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抗瘧藥
【別名】 黃蒿素;黃花蒿素 ,青蒿素
【外文名】Arteannuin ,Artemisinin
【適應症】 本品為我國首次從黃花蒿提出的一種新的抗瘧有效成分。是一種高效,速效的抗瘧藥,用於間日瘧,惡性瘧特別是搶救腦型瘧有良效。本品對血吸蟲亦有殺滅作用。
【用量用法】
1.深部肌註:第1次200mg,6~8小時後再給100mg,第2、3日各肌注100mg,總劑量500mg(個別重症第4日再給100mg),或連用3日,每日肌注300mg,總量900mg。小兒每千克體重15mg,按上述方法3日內注完。 2.口服:先服1g,6~8小時再服0.5g,第2、3日各服0.5g,療程3日,總量為2.5g。小兒每千克體重15mg,按上述方法3日內服完。
【注意事項】
1.注射部位較淺時,易引起局部疼痛和硬塊。 2.個別病人可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及輕度皮疹。 3.少數病人有輕度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不加治療亦可很快恢復正常。
【規格】 片劑 :50mg,100mg. 針劑:50mg(1ml), 100mg(2ml), 200mg(2ml).
相關詞條
-
山道年蒿
山道年蒿,出自《中國藥植圖鑑》拼音名:ShānDàoNiánHāo英文名:SantonicaWormseed別名:驅蛔蒿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蛔蒿的花蕾。...
概述 原形態 化學成份 藥理作用 附方 -
蒿素
蒿素又稱苦艾內酷。屬倍半菇內醋類化合 物。結晶(無水乙醇或乙酸乙醋);熔點 }}}}. }一175 C',(1U1.32kPa)升華。 沸點26U} (...
-
白蒿
白蒿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腫熱咳嗽;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熱痢;淋病;風濕痹痛;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疥瘌惡瘡。本植物的綠色部分含一種倍半萜烯類白蒿...
簡介 各家論述 中藥化學成分 考證 植物形態 -
豬毛蒿
豬毛蒿,多年生萆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治: 中藥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小便色黃不利,濕瘡瘙癢,濕溫初起。 蒙藥治肺熱咳嗽,喘證,肺膿...
各地名稱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本種提示 -
角蒿
角蒿(學名:Incarvillea sinensis Lam.):紫葳科角蒿屬,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具分枝的莖,高達80厘米;根近木質而分枝。葉互生,不...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藥物配伍 -
冷蒿
冷蒿,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70厘米,全體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絹毛。根狀莖橫走,不定根發達。莖基部木質,葉具短柄或無柄,兩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絹毛...
名 【形態特徵】 【生境】 【分布】 【產地產量】 -
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蔡甸藜蒿是2002年從雲南引進的品種,由於武漢市蔡甸區是華中地區越冬蔬菜優勢產區之一,其獨特的地...
產品特點 產地環境 歷史淵源 生產情況 產品榮譽 -
青蒿[菊科蒿屬植物]
青蒿(學名: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 Hort. Beng.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氣。主根...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
野塘蒿
野塘蒿(拉丁學名: Erigeron bonariensis L. ),別名香絲草、野茼蒿或野地黃菊。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菊科草本植物,具有較強的繁殖能...
形態特徵 化學成份 發生與危害 入侵信息 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