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改其他姓氏考
1、黃改王氏
據香港版黃氏族譜記載,沖蔞、斗山、都斛、南村王氏一派(主要在都斛南村),其實是洞口開基祖隱龍公之庶出,但為什麼由黃姓改為王姓?故老相傳,是因為嫡庶兩派子孫分家,由家產的多寡引起紛爭,各不相讓而打起官司來,由於庶出一派人少勢弱,加上有包攬訴訟者從中作梗,輸了官司,無奈之下改姓為“王”。從此村中祠堂題額雖為“王氏宗祠”,但奉祀各世次神主,皆刻“某某黃公府君”。台城黃氏大宗祠倡建之始,南村各房父老及海外昆仲,也積極加入神主。時過境遷,南村先人曾有過三次集議,由王復改為黃,但三次複姓,均遇上瘟疫流行。這或屬巧合,但村人皆驚,只好任之。據 1984年調查,南村鄉王姓12村共有856戶,3422人。
按堂號分,黃姓屬江夏堂,王姓則屬太原堂,但在台山就不同。正如南村旅澳門宗親王龍康早年寫的《詠祖》詩所說:
江夏太原同一宗,先祖何故分家風?從今兄弟同攜手,不分南北與西東。
其實,由黃姓改他姓,或他姓改黃姓的現象,不但台山有,全國各地都有,有名的浙江富陽黃氏始祖黃公望,本姓陸,因少孤依永嘉黃氏而改姓黃。可知姓氏異化,不足為奇。
2、黃改伍氏
在台山,向有“黃伍一家親”,或“黃伍同一家”之說。何以這樣?據潮境船步歷代相傳,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宣德年間,台山智剛房第十世黃邦用是船步的開基祖,時大江斗洞伍氏娶邦用公之女為妻,生下一子,一天該黃氏女攜幼子回船步娘家省親,子獨出水塘玩水被溺死。她悲痛欲絕,尋死覓活。兄嫂慮其獨回婆家,難以交代,且覺自己的幼子與被溺的甥子酷肖,乃毅然讓她把自己的孩子帶回斗洞去。此事始則瞞過,但後來終於真相大白,黃伍乃結為兄弟,代代相傳。如今海外南北美洲,黃伍同隸雲山公所,不論黃、伍有什麼的活動,必定互請,港澳和內地也是一樣,確是親如一家。
3、黃改醜氏
2005年,醜艷純從武漢商業服務學院畢業上班,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她這個獨特的姓氏讓人很容易記住她,但也會帶來尷尬。有一次,醜艷純見一個客戶。客戶問她貴姓,她說姓醜。客戶有些生氣地說:“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場合,請不要開玩笑!”醜艷純哭笑不得,再三解釋客戶才相信。
據醜艷純介紹,她曾翻過家譜,也問過老人,得知她的祖宗原來姓黃。大約在北宋年間,浙江杭州一個姓蘇的富家小姐喜歡上了一個姓黃的窮秀才,遭到了家庭的極力反對。為尋求自己的幸福,兩人私奔了,逃到湖南安家。雙方家庭認為二人有損門風,便不讓他們的後代姓本姓。自古有“黃醜不分家”一說,於是黃秀才和蘇小姐給後人改姓醜。
4、黃改王氏
話說要說到南宋,胡妃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奸相賈似道誣陷被送入庵堂軟禁,一天胡妃出逃慌亂中不慎落水,幸而一隻運糧船正好停泊在那裡,船上的商人將胡妃救了上來這個人就是來自南雄珠璣巷的商人——黃貯萬。黃貯萬將無家可歸的胡妃帶回了珠璣巷。改名更姓隱居下來。所以到了我們就改姓將“黃”改成了姓“王”雖然我們現在是姓“王”但我們的列祖曾經是姓“黃”的!所以想尋根的話就找“黃氏”才符合實際!
5、黃改湯氏
清代四川安岳人黃誼,因少孤,入藥肆習醫,歷20年讀遍古今醫書,並研諸家之長,融已之學,終成一代名醫。黃誼以湯藥活人,故更名湯誼,其後裔則為湯氏一支。
清寒齋湯學良1994年稿
6、黃改危氏
明初文學家危素之祖本姓黃,他改姓危後,其後人亦稱危氏,成為危姓的一支。
7、黃改李氏
揭陽縣《玉湖埔龍黃氏族譜》載,豐順縣黃氏:“湯坑虎頭崬千二郎公之後,一支遷潮陽貴嶼,改姓李”
8、黃改潘氏
揭陽縣《玉湖埔龍黃氏族譜》載,豐順縣黃氏:“九昌公之後子煊公遷揭陽縣藍田都水雩巷,改姓潘氏。”
9、黃改田氏
明朝初年有輔佐惠帝的黃子澄,因廢削諸藩之權,而引起了靖難之禍,京師不久便被各諸侯攻破,黃子澄被俘獲,不屈而死,他的兒子為避禍而改名換姓為田終。後子孫也以田為姓,稱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10、黃改曠、鄺氏
湖南鄺氏起源出自黃姓。黃□□祖籍河南,東漢治水有功封“河陽侯”,唐神龍年間拜右相,居汴梁,封鄆國公,公本姓黃,其子二,長曰旦,次曰丞,以難故易姓,旦改曠,丞改鄺。丞添邑於右為鄺,徙居吉州(江西)。丞佑唐,開元舉進士,選駙馬,封安平侯,以言諍,天寶乙未謫吉州長吏。安祿山兵動,調安城參軍團練使,遂居敖城,生子纞。傳十於世,生幼父,遷湖廣臨武壽塘而家焉,幼父即吾族始祖。
自十一世以下,子孫甚繁,名著三忠,存跡九女。
湖廣之有臨武、宜章、永興、桂陽、藍山、衡山、攸縣;
江浙之有如安富之蒼州,東山峽珠村,彭方盧陵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吉水,永豐,泰和......
11、黃改胡姓
漢代太御胡廣,本姓黃,後改為胡姓,其子孫以胡為氏。
12、黃改余姓
黃久興之次子黃名言帶其侄(兄黃果之子)黃有聰,宋末入饒,先居弦歌都嚴寨里,後黃名言承嗣余家,改名余英