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每臨年關,又是各類購票活動的高峰期,各類黃牛出沒的活躍期。近日(2016年1月下旬),一段“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黃牛”的視頻在刷屏,引發關注。而另一則社會新聞中,有媒體關注創業優惠政策落實難時,有受訪對象吐槽辦事難,不如花錢找黃牛。大凡與“票”、“號”有關,就是黃牛的“業務範圍”,什麼火車票、球票、演出票、食品票,什麼醫院專家號、經適房號,只有你辦不到的,沒有黃牛搞不定的。甚至於汽車年檢、孩子入學、戶口辦理、找工作等,都有黃牛在候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黃牛儼然成為一種普遍存在而又見不得光的“潛職業”。
職業成因
黃牛有著一副複雜而模糊的面孔,關於職業成因,不同學術視野有不同解釋。歷史學者發現,它其實是一種古老職業,社會上早就存在;經濟學家認為,黃牛是供需關係產物,其安身之道在於降低交易成本;法律人士看來,部分黃牛有壟斷資源、哄抬物價之嫌;公共學者眼中,它可能與資源分配方式、公共管理疏忽、公職人員腐敗等有關。不同側面切入,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一個巴掌拍不響,作為一種供需關係現象,需求方的“消費心理”恐怕也值得玩味與反思。
現象
應該說,大多數消費者找黃牛是在無可選擇之下的選擇,譬如到正規網站搶不到火車票,過年又不得不回家,只能找黃牛想辦法,不得不花冤枉錢。但是,並非所有找黃牛的行為都如此無奈、被動,很多時候,它是某些人的一種慣性思維、優勢策略與路徑依賴。比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掛號看病,掛號隊伍很長,按規矩排隊的話,要花費很長時間。此時,有的家長會老老實實排隊,有的家長就可能撥通黃牛電話,選擇“地下交易”,多花點錢“插隊”;又如,有的車主明知自己的車子有問題,年檢可能過不了關,此時他想的不是去修車,而是找黃牛幫忙,花錢矇混過關;再如,嚴格按程式的話,孩子肯定是上不了某所學校,有的家長就找黃牛,金錢開路,把孩子硬塞進去……凡此種種,都是行為人主動選擇的結果,與被迫無關。應對
要解決黃牛問題,首先要通過增加資源供給、公共管理創新,剷除黃牛生存土壤。是從外部治理入手,而提升公眾規則意識,降低違規辦事衝動,則是從需求一方的內部治理。一個規則社會,需要全體社會成員都遵循規則、尊崇規則、敬畏規則,讓規則意識融入每個人的血脈,那些不守規則的人才會失去空間,公共秩序才能健全,公序良俗才能得以弘揚。人人都對黃牛說“不”,黃牛自然也就沒有藏身之所。是以,對黃牛現象,不但要有道德譴責,還要有公民行動,自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