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滋康

黃滋康

黃滋康,棉花遺傳育種學家。育成中棉所2號、3號,渤棉1號,魯棉5號及雜交棉渤優1號、2號,分別在陝西關中枯萎病區、山東與河南非病區以及濱海鹽鹼棉區種植;大力加強育種研究、區域試驗、纖維品質測試和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使全所育成品種在生產上得到擴大套用。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27年12月25日 出生於上海。

1944-1948年 在南通學院農科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

1950年 在南京大學(入學時為中央大學農學院)研究生畢業(碩士)。

1950-1957年 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技佐,助理研究員。

1957-1970年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71-1980年 任山東省惠民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等。

生平介紹

黃滋康,祖籍江蘇省蘇州虎丘,1927年12月25日出生於上海。父親黃松濤自幼到上海謀生,從事珠寶業工作,由學徒至經紀人,有子女各三,黃滋康為次子。黃滋康5歲上學,曾就讀於上海紫金國小、中法中學、震旦附中,1944-1948年在南通學院農科學習,獲優秀生獎學金;1950年南京大學(前中央大學農學院)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在攻讀研究生期間,黃滋康先後師從金善寶、馮澤芳兩教授,曾對“潘氏世界小麥”2000多品種(系)進行形態分類研究;碩士論文為《美棉生長習性及其與氣候的關係》。秉承兩師聯繫實際與嚴謹求實的學風是他一生的工作準則。1950年黃滋康被分配到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那時新中國成立不久,農業生產處在恢復時期,農村迫切需要技術。該所1953年積極倡導科技人員到農村蹲點,就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向農民學習的同時指導他們科學種田,藉此強化科技人員理論聯繫實際、為生產服務的思想作風。黃滋康便隨同陳鳳桐所長參加河北農村工作隊,在黑龍港地區蹲點,總結旱地棉花抗旱保墒、播種等技術經驗;同時,也在基點棉田中選擇棉花優良單株。這一時期的農村實踐使他親身體會到勞動人民向大自然做鬥爭的毅力與智慧和淳厚、善良、樸實的高尚品德。

80年代,黃滋康在主持中棉所工作期間,重點加強育種研究,狠抓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促使該所當時育成的4個高品位新品種的推廣面積幾乎占到全國棉田的一半。“七五”期間在組織“全國棉花新品種選育技術”攻關課題中,他突出重點,發揮優勢,較好地完成協作組的計畫,受到三委一部的集體表彰。黃滋康曾兼任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常委,中國棉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高級會員,農業部專家顧問組及山東省棉花顧問團成員;“‘七五’全國棉花新品種選育技術”攻關課題負責人,“六五”、“八五”專家組長,“九五”國家重點“棉花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課題顧問等職。

獲獎情況

他受到多項獎勵:中棉所3號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渤棉1號獲1982年山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參加選育的中棉所7號、中棉所12號分別獲1978年河南省科學大會獎和1989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外農業現代化經驗研究”先後獲1982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及1986年國家科委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參加山東惠民及德州兩地區的科技服務,1988年受國務院表彰為“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優秀科技人員”;主持“‘七五’全國棉花新品種選育技術”攻關課題,1991年被國家科委表彰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突出貢獻科技人員”。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 黃滋康.《美棉生長習性及其與氣候的關係》(南京大學碩士畢業論文).中國農業研究,1951,1(2):75~92

2 黃滋康.《棉花的栽培種和品種》.見:中國棉花栽培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3 刁光中,黃滋康.《陸地棉與海島棉雜種優勢的利用》.中國農業科學,1961(7):49~50

4 黃滋康.《棉花育種方向目標和途徑的商榷》.棉花,1962(8):27~29

5 黃滋康.《棉花品質育種》.見:中國農業科學院情報研究所編.農業科技參考資料79-6,1979,等等。

中棉所2號、3號

50年代中期黃河流域棉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美國岱字棉15,但該品種成熟偏晚,不利於穩定增產。黃滋康針對這個問題,1956年分別在河北成安及石家莊岱字棉15大田中選擇早熟多鈴的單株,而1956年正好是華北地區的多雨年份,棉花生育推遲,有利早熟多鈴單株的選擇。先後於1959及1960年育成了中棉所2號和中棉所3號兩個新品種。中棉所2號(與張四端共同主持)是一個提高了早熟性又保持岱字棉15適應性廣、結鈴多、衣分高優良種性的中熟豐產品種,在黃河流域區試中比對照岱字棉15增產皮棉14.3%,1968年種植200萬畝。中棉所3號(任際旭參加,並與西北農學院及陝西棉花所協作)枯萎病發病輕,後期轉入隱蔽狀態,在黃河流域區試中比對照岱字棉15增產皮棉13.3%,成熟較早,吐絮集中,是枯萎病區大面積種植的第一個耐病豐產品種,1972年種植300萬畝;該品種曾被國內廣泛用作親本,在以後育成的抗枯萎病新品種中直接具有中棉所3號親緣的有20多個品種。

這兩個品種能在較短期間育成,是由於掌握了本地區的氣候特點,明確品種改良的主要目標性狀,以及到民眾大田的眾多變異中進行單株選擇的結果。

種質中8010

在選育耐枯萎病品種中棉所3號時,黃萎病也在黃河流域蔓延。黃滋康用中棉所3號的選株為材料連續在黃萎病圃中進行集團選擇,於1968年首次選出兼抗枯、黃萎病的種質中8010(譚聯望參加),1972至1974年黃萎病株率為19.6%,而對照中棉所3號為80%。從這個選種實踐中黃滋康總結出:感病品種經過病地、病圃的定向選擇,在保持豐產、優質性狀的同時有可能育成單抗或兼抗枯、黃萎病的新品種(種質),並且抗病雜交育種對抗源親本的選用不能單純追求高抗性能,而要重視綜合優良性狀的結合。如上所述的中棉所3號及由其直接衍生了眾多的抗枯、黃萎病品種,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實例。

渤棉1號、5號和渤優1號、2號

黃滋康在70年代下放山東勞動時,仍不忘棉花育種研究。他和他的夫人就地取材,因陋就簡,進行了力所能及的育種試驗,包括他們寄以厚望的雜交棉的嘗試,先後育成了渤棉1號、魯棉5號兩個品種和渤優1號、2號兩個雜交棉組合。渤棉1號在山東省和黃河流域兩個區試中,與早一輪參加試驗的高產品種魯棉1號屬同一個產量水平,但纖維品質則優於魯棉1號。魯棉5號在以上同樣兩個區試中,比對照魯棉1號平均增產霜前皮棉8.3%。這兩個新品種在惠民地區年種植面積都在100萬畝以上。渤優1號和渤優2號是中國生產上首批種植的雜交棉組合,前者在中棉所主持的雜優聯合試驗中比魯棉1號增產皮棉27%,後者在中棉所所內試驗中增產23.4%,從而明確了棉花利用雜種優勢的增產潛力。1979年黃滋康主持的協作組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在鹽鹼地上種植渤優1號,北鎮農校開創了畝產皮棉137.3千克的高產記錄。根據眾多雜優組合的測定,雜種一代比純系品種增產15%~20%,二代增產8%~15%,說明雜交棉可以繼續利用到二代,只要雙親絨長之差在2毫米之內,就不會影響纖維的整齊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