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