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細菌枯萎病

黃瓜細菌枯萎病

是一種由土壤傳染,從根或根頸部侵入,在維管束內寄生的系統性病害(導管型枯萎病),是黃瓜生產上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常造成較大損失。黃瓜枯萎病的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sp.cucumebriumOwen。該病菌在土壤、病株殘體及未腐熟的農家肥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可藉助雨水、灌溉水等進行遠距離傳播。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結合使用抗病品種,採取輪作倒茬或嫁接等栽培管理措施,配合處理種子與土壤及發病初期施藥等化學防治方法,達到綜合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

症狀

又稱細菌性萎蔫病,浙江、吉林已見發生。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莖部受害處變細,兩端呈水漬狀,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權及葉片首先出現萎蔫,該病擴展迅速,不久全株突然萎凋死亡。剖開莖蔓用手捏擠從維管束的橫斷面上溢出白色菌膿,用乾淨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膿輕輕拉開可把菌膿拉成絲狀。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也末見腐爛,別於鐮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

病原

Erwinia amylovora var.tracbeiphila(Smith)Dye,異名且tracbeiphila(Smith)Bergey,稱嗜維管束歐文氏菌(黃瓜萎蔫歐文氏菌),屬細菌界薄壁菌門。菌體桿狀,單生或雙生,不成鏈狀,大小1.2~2.5×0.5~0.7(μm)。具莢膜,無芽孢,周生4~8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在肉汁腖瓊脂平面培養基上菌落圓形白色,光滑具光澤;在肉汁腖液中呈輕霧狀,無菌環及菌膜,不能分解果膠,也不能液化明膠,能產生氨和硫化氫,不能還原硝酸鹽,不產生吲哚。脲酶陰性,不能在5%食鹽溶液中生長發育。最適生長溫度25~30℃,最高34~35℃,36℃不生長,最低8℃;43℃經10分鐘致死 。

傳播發病

該病是系統性侵染的維管束病害,病菌由黃瓜甲蟲(Diabrotiea vittata和D.duodecimpuncmta)傳播。黃瓜細菌性枯萎病過去國內未見報導,近年浙江麗水地區、吉林長春已見發病。該病除為害黃瓜外,還可侵染葫蘆科香瓜屬、南瓜屬、西瓜屬的植物。黃瓜和甜瓜較南瓜和矮瓜易發病,生產上應予以重視 。

發病規律

主要以厚垣孢子和菌絲體隨寄主病殘體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越冬。遠距離傳播主要藉助帶菌種子和帶菌有機肥,田間近距離傳播主要藉助灌溉水、流水、風雨、小昆蟲及農事操作等,從傷口或不定根處侵入致病。發病適宜土溫為20—23℃,低於15℃或高於35℃病菌受抑制,在40℃以上,病菌幾天就可全部死亡。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易感病。連作,低洼潮濕,水分管理不當或連綿陰雨後轉晴,澆水後遇大雨,土壤水分忽高忽低,幼苗老化、連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蔬菜根結線蟲皆易誘發本病並可以加劇枯萎病的發生。有機肥不腐熟、土壤過分乾旱或質地黏重的酸性土是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

防治方法

選用中農5號、碧春、滿園綠等抗細菌病害的品種。從無病瓜上選留種,瓜種可用70℃恆溫乾熱滅菌72小時或50℃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晾乾後催芽播種;還可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乾淨後催芽播種。

用無病土育苗,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生長期及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埋。

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有機複合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量。

開展預防性藥劑防治,於發病初期或蔓延期噴灑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0%噻菌茂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800倍液、30%壬菌銅微乳劑400倍液 。

土壤消毒:育苗宜選擇無病源菌的新土作床土。當用菜園土作床土時應進行消毒,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處理育苗床土或定植溝內進行土壤消毒。還可用甲基托布津配成藥土灑在定植溝內消毒。溫室或大棚等栽培還可耕翻土壤後密閉溫室或大棚10~15天,利用太陽能加溫土壤進行消毒。

栽培措施:植株徒長,生長弱,抗病力下降,更易發病。大水漫灌,根部積水,土壤含水量高,透氣性差,促使病害的發生和蔓延。氮肥過多以及酸性土壤,不利於黃瓜生長,但更有利於病菌的生長,在pH值4.5~6的土壤中發病最重。連作地塊發病重,有機肥不腐熟,土壤過分乾旱或質地粘重的酸性土易引發枯萎病的發生。所以栽培中要避免這些不利情況的出現,使植株健壯生長,抗病性提高。栽培中一般採用高畦栽培有利於減少病害發生。田間發現病株枯死,要立即拔除,深埋或燒掉。拉秧後要清除田間病株殘葉,搞好田間衛生。枯萎病發生重的地塊要實行5年以上輪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