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口鄉

黃石口鄉

黃石口鄉(Huangshikou Xiang)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該鄉面積約118平方千米,轄2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黃石口村。保(定)淶(源)、望(都)川(里)公路過境,鄉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十分便利。黃石村是抗戰時期偉大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生前戰鬥和殉職的地方。

基本信息

地區行政信息概況

著名的唐河流經黃石口鄉,是黃石口鄉人民的母親河。

區劃沿革

1958年屬川里公社,1961年析建黃石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初花塔鄉併入。轄黃石口、河北、北山南莊、鶴峪口、富家峪、五家會、岳家台、茶葉莊、嶺北、花塔、周家堡、司里、河暖、 北溝、唐河西、三道河、蘆葦、北當、五家角、聶家台、大草園、苑家會22個行政村。

轄區代碼

代碼 130627211

村名 代碼 村名 代碼 村名 代碼
黃石口村 200 岳家台村 209 北當村委 218
茶葉莊村 201 周家堡村 210 五家角村 219
嶺北村 202 司里村 211 苑家會村 220
蘆葦村 203 河暖村 212 後七峪村 221
河北村 204 唐河西村 213   
山南莊村 205 聶家台村 214   
鶴玉口村 206 花塔村 215   
富家峪村 207 北溝村 216   
五家會村 208 三道河村 217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5962
8467
7495
家庭戶戶數 4281
家庭戶總人口(總) 15613
家庭戶男 8152
家庭戶女 7461
0-14歲(總) 3522
0-14歲男 1790
0-14歲女 1732
15-64歲(總) 11114
15-64歲男 5981
15-64歲女 5133
65歲及以上(總) 1326
65歲及以上男 696
65歲及以上女 63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483

產業狀況

黃石口鄉第一產業(農業),主要為:農作物種植業、特色產業有,柿子、食用菌、養殖業,全鄉各村都盛產柿子。其中五家角、聶家台、岳家台等村食用菌(杏鮑菇)發展迅速,有出菇大棚350個。養殖業主要為生豬飼養,分布在周家堡、富家峪、北溝等村。第二產業(工業),主要是鐵礦石開採和鐵精粉加工,鐵礦開採主要分布在黃石口村,鐵粉深加工企業共11家,主要分布在北山南莊村。第三產業(服務業),是該鄉後來新興的行業。

旅遊景區

青虛山

青虛山景區位於河北唐縣齊家佐鄉境內,最高峰海拔998米,三座主峰和十幾 座峰林構成了景區特有地貌景觀,風景區內秀峰林立,峽谷幽深,還有參天古樹,飛瀑甘泉。據《唐縣誌》載:青虛山因“四時之氣清而熙,界入虛空,超然物外”而得名。青虛山多為石灰岩,久經風雨溶蝕,形成了“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鏃、直刺雲天”的奇峰峻岭。

據清乾隆年間陳效元的《葛山指掌圖》載:青虛山有紫雲峰等四峰、三岩、九洞、四峪、二園、三寨、二崖、二潮等自然景觀四十餘處。

遠眺此山“萬峰聳翠、霽暝不時、煙霞無定”“青虛聳翠”乃唐縣古八景之一。

青虛山又名葛洪山,晉代著名道學家葛洪“幼年慕道,壯而出仕,老而歸真”;“披荊斬棘而入,攀藤扶葛而上”,來到青虛山修煉。至今山上洗心泉、青虛宮、藥碾、曬艾台、仙奕石等遺蹟猶存。

據《重顯子返真碑》載:全真教主丘處機派其弟子陳道義(號重顯子)到青虛山傳經布道,發展信徒,興建關庵。到清朝末年,這裡的各種寺、廟、觀、庵達一百多處。尤其是三月十五青虛山廟會,五州八里數十萬香客雲集青虛山,更是盛況空前。

乾隆皇帝到五台山進香,路過此地,見此山雄偉壯麗,派大臣董邦達兩次到青虛山勘察,畫了一幅全圖和八幅小景,至今留存在故宮博物院。並御筆書寫“紫雲峰”、“鳳凰石”兩塊玉匾鑲嵌在懸崖上。

青虛山距保定63公里,走保淶路在順平神北轉彎,南行3公里到達神南村後西行過唐河,南行3公里即可到達。走保阜路在唐縣白合鎮北行,到齊家佐村後北行5公里到青虛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