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甘魚

黃甘魚

黃甘魚是海洋里的一種珍貴魚種,目前已經接近瀕臨滅絕的狀態,及時是我國沿海的一些老漁民,也只在50多年前才見過!黃甘的魚鰾有“貴如黃金”的說法,十幾年前,浙江蒼南縣舥艚鎮有人捕了一條六七斤重的黃甘,賣了十多萬元。

基本信息

介紹

黃甘(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至少有50年沒看到過了”。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系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

外觀外形

黃甘魚外形 黃甘魚外形

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吻突出。頭部被圓鱗,體被銀元般櫛鱗。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胸鰭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銅鈴,上側位;口端位,斜裂;牙細小,上額外行牙和下額內行牙擴大;背鰭連續;臀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楔形。為名貴珍稀魚類。

食用功效

據老漁民介紹說,黃唇魚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膘(俗稱“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黃唇魚雖體似黃魚,但魚鰾形狀特殊,呈圓筒型,前端寬平,由兩側各伸出一把細長,約與鰾等長的側管(俗稱鬍鬚)向後深人體壁肌肉層內。其魚鰾上部粘有肥厚的膠原蛋白;以金黃色,鮮艷有光澤和鼓狀波紋為上品。魚膠的特殊功效滋補肝腎功能,賽如高麗參,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產後血崩等有藥到病除之效。故從前一般漁村若捕到黃唇魚、舉村慶賀,分而食之。並將魚鰾曬乾,珍藏,以供產婦出血時之急用,可見民風淳樸之一斑。據說,洞頭縣北沙鄉於1957年捕獲一條65公斤的黃唇魚,漁民將鰾取出風乾後,呈寄北京獻給毛澤東主席,而中央辦公廳將其完璧歸趙,並覆信表示感謝。

分布區域

黃唇魚主要產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體長為1~1.5米,大者可達50公斤以上。該魚以蝦、蟹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喜逆流渾水,厭強光;3~6月向沿岸洄游,產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娓娓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音樂之鏇律,100米周圍海區可聞其聲。以往,溫州洞頭、南、北麂漁場及甌江河口段也時有捕撈。

據了解:吃過黃甘魚的現仍不乏其人,幾位從事捕撈30餘年的老漁民與老水產說起黃唇魚的味道,均認為口感極一般,其肉呈瓣狀,較粗糙,遠不如大黃魚鮮美。黃唇魚鰾的醫用價值與魚膠一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據分析,500克含蛋白質442克,脂肪l克,鈣250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中醫認為:有扶正固本、大補真元、強身健體之藥效,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可用於治療結核、風濕性心臟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脈管炎、神經衰弱、婦女經虧等症,且對防治過敏性出血紫斑病、腎虧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療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