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症狀
黃瓜細菌性萎蔫病在嫁接黃瓜上發病快,自根栽培的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開花結瓜期發病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莖部受害處變細,兩端呈水漬狀,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權及葉片首先出現萎蔫,中午明顯。病情逐漸發展,收縮莖蔓向上擴展,葉片向上漸次萎蔫,似缺水狀,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莖外表症狀不明顯,剖開莖蔓用手捏擠從維管束的橫斷面上溢出白色菌膿,用乾淨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膿輕輕拉開可把菌膿拉成絲狀。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也未見腐爛,別於鐮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病原特徵
Erwinia amylovora var.tracheiphila(Smith)Dye.異名E.tracheiphila(Smith) Bergey,稱嗜維管束歐文氏菌(黃瓜萎蔫歐文氏菌),屬細菌域、普羅特斯門、γ普羅特斯綱、腸桿菌目、腸桿菌科、歐氏菌屬細菌。菌體桿狀,單生或雙生,不成鏈狀,大小1.2~2.5×0.5~0.7μm。具莢膜,無芽孢,周生4~8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
病原培養性狀:
在肉汁腖瓊脂平面培養基上菌落圓形白色,光滑具光澤;在肉汁腖液中呈輕霧狀,無菌環及菌膜,不能分解果膠,也不能液化明膠,能產生氨和硫化氫,不能還原硝酸鹽,不產生吲哚。尿霉陰性,不能在5%食鹽溶液中生長發育。
病原生理特性:
最適生長溫度25~30℃,最高34~35℃,36℃不生長,最低8℃;43℃經10分鐘致死。
侵染循環
該病是系統性侵染的維管束病害,病菌由黃瓜甲蟲Diabrotiea vittata和D. duodecimpunctata傳播。黃瓜細菌性枯萎病過去國內未見報導,近 年浙江麗水地區、吉林長春已見發病。該病除危害黃瓜外,還可侵染葫蘆科香瓜屬、南瓜屬、西瓜屬的植物。黃瓜和甜瓜較南瓜和矮瓜易發病,生產上應予以重視。自根栽培的沒有發生的記載,嫁接栽培的發生普遍。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5)陰雨天或清晨露水未乾時整枝,或蟲傷多,病菌從傷口侵入,易發病。
(6)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含水量大,易發病;早春溫暖多雨或夏天連陰雨後驟晴,氣溫迅速升高時易發病;連續三天大雨或暴雨易發病。
(7)黃瓜條葉甲與黃瓜十二星葉甲等蟲害發生量大的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前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4)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層藥土,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穴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殘體。
(8)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9)高畦地膜覆蓋可提高土溫,降低棚內濕度,抑制子囊孢子釋放,減少菌源。
(10)避免在陰雨天氣整枝;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防治,並清除病葉、病株,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1)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閒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
(12)利用嫁接育苗,可防治該病的大發生。
(13)重點防治黃瓜條葉甲、黃瓜十二星葉甲,防治它們傳播病菌。
物理防治
45℃恆溫水浸種15分鐘撈出後移入冷水中冷卻,催芽播種。
生物防治
(1)發生黃瓜條葉甲、黃瓜十二星葉甲時噴施:
0.3%苦參鹼水劑800-1000倍液
2.5%魚藤酮乳油1000倍液
0.6%氧苦·內酯水劑1000倍液
1%蛇床子素水乳劑400倍液
0.3%印楝素乳油600~1000倍液
0.5%藜蘆鹼醇溶液800~1000倍液,
25%殺蟲雙水劑500-600倍液 防治地上、地下害蟲
10%高滲菸鹼水劑1000倍液
15%蓖麻油酸菸鹼乳油800~1000倍液
0.65%茼蒿素水劑400~500倍液
3.2%菸鹼川楝素水劑200~300倍液
(2)發病時噴淋或澆灌:
1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
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
40萬單位青黴素鉀鹽可溶性粉劑5000倍液
化學防治
(1)浸種劑:
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500倍液+適量95%敵克松原粉或50%福美雙浸種4—8小時後,沖洗乾淨催芽、播種。
(2)噴施用藥:
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
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
1:4:600銅皂液
1::2:300~400倍式波爾多液。
琥膠肥酸銅對白粉病、霜霉病有一定兼防作用。
(3)保護地栽培:
10%乙滴粉塵劑,或5%百菌清或10%脂銅粉塵劑,1kg/667m2
(4)藥土:
3%米樂爾顆粒劑1份+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1份+乾細土30份
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注意事項:
(1)發生該病時往往同時伴生疫病,如伴生疫病,應與72%克露可濕性粉劑的600倍液交替噴施。
(2)發病嚴重地區,播種後,用藥土做覆蓋土,移栽時用藥土圍根,效果較好。
(3)防治好黃瓜條葉甲和黃瓜十二星葉甲,是防治本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