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臘鄉

黃臘鄉

黃臘鄉位於貴州省西秀區的東南面,東依長順縣廣順農場,西靠平壩縣白雲鎮,南接西秀區劉官鄉,北與平壩縣羊昌鄉相鄰,是西秀區、平壩縣、長順縣的交界處,距西秀區城區約55公里。全鄉總面積77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寨,91個村民組,全鄉總戶數:3332戶,總人口:159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88%,布依族占86.57%,苗族占1.5%,漢族人口占總人口11.84%。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黃臘鄉 黃臘鄉

黃臘鄉是貴州省安順市所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西秀區的東面,東依長順縣廣順農場,南接西秀區劉官鄉,西靠平壩縣白雲鎮,北與平壩縣羊昌鄉相鄰,是西秀區、平壩縣、長順縣的交界處。全鄉總面積77平方公里,有效耕地面積20112畝,其中:水田17466畝;旱地:2646畝,轄14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寨,91個村民組。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全鄉總面積77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山峰海拔2860米,最低海拔1236米,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25%,丘陵占75%.境內土壤主要有黃土壤、紅土壤等。植被以灌木為主,全鄉森林覆蓋率為38.6%.

氣候條件

黃臘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內最高氣溫35.5℃,最低氣溫-5.5℃,年平均氣溫18.3℃,無霜期250至300天。

資源狀況

土地資源

全鄉總面積77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7552畝,其中基本農田22042畝,人均占有耕地1.81畝,人均基本農田1.45畝,境內耕地主要以坡耕地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型江河兩岸及龍青片區水庫小流域。

水資源

黃臘鄉水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河流型江河流經羅隴村、長土村、臘寨村、黑秧村、新平村、團結村6個行政村,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2座,山塘4口‘全鄉年平均降雨量1326mm,年最大降雨量1580mm,年最小降雨量1120mm,降水大部分集中在5至9月份,約占全年雨量的73%,最大一次降雨量為96mm.

礦產資源

黃臘鄉境內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在完善了交通基礎設施後,可以招商引資的方式,進行合理開採利用。

地方經濟

全鄉耕地面積20112畝,其中水田17466畝;旱地2646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3畝,糧食生產以優質大米、玉 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油菜、果疏、茶葉、烤菸等。人均吃糧:300公斤,人均純收入1860元。海拔1230米—1330米,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勢平坦,壩子寬闊,光照充足,土壤理化性好,被譽為“布依之鄉”和“魚米之鄉”。

全鄉林地總面積達2594。6公頃,其中集體2413。6公頃,國有181公頃。全鄉有荒山坡約1萬多畝,已開發500多畝,土質肥沃,水源充沛,適宜種植經果林、中藥材等,目前,已有外地老闆到鄉承包開發的荒山荒坡種植山樟子、黃姜等中藥材。全鄉共有河流一條(型江河—長江水系)。小型電灌36站,灌溉面積0。8萬畝,人畜飲水的村寨3個。

黃臘鄉是個農業鄉,主產業為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籽、馬鈴薯等,產業結構單一,經濟來源僅靠糧食生產為主,全鄉糧食總產量8626噸,農業產值1104萬元,財政收放64萬元。養殖業主要以家庭餵養牛、馬、豬、雞、鴨、鵝為主。全鄉大牲畜存欄3167頭,其中牛2756頭,生豬存欄0。34萬頭,出欄0。3萬頭,家禽存欄數1。4萬隻,出欄1。2萬隻。該鄉土地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種草養畜。鄉政府在玲瓏村、白岩村、團結村、王官村等分別發展養牛和養豬,以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還在長土、簸箕、玲瓏、王官等地抓了黃姜、魔芋和經果林種植示範點。

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炭、矽礦、鐵礦等。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王官村、簸箕村、龍青村、玲瓏村等,儲存量豐富。2001年,引進資金600萬元,創辦王官村永順煤廠,此煤廠年產可達9萬噸,年產值達120萬元,開採期限可達24年,但由於2007年10月8日。發生底板透水事故,目前,已經關閉,停止生產。2007年,引進福建閩順機磚廠,在打寨村新建機磚廠,已正式投產。

文化教育

全鄉現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完小2所,村級國小12所,10個教學班點,全鄉教師176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8人,中師以上文化程度79人,中師以下文化程度79人,學生總數達2800人。

基礎設施

全鄉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14個,衛生醫療人員22人。全鄉共有公路20條,總里程達67公里,其中鄉級公路1條,總里程達19公里,村級公里19條,總里程48公里。目前,總幹道損壞嚴重,其它村級公路路面較差,尚未通公路的村寨有10個。

發展思路

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按照“糧食穩鄉、畜牧強鄉、企業興鄉”的總體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鄉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人民民眾,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為實現黃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2004年至2008年連續五年被區委、區政府命名為“無毒鄉鎮”,2008年目標考核“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